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NL+ 2023/10/05 | TNL國際編譯 研究:蚯蚓每年貢獻1.4億噸糧食堪比俄羅斯,「蚯蚓國」可成為全球第四大糧食生產國 該研究強調,土壤中的生物群落是支持人類糧食生產及維持生態系統的重要功臣,尤其蚯蚓更是生態系中的工程師,蚯蚓透過改善土壤結構、捕獲及保存更多水分、促使有機物循環以及提升養分的可利用性來幫助植物生長。 蚯蚓 土壤 More... 肥沃 農作物 糧食 有機氮素礦化 土質 土壤生態系 酸鹼值 肥料 2022/07/12 | 關鍵特務 Brand Studio 【一圖看懂】「農膜回收三原則」正確回收、減少污染,友善環境愛地球 將農膜以正確方式妥善回收,有助於減少環境污染,更可以增加資源再利用的機會,達到友善環境、永續資源的目標。 農膜 農民 More... 回收 人工 農膜回收三原則 農膜回收機 農糧署 青農 農膜回收機補助 資源回收 土壤 2020/12/16 |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寶寶米餅鎘超標、稻米含有無機砷?淺談農地中的重金屬汙染 砷如何污染地下水與土壤、稻米中的無機砷?而為什麼嬰幼兒米製副食品中會驗出重金屬鎘?是否起因於農地污染?對此專家說明如下。 砷 土壤 More... 重金屬汙染 稻米 重金屬 鎘 米餅 嬰幼兒米製副食品 2019/11/05 | 臺大科教中心 森林大火不只燒毀地面上的樹,也喚醒了地底下的碳 觀察歷年野火季節的變化,約有四分之一的植被覆蓋地區的野火季節是變長的,而當未來森林大火出現的更頻繁,碳儲存的功能便會遭受威脅。 野火 碳排放 More... 土壤 森林 氣候變遷 環境生態小學堂 碳存 2019/01/18 | 書傳媒 想種出美味又營養的蔬菜,最應該注意的是植物的「根」 給蔬菜施肥,其實並不符合大自然法則,就像人吃速食,蔬菜也變得水腫且虛胖。要如何讓植物保有營養的生長呢?在《蔬菜美味的秘密》,使用自然農法的岡本順孝認為在栽種時,最該注意的是植物的「根」。 肥料 岡本順孝 More... 蔬菜美味的秘密 自然農法 施肥 蔬菜 微生物 土壤 根 農藥 植物 2018/11/09 | 《科學月刊》 用看的、聽的,甚至是嚇的──鳥類在土壤環境覓食的真本事 自然界當中有很多鳥類需要在土壤環境當中找尋食物來源,也因此牠們演化出很多有趣的機制。 鳥類 土壤 More... 尿汗 燕子 鷸鴴 砂囊 2018/08/12 | 精選書摘 《大地歡喜的感恩奇蹟》:如何改善土壤這件事,是田埂上的雜草教會我的 田埂及山上都沒有硬盤層,可是,農地有。這要如何解釋呢?土壤由微生物所製成。那麼,硬盤層的形成該不會也跟微生物有關係吧? 大地歡喜的感恩奇蹟 村上貴仁 More... 佐佐木農場 感恩農法 豐穰 農藥 肥料 微生物 土壤 硬盤層 2018/08/12 | 精選書摘 《大地歡喜的感恩奇蹟》:農藥與肥料如何破壞土壤的「陰陽平衡」? 包括人類在內,大自然無時無刻不在拚命地努力為萬物消減陰陽的偏差。瞭解陰陽,帶著這份意識生活,不管面對任何事,都能夠心存感謝,並從中尋得真義。 大地歡喜的感恩奇蹟 村上貴仁 More... 佐佐木農場 感恩農法 豐穰 長壽飲食法 陰陽平衡 農藥 肥料 硬盤層 土壤 2018/08/01 | 精選書摘 《蔬菜美味的秘密》:為什麼「不使用肥料,就不需要農藥」? 自然農法不但完全不用化學物質,還秉持一個信念:如果不是田地或四周已存在的物質,就不拿來做為肥料。再者,不把雜草視為敵人,並且把蟲子當成夥伴。沒有肥料,植物就無法成長,這種想法純粹是迷思,但為何會有這種迷思呢 ? 岡本順孝 蔬菜美味的秘密 More... 無肥料栽培 自然農法 自然栽培 土壤 蟲害 內生菌 雜草 蔬菜 土壤動物 肥料 農藥 白粉病 2018/06/14 | 精選書摘 逐漸消失的良田:全球已有美國兩倍大的土壤受到嚴重侵蝕 我們無法十分精確地得知,地力劇烈受損以致再也無法農耕的土地究竟數量多少,但如果計算無誤,則目前全世界每年大約有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一的耕地正在流失。而這樣的態勢如果不加以阻擋,那麼等到我六歲的兒子活到五十幾歲時,現有的農地可能會流失掉百分之二十五至百分之五十。 土壤 環境汙染 More... 環保 土質惡化 土地 土壤鹽化 2017/08/04 | 維京人酒吧 Viking Bar 時尚污染──華麗櫥窗背後醜陋真相 我們能從消費面著手改善起,我們應該給自己機會思考,不經思索的消費帶來什麼? 時尚 污染 More... 水資源 包裝 土壤 棉花 染料 2017/08/02 | 維京人酒吧 Viking Bar 華麗櫥窗背後的醜陋真相:你不可不知的「時尚污染」 我們能從消費面著手改善起,我們應該給自己機會思考,不經思索的消費帶來什麼? 時尚 污染 More... 水資源 包裝 土壤 棉花 染料 2017/07/26 | TIME 為何生命可能無法在火星上生存? 火星曾經也跟我們生活的地球一樣充滿著水分,有著海洋以及奔騰的河谷。科學家們推論,那時誕生的微生物可能仍局部零碎的存活至今。但根據《科學報告》的新研究,火星土壤可能對細菌來說是有毒的。即使在過去有出現任何微生物,到了今天都已經被毒死了。 火星 土壤 More... 微生物 過氯酸鹽 枯草芽孢桿菌 植物性細胞 紫外線 2017/06/19 | 科技農報 循環農業新應用:用咖啡渣種萵苣,營養價值更高! 土壤混合30%的咖啡渣堆肥後,能顯著增加萵苣的乾重,同時也能加速萵苣的生長速率。 咖啡 咖啡渣 More... 土壤 農業 鉀 2017/06/19 | 科技農報 循環農業新應用:用咖啡渣種萵苣,營養價值更高! 土壤混合30%的咖啡渣堆肥後,能顯著增加萵苣的乾重,同時也能加速萵苣的生長速率。 咖啡 咖啡渣 More... 土壤 農業 鉀 2016/10/26 | 科技農報 國內外研究一致肯定:間作栽培既可以增加產量,更能友善田間環境 不論是國內外的研究都一致肯定間作對於友善環境的貢獻,特別是天災頻繁的現在,多元化的田間管理已經成為降低農損的必要手段。 間作作物 農業 More... 農損 分散風險 土壤 2016/09/08 | 非常木蘭 返鄉發現土壤跟自己健康一樣壞掉:不怕被笑傻,鄒族女農民和農藥拚了! 18年種出了無毒蔬菜,卻沒錢買冰櫃,眼睜睜看著收成來不及賣就腐壞。楊佩珍說,解決之道沒有捷徑,就給土地時間恢復,讓作物適應所生長的土地。 灌溉 作農 More... 土壤 新美村 阿里山 作物 2016/08/24 | 科技農報 生物炭大解密:沙漠也能種樹的肥料界新星 這種「炭」的混合物,由於其中的酸性物質都被高溫分解,只留下鹼性成分,因此非常適合改善土壤酸化的問題。此外,生物炭的孔隙比普通土壤粒子間的孔隙還大,因此具有保水功能,近年來被譽為土壤肥料界的新星! Biochar 生物炭 More... 農業 農作 種植 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