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最新文章

2023/10/25 | 今周刊

【專訪】張善政駁外界批評未積極爭取,強調桃園擁四大優勢「仍是台積電設廠首選」

張善政談到,他在國科會任職時間前後長達10年,所以對於科學園區過去循序漸進的作業模式有所了解,不過龍科三期這塊地,很遺憾的是當初在圈選的時候,「老實說起初沒和地方有良好溝通」,也直言不排除這是因爲在去年選舉時的政治操作,為了把這利多趕快端出來,而急就章宣布了,居民看到後當然會訝異,認為他們為何不知道「這裡要變成科學園區、可能要被徵收了?」

TNL+ 2023/10/15 | 柳金財

中國地方政府捏造「虛假政績」包裝「形象工程」,只求在「政治晉升錦標賽」勝出

中國一黨專政的政治體系,由中央制訂政策再層層下派至地方政府執行任務,在中國政府體系中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央、地互動格局,往往產生「數字出政績、政績出官員」現象,從脫貧政策、疫情管控,一窺地方政府如何「變通」?

TNL+ 2023/08/05 | TNL國際編譯

《奧本海默》不願提及的真實歷史:被迫遷移新墨西哥州拉丁裔,與飽受核汙染的「下風者」

當年參加夏令營的肯特說,看到了三位一體核試爆產生的蕈狀雲,以及白色的放射性沉降物。她與朋友們當時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也不曉得這些像雪一樣的沉降物有多麼地危險。她們在沉降物中玩耍、將碎片撿起來在臉上摩擦,有人甚至用舌頭舔舐。肯特表示,自己後來多次罹患癌症,而當初一起參加夏令營的12人中,有10人在40歲前離世。

2022/11/07 | 人本教育札記

在劇中與現實都被踐踏的「釘子戶」:《非常律師禹英禑》的昭德洞村落,台灣也有很多

《非常律師禹英禑》中昭德洞的村民在村長帶領下奮起反抗,爭取捍衛家園不受開發破壞。在台灣當然也有類似案例發生,但在大眾輿論與媒體報導中,他們不是捍衛家園的戰士,而是阻礙城市、鄉鎮發展的「釘子戶」。

2022/11/02 | 菜市場政治學

《外包式鎮壓》:中國大量徵收土地的訣竅,是「黑衣人」與「地方大媽」的合作無間

黑衣人或地方要人,本來也都是公民社會的一部分,然而,中國政府卻讓這兩群人成為政府公權力的延伸,成為執政順利的工具,甚至成為節省政府成本、增加收入、降低抗議的工具。

2022/08/23 | TNL 編輯

宜蘭縣府集體涉貪:林姿妙人頭帳戶7000萬現金涉洗錢,放任女兒對縣府一級主管下指令,共15人遭起訴

檢方認為,林姿妙身為縣長,應恪盡職守,奉公守法,廉潔自持,但違背職務行為收受不正利益,而且放任非公務員的女兒林羿伶,召喚縣府一級主管進入官邸下達指令,干擾縣府行政體制。

TNL+ 2022/06/06 | 余杰

【書評】《長樂路》:最熱愛資本主義的上海,距離「中共勞改營」僅一步之遙

陳里長當著史明智的面泣不成聲:「我們失去了尊嚴,失去了安全感。什麼都沒了。政府嘴巴裡說著中國夢,但到底是誰的夢?」

2020/09/22 | 精選書摘

《超額徵收》徐世榮導讀:台灣的土地未實質解嚴,「區段徵收」嚴重侵害基本人權

台灣的區段徵收是專門掠奪社會弱勢的土地及家園,並把這些土地轉手給財團建商及地方派系,即政府運用公權力來幫他們取得及整合土地,讓他們大賺其錢。不客氣的問,這與海峽對岸的中國所實施的「批地」有何差別?

2020/05/22 | 德國之聲

中國人大審議「民法典草案」,隱私權、土地徵用將獲得國家保障?

民法典草案將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審議,對於14億中國公民來說,個人隱私權才第一次有了定義。草案存在哪些爭議?所謂"離婚冷靜期"是怎麼回事?政府強徵用地行為能否受到制約?

2020/04/29 | TNL 編輯

史上最大徵收案「桃園航空城」審議通過,桃機第三跑道預估2025年完工

今日通過的桃園航空城急附近地區徵收案,是台灣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區段徵收計畫,特別在第三跑道預定地靠近中油油庫、涉及1.6萬人的拆遷上,難與民間團體達到共識。

2019/12/30 | Abby Huang

【第三勢力投票指南】時代力量 陳椒華,是環保老將也是政治素人

2020年總統立委選舉,除了國民兩大黨之外,還有17個「第三勢力」小黨,數量之多讓人眼花撩亂,我們採訪了17黨的不分區第一名候選人,也就是如果該黨「政黨票」超過5%門檻,保證會代表進入立法院的立委,透過他們的關鍵問答,幫助選民投出神聖的一票。

2019/12/30 | Abby Huang

【第三勢力投票指南】時代力量 陳椒華,是環保老將也是政治素人

2020年總統立委選舉,除了國民兩大黨之外,還有17個「第三勢力」小黨,數量之多讓人眼花撩亂,我們採訪了17黨的不分區第一名候選人,也就是如果該黨「政黨票」超過5%門檻,保證會代表進入立法院的立委,透過他們的關鍵問答,幫助選民投出神聖的一票。

2019/05/02 | 李秉芳

郭台銘跟川普說要當「和平製造者」,但威州居民擔心投資只是「夢一場」

郭台銘為了威斯康辛投資案和川普會面,此案從啟動至今已讓當地政府舉債上億,但鴻海投資金額僅有原本承諾的1%,原要創造1萬3000個工作機會,至今也只聘僱了200個當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