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06 |
《為什麼我們這樣想,那樣做?》:絕大多數人偏好「做某件事」而非無所事事,即使「某件事」是負面的
究竟是哪些因素決定了我們的行為?來自瑞典的心理學博士安潔拉.雅赫拉從人際關係、地位與知識三大面向,深入探討這三種動機如何驅策我們的需求、行動和反應,以及原始本能與現代生活間的衝突和衍生的問題。
2018/10/19 |
沒有育兒經驗的人可能會覺得孩子像是幸福的存在,但那是錯覺
養兒育女的幸福當然存在,每個家庭多少具有某種程度的相似性。但如果覺得人生中存在著選項似地能隨意勾選添加的一般幸福選項,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2016/09/08 |
未來工作往哪兒找?理髮師勝過工程師,進銀行不如做麻辣燙
對付冪律,就是要對付效率,讓每一個小群體靠興趣、價值觀、心靈的追求、趣味的表達整合起來,形成一個個小而美的商業形式,這就是那些未來人不會被機器替代的工作群聚的選擇。
2016/09/08 |
未來工作往哪兒找?理髮師勝過工程師,進銀行不如做麻辣燙
對付冪律,就是要對付效率,讓每一個小群體靠興趣、價值觀、心靈的追求、趣味的表達整合起來,形成一個個小而美的商業形式,這就是那些未來人不會被機器替代的工作群聚的選擇。
2016/08/02 |
日本的饋贈經濟:為什麼告別式送的禮物忌諱打蝴蝶結,婚禮送的紅包右上角要有鮑魚圖案?
在日本送禮是很繁複的過程,產生一種社會債。即使沒有正式的會計紀錄,日本的饋贈經濟彷彿有一本帳存在:禮物會受到嚴密評價。唯一看不到的是價格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