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國族主義

民族主義(英語:Nationalism,德語:Nationalismus,義大利語:Nazionalismo),亦稱國民主義、國族主義、國粹主義,是一種意識形態,其旨在追求民族的生存、發展、興盛。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TNL+ 2023/08/24 | 留德趣談

I am from here——我們需要國家嗎?

要是問住在外地的德國人,是否需要強大的德國作後盾,他們都會覺得這問題很特別,兼有點奇怪。除了要求助大使館的情況外,德國人應該不用靠德國,平時都不會想到要德國作後援。

2023/06/15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專訪】《未竟的快樂時代》作者徐承恩:面對中共威權,香港各世代間的矛盾與衝突有可能和解嗎?

中共的極權統治,如一堵高牆,矗立在香港民主運動前方。徐承恩不是沒想像過中國的民主化,但那需要層層解放,難上加難。《未竟的快樂時代》借林夕填詞的〈我的快樂時代〉一曲為名,曲中「毫無代價唱最幸福的歌」,在現實而言是絕不可能的。時代遠遠,長路漫漫,未竟時代的歌曲仍在唱著。

2023/03/30 | 精選書摘

《阿拉伯人三千年》:「民族國家」在伊斯蘭的理論和實務上,都是個徹頭徹尾的異質觀念

在本書中,作家暨知名學者提姆・麥金塔─史密斯以細節豐富、流暢優美的文字,搭配他別具一格的說故事方式,將阿拉伯民族與部落在廣袤世界開疆拓土、傳播文化的過程依年代串接起來,讓我們看到語言之線如何貫穿了阿拉伯的歷史與認同。

2023/03/10 | 吳象元

原是二戰期間為團結泰國而推廣的「國菜」,如今成了全球家喻戶曉的「Pad Thai」

「泰式炒河粉」的魔力,就是簡單的食材卻又色香味十足,也是許多外國人認識泰國料理的一道「入門款」,而這道料理其實還跟泰國「國族主義」的建立有非常大的關係。二次大戰期間,當時的掌權者披汶決定從飲食出發,試圖將民眾透過這道「國菜」凝聚在一起,促進整個王國的團結和民族認同感。

2022/12/29 | 精選書摘

米爾斯海默《大幻象》推薦序:如果讀者因「正義感」而拒讀本書,那絕對是知識上的一大損失

《大幻想:自由主義之夢與國際政治現實》是一部深入淺出的新經典,以大量的史實、俯拾即是的名言金句與清晰的邏輯,建構起國族主義與現實主義的理論巨廈,一方面力陳自由主義外交邏輯的錯誤,也對近三十年來美國外交政策的愚昧提出嚴厲批判。鑑於米氏在學術界崇高的地位,本書是任何關心美國外交政策與世界政治局勢之讀者所不能錯過。

2022/12/1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國足球夢難圓(下):人口多不代表人才多,分析指威權體制不利足球發展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林宗弘告訴《中央社》,桌球、體操等單人運動,可以在威權國家、人口大國有效地挑出頂尖選手;足球這類團隊運動很難依這樣方式找到球員,一支足球勁旅的誕生,需要民間開放環境、外圍基礎建設等要項。

TNL+ 2022/08/11 | 謝宇棻

以色列集體農場「奇布茲」:社會主義混合國族主義的烏托邦實驗,難擋人性對私有化的變革訴求

提到以色列集體農場「奇布茲」,不少人會認為這曾是歷史上相對成功的一場社會主義實驗;但這樣一度相對成功的社會主義實驗,過去幾十年來卻面臨人口外流及轉型挑戰等問題。

2021/02/11 | 精選書摘

《成為臺灣人》:台灣人形成民族意識,是為了有別於兩種國族主義——日本和中國

從清治末期到戰後初期,基隆城一直有著無限可能,作為實體和想像邊境的一部分,在帝國和民族國家的交界處占有重要位置。作者從在地認同、社會團體、宗教文化、福利領域等面向,以可謂首當其衝站在臺灣現代變遷最前線的港都基隆為中心,檢視一段台灣人民族起源的歷史。

2020/02/20 | 瑞典劉先生

「真正的斯堪地那維亞是什麼?」北歐航空新廣告打臉極右派政黨

回頭看看我們摯愛的台灣,向來不乏國族主義的大放厥詞,卻經常忽略許多事實。這個國家能夠成長茁壯至今,靠的不是虛無的國族主義,而是海洋文明的開放、民主社會的包容、以及從不間斷的融合。我們若將一切的努力都歸功於單一國族主義、迷戀於民族復興,才是一種最大的自貶、把自大美化成自豪。 

2020/01/06 | 精選書摘

《香港,鬱躁的家邦》:英中談判與「民主回歸論」

對於香港人於前途談判中缺席,市民感到甚為無奈。香港國族才剛在世界舞台嶄露頭角,其前途就任由英中兩國宰割。

2020/01/06 | 精選書摘

《香港,鬱躁的家邦》:普羅香港國族主義與本土導向影視文化

香港從政治、經濟到文化均能別樹一格。各階層的香港人都有著自豪的身分認同,這種普羅本土認同視香港為獨特的命運共同體,已經稱得上是香港國族意識。只是他們其於政治正確的理由,仍囿於大中華文化主義的語言。

2019/10/10 | 麟左馬

這套簡單的思路,教你如何正氣凜然的「不愛國」

「不愛國」跟「愛社會」,其實可以並存無礙,而且就算不愛國家也不妨礙你「愛台灣」的選擇,因為你對台灣的偏好,主要來自於對這個社會的熟悉以及成長過程,國家不應該問我為它做了什麼,該先想想它自己對我們做了什麼。

2019/08/13 | 芭樂人類學

《從暹羅到泰國》書評:以「國恥論」挑戰王室為尊的國族主義

作者認為近現代泰國菁英用以建構泰國國家的論述,不只是這種以王室為尊的光明面,還有另一重要的黑暗面,以歷史中泰國國家土地喪失為基礎,借由對西方外來侵略的同仇敵愾感,型塑泰國國族主義。

2019/07/11 | 鄭仲嵐

退出「文化帝國主義」捕鯨委員會,日本外交轉向「特朗普化」?

「對於有些日本民族主義者而言,從歐美的文化帝國主義象徵的IWC退出後,也是對國家獨立自主性來說很好的主張。」這樣以貿易作為國際政治的籌碼,也正是特朗普的慣用招數,該報稱日本也響應「特朗普流」。

2019/07/11 | 鄭仲嵐

退出「文化帝國主義」的捕鯨委員會,日本外交轉向「川普化」?

「對於有些日本民族主義者而言,從歐美的文化帝國主義象徵的IWC退出後,也是對國家獨立自主性來說很好的主張。」這樣以貿易作為國際政治的籌碼,也正是川普的慣用招數,該報稱日本也響應「川普流」。

2018/12/13 | 精選書摘

韓國藝術如何、為何、何時啟航,並在國外受歡迎

正如我先前提過,南韓的崛起是奇蹟,因為實在很不容易,也因為他們隨時都可能偏離航道。假使工業是第一步、民主是第二步,那麼韓國的故事是透過文化完成,此處是指最廣義的文化,從文化的表現形式傳到海外,到世人對韓國人感到熟悉,就像對澳洲人和法國人一樣,南韓的特色受到尊重和歡迎。

2018/12/12 | 精選書摘

《新韓國人》:韓國藝術如何、為何、何時啟航,並在國外港口受到歡迎

正如我先前提過,南韓的崛起是奇蹟,因為實在很不容易,也因為他們隨時都可能偏離航道。假使工業是第一步、民主是第二步,那麼韓國的故事是透過文化完成,此處是指最廣義的文化,從文化的表現形式傳到海外,到世人對韓國人感到熟悉,就像對澳洲人和法國人一樣,南韓的特色受到尊重和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