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最新文章

2023/11/2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改善新竹壅塞,國發會通過「國1楊梅至頭份拓寬工程」審議,估可轉移平面主線30%以上交通量

此案因而規劃自五楊高架路段末端起至頭份交流道前,全長約36公里,辦理國道1號主線拓寬及高架化等工程,建設總經費約新台幣1314.15億元,預計於121年8月底完工。

2023/10/31 | 袁齊

11月8大新制懶人包:地價稅開徵、台電新增電價方案、高鐵自備環保杯買熱飲折5元

明天就是11月了,不少新制即將上路,當然也不少是和大家最關心的荷包與健康有關。《關鍵評論網》整理了11月8大新制,除了地價稅即將開徵之外,公費流感疫苗和肺炎鏈球菌疫苗第二階段都將在11月開打,「幼兒專責醫師制度」也從109年僅部分縣市試辦,到今(2023)年正式納入全國22縣市,此外台電也在11月新增了電價方案。還有哪些重要的事呢?11月新制懶人包一次看!

2023/10/2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2023諾貝爾經濟學獎議題上演:女性勞動參與率溜滑梯,台灣33萬女性為照顧家人退離職場

主計總處進一步調查女性退離職場、成為非勞動力的原因,結果顯示,關鍵是「做家事」以及「照顧家人」的比率,女性都大幅高於男性;凸顯即便女性投入職場相當普遍,「主內」的責任還是多落在女性頭上,甚至權衡之下,做出退離職場的選擇。

2023/10/12 | Abby Huang

2023歐盟投資論壇:歐洲晶片法案今年上路,歐盟官員呼籲台商「勿失良機」

《歐盟晶片法案》今年9月正式生效,歐盟在經歷COVID-19後半導體供應鏈中斷的重大影響後,希望提升歐盟半導體的製造能力,許多產業和歐洲公司正提供數百個歐洲博士生獎學金、碩士論文、實習和大學職業,希望吸引台灣年輕人投入半導體產業。

2023/08/1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行政院長陳建仁稱前瞻預算不分藍綠和南北,在野黨團抨擊:缺乏規劃、成效不彰

前瞻計畫近日頻頻登上話題,昨(10)日,國發會主委龔明鑫出席行政院會報告,表示連江縣、台東縣、金門縣三縣市預算分配最多,可見無藍綠顏色之說。不過,在野黨對此說法並不買單,批評預算分配不均、執行績效不彰、欠缺完善規劃等等。

2023/08/06 | TNL 編輯

中國統戰滲透地方創生團體?國發會:地方創生不應成統戰看板,將檢討獲獎與補助資格

暗坑文化工作室認為,這並不是單純的國際獎項,從報名規定中便可以看到矮化或明確以統戰工作為目標的內容。當台灣被標示為「台灣地區」,就絕對不是什「交流」,而是赤裸裸的統戰工作。

2023/07/1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專訪】駐立代表黃鈞耀:讓立陶宛成為連結歐洲晶片設計與台灣晶片製造的節點

黃鈞耀認為立陶宛所在的中東歐地區,是台商全球布局的潛力區。原因之一是這裡教育水準高,有利於研發;二是此區市場從波羅的海到黑海,人口上億;三是中東歐營運成本不像西歐那麼高。「尤其俄烏戰爭改變了地緣政治,中東歐的經濟、科技力量會隨著政治地位的提升而獲得加強」。

2023/07/06 | 李芯

房屋稅差別稅率2.0:自用住宅328萬戶受益、36萬戶增加稅賦,囤房稅率最高4.8%

財政部賦稅署長宋秀玲說,2.0方案是針對非自住住家用房屋,現在歸戶的方式會從「縣市歸戶」改為「全國歸戶」,也就是說,如果在1個縣市有2戶、10縣市共20戶,過往是在每個縣市都用2戶的稅率,以後會採20戶稅率。

2023/06/2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IMD世界競爭力評比,台灣躍第6創12年來最佳表現,新加坡第4、香港第7

IMD世界競爭力評比有「經濟表現」、「政府效能」、「企業效能」及「基礎建設」4大類指標,台灣除了「經濟表現」受到全球經濟放緩、終端需求下滑,製造業進行庫存調整,加上去年高基期等因素影響,導致排名自11名退步至20名,其餘3大指標均進步。

2023/05/0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台灣「經濟轉骨」有成,近5年國家財富不再靠土地增值撐場

「之前國富多靠土地增值」,主計總處官員坦言,過去很大一部分是靠房市景氣佳,土地增值效果帶動,而非實質投資。從數據變化可以看出,一波又一波的投資浪潮,讓台灣生產性資產愈來愈雄厚,近年來,台灣累積的國民財富不再只是靠土地增值帶來的「虛胖」,而是實質投資真正撐起經濟成長動能。

2023/04/2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普發現金不敵升息漲電價,4月消費信心指數終止連3升,國發會估第3季緩步復甦

國發會昨(27)日公布3月景氣燈號,受到全球需求疲弱、廠商持續調節庫存等因素影響,連續第5個月亮出低迷藍燈;國發會坦言,第2季續亮藍燈的機率仍高。另外中央大學台經中心昨天公布4月消費者信心指數,終止連續3個月走揚。執行長吳大任直言,普發現金政策雖有助於刺激消費,但不敵升息和漲電價的效應。

2023/02/23 | 李芯

行政院會通過特別預算,4月有望發6000元,多元發放方式讓民眾領取

鄭文燦表示,希望今天院會通過預算後,在立法院能夠趕快審、趕快發,會準備多元發放方式讓方便領取。日前已積極在2月完成發放系統開發、3月做測試,「發6000元現金的部分已經ready了。」

2023/02/14 | 李芯

稅收超徵挹注勞健保、不撥補公教退撫基金,全教總要求一視同仁

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認為政府應一視同仁,立法院去年底通過分年撥補退撫基金,此次《特別條例》卻僅挹注健保、勞保基金的財務缺口,獨漏「公教退撫基金」。他認為過去由時任副總統陳建仁所召集的年金改革是「選擇性」的改革,如今的行政院長陳建仁,又是「選擇性」的撥補,讓公教人員質疑,真的有心讓年金改革基金永續嗎?

2023/02/06 | 李芯

不只iRent,格上租車用戶個資也存在外洩風險,綠委痛批政府相關部會「就像紙糊的」

邱顯智點出,《個資法》上路至今,政府沒有指定的專責機關,也沒有事前給予明確個資保護指引、事後的明確處理原則,導致主管機關對外洩事件缺乏專業、流於形式。

2023/01/12 | 賴詩涵

行政院通過「經濟果實共享方案」:全民普發現金6000元,符合條件外籍人士也能領

全民普發6000元現金的「經濟果實共享方案」今定案。由於超徵稅收較預估多出450億,民眾關心會不會再「現金加碼」以及領有居留證的「外籍人士能否領取」等問題。另外,由於「實徵大於預算」的稅收要等到7月份審計部審定才能核定經費,在那之前就已發放的6000元經費要從何而來,會不會反而「全民舉債」?

2022/08/31 | TNL 編輯

2025台灣面臨「超高齡社會」勞動力短缺危機,國發會規畫未來10年引進40萬外來就業人口

對於產業移工的留才方案,辛炳隆認為,台灣企業主引進移工,就是希望移工多加班。除非企業也把移工當人才,不然以目前企業主的心態與目的,不太可能允許產業移工半工半讀。這些在實質面上都有一定的難度,需要有配套措施。

2022/07/26 | 莊貿捷

牛仔褲大廠如興爆財務醜聞又捲入購地弊案,黃國昌:早已示警,國發基金虧損有人要負責

知名牛仔褲品牌Levis代工廠如興25日發布重訊,公司已經陷入重大財務危機,幾乎沒有可以動用的現金,又捲入捲入購地弊案,今天開盤股價就落入跌停鎖死,排隊掛賣張數超過數萬張。

2022/07/08 | TNL 編輯

衛生紙、鮮奶價格喊漲,政府祭4大措施穩物價,國發會估下半年可望逐步走緩

近期鮮奶、衛生紙等民生用品漲聲響起,政府持續採取4大穩定物價措施,評估台灣下半年物價可望逐步走緩,後續持續密切關注國際能源等價格變化,審慎因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