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國軍

國軍是對國家軍隊的一種稱呼,在中文通常指:

中華民國國軍(1947年至今)
國民革命軍(1925年-1947年),中華民國國軍的前身。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11/28 | 讀者投書

稍息,立正!《國軍基本教練》與《中華民國軍人禮節》充滿濃濃的「日軍教條」?

「立正」是一種站立的軍事姿勢,為最簡單但卻最明顯的軍人基礎動作,部隊內每天都用的上,可說是十足的軍人「看家本領」。《國軍基本教練》第二篇內對「立正」的描述含標點28個字,但令人意外的是《國軍基本教練》對此動作的描述,竟是完全「抄襲」自日軍《步兵操典》。

TNL+ 2023/11/10 | 局外人

國軍共諜滲透事件層出不窮,除了判刑,是否弄清楚這些高階軍官為何走上出賣國家的歧途?

國防部不敢一視同仁的要求上校以上的高階軍官,令人懷疑國防部是否敢真正處理共諜案件的問題癥結,如國家認同問題、軍官教育養成等等,也不肯改革保防系統,只能以官樣文章的保防措施跟增加中基層官兵的負擔。這讓人不得不質疑,軍方真的有意願改正共諜問題的根源嗎?

2023/11/05 | 美國之音

美空軍官員觀察評估:中國若侵台7成台灣人留下奮戰,美正式化對台支持有助於緩解棄台論

就像烏克蘭戰爭一樣,美國空軍上尉簡吉米說,台灣人知道美國軍隊不太可能會與他們並肩作戰,但他們希望得到美國對提供非戰鬥支持的承諾與決心,尤其是在補給的問題上。「他們理解要維持一個島嶼補給的困難度——即便有適當的訓練,一旦重要物資消耗殆盡,他們能做的將極為有限。」

2023/09/18 | Abby Huang

單日103架次共機擾台創新高,學者:數量雖多,但曝解放軍區域作戰弱點

國防部今(18)日表示,自昨日以來偵獲共機103架次出海活動,是有記錄以來台海周邊單日共機襲擾數量最多的一次,已超越今年4月10日單日偵獲91架次的紀錄,當時中共為抗議總統蔡英文與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在紐約見面,進行環台軍演。

2023/09/1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112年國防報告書:因應印太戰略及武器籌獲,微調作戰戰略;「福建號」是中共走向遠洋海軍象徵

國防部昨天公布「民國112年國防報告書」,同時這也是俄烏戰爭、中共對台軍演後的首本國防報告書(上一次發行為110年),格外受到重視。中共對台文攻武嚇不斷,目前解放軍除了現有遼寧號、山東號航空母艦外,預料中共第3艘航艦「福建號」不久將來下水並成軍後,將成台灣的威脅。

2023/09/1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112年國防報告書:中共對台威脅篇幅大增;借鏡俄烏戰爭,建軍原則新增分散式指管

對照110年國防報告書,當年的重點為中共對台的灰色地帶威脅及認知作戰,今年的重點,除了深化既有內容外,也強化美澳日等友盟國家應對中共的舉措,並進一步敘述中共軍力發展對台威脅等內容,同時扣合每當台灣有重大外交突破時,中共便實施對台軍演等重大事件。

TNL+ 2023/09/13 | 局外人

2024台灣總統大選白熱化,說清楚國防政策是朝野候選人不能迴避的課題

在2024年總統及立委大選日益白熱化的當下,只見朝野陣營一直在細微末節的小事大打口水戰,對於國政議題卻甚少著墨,特別是至關重要的國防政策。好好討論國防議題,讓選民看到各自的主張,是朝野政黨總統候選人應盡的責任。

2023/09/09 | 歪脑|WHYNOT

訪問台灣女性士官兵:為何自願從軍?是否因女性身份遭遇更多挑戰?

在軍中七年,美美説也觀察到有愈來愈多女生投身軍人的行列。美美認為,也是資訊愈來愈透明的緣故,讓更多女性對於軍人的職業有興趣。她認為,過去男性因為強行要服義務役,故對於軍中生活或多或少都會有直接的認知,「可是對女生來説,就是完全一個看不到的世界,所以我覺得是因為現在的資訊很透明。」 

2023/09/0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2024年義務役每13人有1人派外離島駐軍,國防專家建議別抽籤採自願申請

揭仲說,國防部先前要求「同役期、同單位」,就是考慮到志願役與義務役混編,可能引發管理問題;但現在卻在服役條件更艱苦的外島與離島,將志願役與義務役混編;他擔心若義務役人員是因為抽籤而非自願前往,恐引發管理風險。

2023/08/1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資獲准在密西根設電池廠,地點敏感鄰近台灣國軍訓練基地

美中關係持續緊張,部分居民對中國的國安威脅心存警惕,認為應該將中共和國軒的投資劃清界限。居民瑞波(Corri Riebow)說:「我擔心(國軒)和中國間的關聯,不是因為中國人民,是因為中國政府。」另一名居民克魯斯也擔心中企入駐將有國安隱憂,說當地位置具有戰略意義且「有一個軍事訓練基地正在訓練台灣士兵」。

2023/08/1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圖輯】台中清泉崗航空嘉年華登場:8萬人爭睹戰機飛彈陳列,勇鷹高教機壓軸衝場

今天清晨6時不到,已有許多民眾在高鐵台中烏日站等接駁點排隊等候入營,截至中午為止,約8萬名民眾進入營區。活動先由5架IDF經國戰機衝場為活動揭開序幕,接續由雷虎小組進行特技表演,展現高難度十字迴轉、雙機交叉轉彎等17個科目,收尾秀出最經典的「向下炸彈開花」,現場民眾喝采叫好。

2023/08/0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卡努颱風農損逾1.2億元,南投占9成最嚴重,鄭文燦:災情比照莫拉克從優從寬從速補助

鄭文燦指出,這次卡努颱風連續兩天的累積雨量,超越莫拉克颱風時在仁愛鄉的降雨量,重災區仁愛鄉需以專案處理,災後復原工作才能盡快推動;行政院將專案核給經費,包括行政院災害預備金、農業部及原民會等相關經費,供修復其他受損道路跟農路。

TNL+ 2023/08/06 | 藍綠藻

不該被忽略的戰爭心理:當敵軍來犯時,國軍士兵是否具備「殺人」的決心?

誰都不希望台灣成為第二個烏克蘭戰場,但即使再不舒服,當對戰雙方都是無冤無仇兩方的「人」在拚搏,也不該忽略最底層的感受與恐懼。然而,前線廝殺的軍人心理創傷,在歷次國防政策總是非常邊緣。

TNL+ 2023/08/04 | 許劍虹(Samuel Hui)

「鐵軍精神」在台紮根:我有幸親眼目睹「漢光演習」八里反登陸與永安天然氣廠防護演練

看到陸戰隊第99旅與警察合作,尤其是即將退役的警官告訴與他合作的國軍軍官,只要未來有需要他隨時回來拿槍打共軍的豪情壯志,讓筆者相信「鐵軍」的精神依舊存在。象徵著淵源自廣東的國民革命軍已經完成紮根於本土,成為保衛台灣人民的軍隊。

2023/08/0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軍中再傳「共諜」:現役陸軍航特部中校涉洩密給中國,國防部痛心並嚴厲譴責

7月底,國軍才傳出扯鈴教練吸收士官兵,為中國蒐集軍事情報的「共諜案」,如今,陸軍又再出現國軍洩密。國防部今(2)日證實,陸軍航特601旅的現役謝姓中校等人被中共吸收,因涉嫌違反國安相關法律遭檢調羈押禁見。

2023/07/30 | 精選轉載

漢光演習為什麼是五天?如果不能72小時內拿下台灣,共軍將「彈盡糧絕」

如今的共軍從無實戰經驗,陡然投入戰場,個別共軍的精神抗壓力和體力、耐力都遠不如當年。一旦攻台受阻於岸際海灘,隨著時間的拖延,共軍不但會陷入「戰鬥減員」的狀況,個別共軍的血肉之軀又能支撐多久?攻台共軍還能撐得過五天嗎?

2023/07/29 | 《思想坦克》

裸拍、低利貸、萬元徵稿——色字頭上有間諜,中共滲透國軍基層進行式

從2021年起,臉書上出現了一群年輕華人女子的帳號,繁體中文姓名,但臉書照片來自對岸的色情自拍網站。這些帳號到全台各地的打工、借貸、二手交換、地方大小事討論社團做三件事,三件事都是針對基層官兵:裸拍、低利貸、以及萬元徵稿。

2023/07/2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基隆市議員呂美玲嗆民眾「你討中共打」,國民黨:有違黨規將查處

這週一(24日)舉行漢光演習,不料基隆市祥豐營區傳出爆炸,造成9名兵官輕重傷。基隆市長謝國樑近日受訪表示,祥豐營區位於住宅區,住戶密集,營區搬遷是藍綠兩黨的共識。不料,針對此議題,國民黨籍基隆市議員呂美玲竟對民眾說:「中共不想打你,那是你討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