國家文藝獎

國家文藝獎,是中華民國一個文藝獎項,現今由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頒發,獎勵對象為「具有卓越藝術成就,且持續創作或展演之傑出藝文工作者」。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5/1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台灣國寶級舞蹈創作者劉鳳學辭世享耆壽98歲,文化部呈請總統褒揚

國家文藝獎得主劉鳳學昨天以98歲高齡辭世。劉鳳學氣質雍容,畢生奉獻舞蹈,作品視野遼闊,在舞蹈上的成就難有人出其右,追求完美,堪稱台灣舞蹈界巨人。

2022/10/02 | 國家文藝獎

【第22屆國家文藝獎】勇士,從高遠處,跳舞回家——布拉瑞揚.帕格勒法

當年站在國際舞台上被眾人喝采,心底閃過一道孤寂,想讓部落的人也看到舞蹈的心願,布拉瑞揚沒有忘記。

2022/10/01 | 國家文藝獎

【第22屆國家文藝獎】浮浪貢的戲台人生——王榮裕

經歷了漂浪的青春、和短暫的「正途」之後,王榮裕終究和母親一樣,站上他原本厭棄的「戲台」,踏上那似乎是命定的戲劇之路。

2022/09/30 | 國家文藝獎

【第22屆國家文藝獎】生命,如河流湧動——景觀建築家郭中端

在郭中端身上看到的不只是敬天愛人的設計理念,或是作品與環境共生的倫理關係,而是一個人對於土地的執著信念,一位生命如河流湧動的景觀建築家。

2022/09/29 | 國家文藝獎

【第22屆國家文藝獎】北管音樂一代宗師——邱火榮

在北管藝術的領域中,邱火榮是其中的引領者、創造者、總結者。儘管已然耄耋之年,他仍持續努力不懈的為北管,為傳統文化扛下傳承與推廣的重任,令人敬佩。

2022/09/28 | 國家文藝獎

【第22屆國家文藝獎】以袒露的筆,勇敢探觸歷史與現實——平路

平路勇敢以文學之筆干涉「偉大」人物、被遺忘的失敗者,甚至是自己的生命史,毫無避諱,因為真實,才能使文字抵達生命的底層。

2022/09/28 | 王祖鵬

排灣族藝術家撒古流性侵少女案,屏東地檢署依妨害性自主罪起訴

排灣族藝術家撒古流・巴瓦瓦隆引發的性侵風波至今,屏東地檢署經過9個月的偵辦,掌握相關證據之後,於9月21日全案偵結,將撒古流依涉嫌妨害性自主罪起訴。而撒古流・巴瓦瓦隆除了必須面對指控者以及司法之外,也面臨「#metoo」以及「取消文化」的撻伐,倘若罪證確鑿,往後的藝術生涯恐怕會遭受前所未有的劇變。

2022/09/27 | 國家文藝獎

【第22屆國家文藝獎】以影像丈量歷史,構築新視界——黃明川

黃明川走在現代,卻彷彿考古學者,抑或是文化堪輿師,一直應先民篳路藍縷的遺緒召喚,不斷追尋已無所蹤的奇徑(leylines)。應此感召循線而來,他的求藝之路遂成為求道之路,沿途在被時人遺忘的龍脈虎穴中,追尋蘊藏神祕能量的蜿蜒古道,以影像藝術彰顯這些來時路,如何暗藏玄機深刻雋永。

2022/09/26 | 國家文藝獎

【第22屆國家文藝獎】從小妹到大姐大——張艾嘉

因為張艾嘉,台灣電影得著了既溫柔又堅韌、既叛逆又體貼的女性形象;有了能以台灣精神引領華語電影前行的火炬高度;有了因為國際經驗注入而能與各方對話交流的知識廣度。至於張艾嘉的獲獎,亦因她的清楚形象,使得國家文藝獎得著更能與國人對話的辨識度。

2022/04/04 | 臺北文創天空創意節

【專訪】編舞家布拉瑞揚:生命誠可貴,要是沒有像瘋子一樣的愛,就不要輕易跳進來

近年來,布拉瑞揚總是鼓勵年輕人勇於嘗試新事物,劇場也可以,但一定要再三確認自己真心喜歡。「其實劇場是很枯燥無聊的」他笑說,生命誠可貴,要是沒有像瘋子一樣的愛,就不要輕易跳進來。「去找一個你100%喜歡的,再用200%的心力投入吧。」

2021/12/21 | TNL 編輯

排灣族藝術家爆出性侵少女風波,國藝會、北美館、藝創工會等各大單位表達關注

排灣族藝術家撒古流.巴瓦瓦隆的性侵疑雲越演越烈,北美館、國藝會、藝創工會、典藏等機構接連發文,表示相關的補助與人事調動暫緩。

2021/12/10 | TNL 編輯

第22屆國家文藝獎名單公佈:平路、張艾嘉、黃明川等人領銜,各界優秀藝文工作者上榜

國藝會也指出,今年7位獲獎的藝文工作者,都以其旺盛的熱忱與生命力,在藝術的道途中努力不懈,並積極開創獨特且具時代性的美學風格,卓然有成。

2021/04/25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專訪紀蔚然:推理小說案件要精采,要有連續殺人案,要有私家偵探

《DV8》並沒有充滿賣弄理論的文字,如同《私家偵探》,甚至也如同紀蔚然的劇作,對白諷刺幽默,情節流暢有趣。案件的複雜顯出布局的用心,與現實的連結則顯出田野調查的扎實。

2020/09/21 | 精選書摘

《看不見的台前幕後》:「哇系啊,哇系啊……」林懷民老師來回走動不斷自言自語著他的焦慮

我總覺得不管在這條路上的你我是不是正步履蹣跚,但光像是大小鮭魚死命往上游掙扎,能夠繼續堅持停留原地的就已經是種進步了,而最後的最後,還能夠保持優雅姿態的那個,就足以成為典範。

2019/08/07 | Elanor Wang

國寶級大師王攀元:用百年生命與畫筆,追憶大時代抹去的紅色倩影

歷史很曲折,有些人經歷了大半輩子的流亡,背著歷史碾下的傷痕行邁靡靡,大部分時間噤聲、只能借託他物來讓自己過去,對王攀元來說,就是他畫中偶有的一抹紅色身影,因為記憶中的季竹君總是穿著一件紅夾克悠悠然出現。

2017/12/14 | 羊正鈺

「右手寫詩,左手寫文」余光中90歲病逝,你記得他的哪個作品?

梁實秋曾評說:「余光中右手寫詩,左手寫文,成就之高一時無兩。」他的作品充滿對兩岸三地的感情。他的詩文集,對台灣的文壇具有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