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2023/04/26 | 讀者投書

從「土豆」到「巡飛彈」:中共用語的蓄意入侵,不能以「語言文化自然流變」一概而論

今天的中華民國國語面對的入侵狀況,乃是敵對政權為了共產主義的統一世界語言大夢,有意識有意圖地破壞原有文化、歷史脈絡,甚至曾經計畫要徹底消滅這個語言,現在從民間到政府都可見到為中共用語入侵辯護的意見,但面對這種政治行為,豈能以「語言文化的自然流變」一概而論?

2023/04/22 | 方格子vocus

清末中國也打過一場類似「土豆=馬鈴薯」的語言認知戰,結果尷尬又值得借鑑

筆者出身語文科系,相當清楚語言並非中性的工具,而是實實在在制約著使用者。但縱然是從文化認同的角度看,要從語彙選擇過渡到政治認同與政治體制的改變,乃至生活方方面面的轉換,那是極大的跨越。

2023/04/20 | 梁敏萱

【圖表】你吃的土豆是哪款?為什麼落花生又稱作土豆?

你是否會好奇,我們日常飲食常見的花生,為什麼稱作土豆?除了眾所皆知的黑金剛,台灣還有哪些花生品種?哪種營養價值最高?讓我們一起來了解。

2018/01/16 | 廖千瑤

打開台灣國族之眼:大談《大佛普拉斯》

肚財主張「警察和法院都是有錢人開的」,事實上,透過這部片,我們認識到,就連宮廟、宗教團體,也是為了有錢人而開的。

2017/12/16 | 鞭神老師

馬鈴薯料理兵法全攻略(上):中國的「土豆」料理,從印加帝國到洋芋片的旅程

馬鈴薯於西元前三千年開始在南美洲的安地斯山脈開始栽種。因為馬鈴薯儲藏容易,又讓人很有飽足感,因此深受大航海時代船員們的喜愛,而馬鈴薯也就隨著這些船員到了世界各地。  

2017/11/11 | 廖千瑤

打開國族之眼,讓我來雷爆《大佛普拉斯》

肚財主張「警察和法院都是有錢人開的」,事實上,透過這部片,我們認識到,就連宮廟、宗教團體,也是為了有錢人而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