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在家工作

遠距工作、遠端工作、在家工作(Working From Home, WFH)是透過網路與電話在家或其他場合辦公,是一種利用遠端資訊技術的溝通模式,進行有關遠端資料的存取運用行為,讓工作也能在辦公室以外的地方完成的一種便利的工作模式。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TNL+ 2022/10/09 | TNL國際編譯

「遠距工作」成職場新常態,疫情意外為身心障礙求職者「賦能」

「如果你在兩年前問我會不會再回到工作崗位,我會直接回答『不』,直到後來大家都變成遠距工作的形式,才讓我發現好像有這樣的可能。」安娜迪說,靠Zoom等視訊軟體進行線上面試,就可以避免掉面試官把重點放在輪椅上,讓她覺得壓力比較小,面對問題也能回答的比較自在。

2021/12/09 | TNL 編輯

Omicron肆虐英國,強森宣布防疫「B計畫」要求民眾在家工作,但可以繼續辦耶誕派對

強森(港譯「約翰遜」)提到,目前接種2劑疫苗即視為「完整接種」,可取得國民保健署(NHS)疫苗護照,但隨著增強劑施打人數增加,政府將持續檢討相關政策。這意味民眾未來可能必須接種3劑,才能取得疫苗護照。

2021/11/19 | 讀者太太Mrs Reader

回不去了!英國行銷公司大張旗鼓歡迎員工重回辦公室,結果第一天只到了三人

西方社會拜疫情所賜,在經歷了所謂的「大離職潮後,現在要面臨的是「拒回辦公室潮」,在後疫情時代的職場,已經不能用以前的思維來看待實體辦公室,因為既然在家裡就能完成工作,實體辦公室就不能僅只是「辦公」的地方。

2021/10/18 | 創新拿鐵

在家上班常「分心」?行為大師教你排除外部干擾、保持專注的四個絕招

填滿我行事曆、讓同仁知道我們何時不想被打擾、將電郵簡單的分類為「今天」或「本週」、設定「開放時間」,運用這4個方法避免外部干擾的方法保存專注,不管在家或是在公司,都能夠有足夠的時間思考與創新!

2021/09/17 | COMMEET 雲端費用管理系統

居家辦公要不要放颱風假?防疫假怎麼計算薪資?一次看懂相關人資規定

入/離職手續該怎麼線上化?員工在打卡後是否有在上班?居家辦公時要不要放颱風假?防疫假別又該怎麼計算薪資?這篇將整理防疫相關假別和法規,讓大家一次搞懂前述問題。

2021/09/13 | Business Digest

G20各國領導人,誰在「家」工作的時間最長?

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各國的防疫政策成為出國的障礙,G20領導人不出國的意願或會阻礙與外國的關係。

2021/09/04 | 麻辣咩

我是理專也是二寶媽,和大家分享我怎麼度過疫情下兩頭燒的兩個多月

我是一個有1歲和5歲小孩的理專二寶媽,這2個多月我過得非常辛苦。比起餐飲、服務業我算是很好的,收入沒有少太多還可以在家工作,所以這篇不是要抱怨,是和大家分享有孩子的職業婦女遇到的問題。

2021/08/22 | 方格子vocus

歷經三個月在家工作,我們更誠實面對什麼才是自己真正的「想要」

也是到了這個時候,我們才發現,原來人需要的東西可以那麼少,或許只需要可遮風避雨的住所、健康可勞動的身體、可維持生計的工作、有餘裕可從事休閒的時間,還有可以與自己共處而不感到匱乏的心靈。

2021/08/12 | COMMEET 雲端費用管理系統

居家辦公管理指南:做對這四件事,團隊遠端工作也能保持高效率

本文將幾個居家辦公管理心得分享給大家,包含:遠端辦公會遇到的挑戰、怎樣提升線上會議的效率、公司在居家辦公管理上的解決辦法、如何維繫員工間的信任和關係等等。

2021/07/28 | 高澄天

文學作為折射當代的三稜鏡,我認為「疫情時代」對寫作會造成幾項影響

大疫時代,台灣的寫作者們共同經驗了三級警戒,甚至自身或周遭的親友曾經確診、痊癒或逝世,可以想見,以這場疫病為主題的書寫將在文學獎場域裡大幅增加。創作可以是當代的鏡像,是投影,是秘而不宣的隱喻或延展得更為深廣的註解。

2021/07/23 | 創新拿鐵

快樂選「黃」,傷心選「藍」:這款原為女兒量身打造的手環,疫情期間變成上班族的心情日記

靠問小孩「今天過得還好嗎?」,或許無法了解他們真正的心情,有好點子的Christina,找到一個有經驗的共同創辦人,而他原先為女兒打造的設計,在疫情期間也在家工作的員工壓力關懷設備。

2021/07/07 | 518職場熊報

在家工作也要動一動,三種適合上班族女性又不無聊的居家運動

受到疫情影響,在家工作成為部分上班族的生活型態,這時可以運用居家空間做點運動,以下推薦三種居家運動。

2021/07/01 | 健康010

在家工作三大問題:運動更少、水喝更少、小孩更吵!多喝水是最好解決的

「多喝水沒事,沒事多喝水」受到疫情影響,在家工作成為常態,但普遍在家工作者喝水量不足,長久下來將對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2021/06/19 | 方格子vocus

歷經一年半美國疫區生活.我的「居家防疫實務」經驗談

經歷過在美國的封城時光,讓我告訴你防疫宅力怎麼培養才不容易發瘋或沮喪,尤其是生平第一次進入在家工作模式,找回方向感、奪回生活控制權,會舒服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