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2022/10/17 | BBC News 中文

進軍歐洲時遭遇美國晶片禁令,中國電動車的前景如何?

在上世紀70年代的石油危機中,歐美車企的大排量汽車變得不划算,日本車企開始力推小排量經濟型汽車搶佔市場,並成功躋身全球主要汽車製造商。而在這一輪能源轉型中,汽車行業巨變,傳統巨頭的優勢被重估,中國則希望從德美日的跟隨者實現彎道超車,變為領跑者。

2022/09/1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日本「國有化」釣魚台10週年:中國持續海空侵擾,日中建交50週年緊張情勢難解

日本政府自2012年9月,完成釣魚台列嶼「國有化」後,日中關係降到冰點。隨著中國在日本沖繩周邊的空域活動頻繁,日戰機緊急升空次數是過去的4倍;此外,日中大型船數量也均成長3倍,但令日方憂慮的是中國海警船的武裝化,多艘中方海警船配有像機砲等裝備。

2021/09/08 | 魯汶的袋熊先生

美國接連撤軍背後的金融原因:要麼放著國債違約,要麼就撤軍省錢

如果說美國的故事告訴了我們什麼,我想,我們應該回去看看愛德華・吉朋(Edward Gibbon)的《羅馬帝國衰亡史》和中西輝政的《大英帝國衰亡史》。過度玩弄金融工具,到最後都是引火自焚。

2021/03/22 | 方格子vocus

從阿拉伯的香料到台灣的晶片,受消費慾望牽動的地緣戰略熱點

以往依靠出產石油,而受到重視的那些國家,將因石油不再那麼重要,出產地變的更多元,而再度失去舞台。但提供電動車所需晶片,已成為資訊產業關鍵供應鏈之一的國家,將成為新的戰略熱點。

2021/02/07 | TNL 編輯

中國實施《海警法》將矛頭指向日本,海警船連2日進入釣魚台領域

中國授權海警執法必要時可對外國船隻動武的《海警法》實施後,兩艘中國海警船7日二度航行進入釣魚台列嶼周邊海域,並試圖接近日本漁船,日本海上保安廳派出巡邏船因應。

2017/11/23 | 讀者投書

中國的周邊安全形勢挑戰,從川普亞洲行之後才要開始

除了俄羅斯外,中國的外交政策還沒有明顯的成功。一帶一路和亞投行的成績並不亮眼,台灣不光軍費開支增長,島内親中勢力開始衰弱,美國和台灣關係也未因爲川普的訪華而衰弱。日本安倍晉三再次強勢連任,修憲極有可能實現。

2017/05/19 | 麟左馬

三點解釋為什麼「一帶一路」這麼宏大的計畫,只有這麼少國家願意買單?

把亞投行當作一個投資公司、把一帶一路當成一個開發案,並且期待它的經濟效益的話,就要用理性投資者的角度,而不是大國夢的角度來看這個計畫比較好。

2014/08/14 | Sid Weng

巴拿馬運河通航100周年 工程延宕、航運競爭挑戰多

巴拿馬運河15日通航屆滿100周年,這項20世紀工程壯舉進入21世紀後面臨諸多問題,例如拓建工程延宕以及其他運河的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