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圖書館

圖書館指蒐集、整理及保存圖書資訊, 以服務公眾或特定對象之設施, 旨在建立及維護館藏, 以滿足其資訊、研究、教育、文化或休閒的需求。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TNL+ 2023/06/15 | TNL國際編譯

伊利諾州通過全美首部「禁止設定禁書」法案,反制保守派下架LGBTQ與種族議題書籍

「取締特定書籍如同建立審查制度、邊緣化特定族群及思想,甚至隱蔽事實,禁書絕不是民主價值的體現。我們拒絕讓正在肆虐美國的白人民族主義擁有抹去他人歷史的特權,我不會讓這種情形發生在伊利諾州。」伊州州長普里茨克在芝加哥圖書館的法案簽署儀式上如此說道。

2023/05/1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香港公共圖書館下架書籍,部份仍為中國大陸圖書館館藏

香港公共圖書館近日將大批涉及政治題材或由政治學者撰寫的書籍下架,不少情況是同一名作者的所有書籍都被下架,而當中部份書籍與政治無關。不過,在中國大陸一些圖書館網站,仍可搜索到部分被香港公共圖書館下架的書籍。

2023/02/19 | TNL 編輯

800多天口罩令鬆綁:2/20起哪些場所不再強制戴口罩?哪些情況還是要戴?6大QA一次看

從2月20日開始,消費者進入餐廳、超商、百貨公司、非學校內的圖書館、運動場館與游泳池,可以不用戴口罩。包含遠東SOGO百貨、全家與7-11、全聯福利中心、麥當勞等公司皆表示,明起配合政府防疫措施規範,視消費者自身意願,不強制進店顧客進配戴口罩,但仍會要求員工配戴口罩。

2022/12/11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專訪】「文字大嬸」周慕姿:字典的字這麼多又這麼小,超好看又划算啊!

文字大嬸魂如影隨形,周慕姿甚至一度告訴友人,《字典》、《六法全書》等文字極其緊密的書籍,才是最划算的選擇。如今回想,周慕姿自嘲極其駑鈍,「像別人懂得品茶,我只會說哎呀喝水就好!」從小養成的文字大嬸,曾以圖書館管理員、書店店員為志業,期待遍覽群書,「但我現在知道,不必做這些工作也能讀很多書喔!

2022/11/29 | 李芯

大專校院圖書館今年進館人次平均少5萬,有約八成學校期刊、報紙典藏不足

依照教育部所設立的〈圖書館設立及營運標準〉,其實有高比例的學校圖書館是不合格的。最常不合格的項目是期刊與報紙數量的相關規範,高中圖書館依標準應有至少100種的期刊與報紙,但高達九成(93.5%)的學校都未達基準。

2022/10/14 | 方格子vocus

電子書買不停!如何利用數據管理閱讀,控制「數位囤積症」?

現代人的注意力是超級稀缺資源,有太多值得看的電影、戲劇、動畫、漫畫、短片,但是,讀書是必須,所以更需要規劃。而首先要了解自己的閱讀習慣,接下來要打造適合的讀書計畫,一步一步消化那些我們渴求的知識與故事,第一步是在結帳之前計算金額與方案。

2022/08/1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加州圖書館員10年來收藏還書遺留小物,網上展示喚起民眾暖心回憶

加州奧克蘭公立圖書館館員麥凱勒(Sharon McKellar)過去10年收集許多借書民眾夾在書裡的小東西,有些看起來很普通、有些饒富趣味、也有讓人心酸,或是完全無厘頭。麥凱勒細心地把這些小物數位化,並在她服務的奧克蘭公立圖書館(Oakland Public Library)官網為這些「失物」撰寫部落格。

2022/07/28 | 精選書摘

《焚書》:托勒密時期「亞歷山卓圖書館」雖毀於大火,卻留給世人「知識具有強大力量」的價值觀

亞歷山卓圖書館幫我們了解圖書館的各種理念,在接下來好幾個世紀裡,許多其他圖書館都試圖加以模仿——即便亞圖的各種實際細節其實十分模糊。從這裡,我們了解到龐大館藏與學者社群聯繫在一起所產生的力量,因為學者能透過研究,從而分享知識並創造知識。

2022/05/08 | 醫學有故事

【專訪】斜槓醫師李偉文:拯救荒野,要先拯救人類荒涼的心

1994年,李偉文開設了湯城牙醫診所,作為醫療執業與個人志業的核心基地。創立荒野保護協會,從事自然保育及生態教育超過20年,則是李偉文醫師生命中另一條重要的軌道。究竟是什麼樣的經歷與驅力,讓他持續不懈地投入志業而持續至今?

2022/05/07 | TNL 編輯

學校不給你看的,這裡都有:美國公共圖書館發放「我讀禁書」借書證

納許維爾圖書館表示,他們不是要針對這些禁書決定作出反擊,而是想成為另一個選擇,「我們的工作是確保如果你想要讀這本書,你會在這裡找到它。」

2022/01/05 | 精選書摘

《療癒身心的書目療法》:藉由閱讀來解決問題,並希望從中得到某些療癒

或許有讀者是從本書才第一次知道「書目療法」這個詞彙,但其實書目療法的起源非常古老。古希臘底比斯的圖書館可是在門上就寫著「療癒靈魂之地」呢!當時就已經了解閱讀的治療效果了。

2022/01/01 | 精選書摘

《我的孩子要在這裡讀書》:桐林國小從震災與廢校危機中浴火重生,成為外界爭相參訪的森林小學

牆上的鐘,時間停留在凌晨一點四十七分,那是九二一大地震發生的時間。即便過了二十幾年,桐林國小的孩子們,依然清楚知道這場地震是如何重創了故鄉。姜韻梅說:「我希望孩子們都記得,那場大地震是毀滅、但也是重生。」

2021/11/13 | 精選書摘

陳雨航《時光電廠》:學校比家裡自由,嘩的一聲,什麼小說都進來了

當時最喜歡的作家是郭良蕙,她的小說對人性觀察的深刻和犀利的語言在在使我著迷。初中看了《青青草》、《琲琲的故事》等,這都是圖書館沒有的,不知道是不是《心鎖》遭禁而連累?《心鎖》我要到高中時才在租書店租到。

2021/04/10 | 精選書摘

《難道,又是我想太多了嗎?》:我的低級樂趣,就是在無人的閱覽室裡散步

結束室內散步之後,我回到自己的位置坐下,就會產生莫名的希望。我莫名地有一種預感,相信雖然我們花費大把的青春歲月坐在書桌前,但這樣的努力絕對不會白費。雖沒有任何根據,但這也足夠使我的一天感到
充實。

2021/01/06 | 黃靖芸律師

女大生外套遭噴灑體液不只是「惡作劇」,更可能觸犯刑法

事發地點是在大學的圖書館內,女學生所坐的位子是公共的自習區,基本上是大眾都能夠往來看見的地方,符合法條所說公然的條件,而猥褻二字無論是足以引起他人性慾或是滿足自己性慾都會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