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

地震是地球表層或表層下的振動所造成的地面震動,可由自然現象如地殼運動、火山活動及隕石撞擊引起,亦可由人為活動如地下核試驗造成,不過歷史上主要的災害性地震都由地殼的突然運動所造成。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5/31 | 環球生技

面對天災、人禍、戰爭等大型災難,台灣醫療機構的應變量能準備好了嗎?

台灣有高達2萬多家診所,274家非急救責任醫院、374家衛生所,這些醫療院所,比中大型醫院更深入社區,應該有效運用民間醫護量能,及時提供第一線的緊急救護,再將中、重傷患後送至急救責任醫院。對此,建議要廣設「第四級外傷中心」,等同於急救站,來因應多變的大環境......

2023/05/03 | 關鍵評論網 ASEAN:馬六甲

馬來西亞5地區恐有地震風險,研究小組呼籲當局準備應對措施

據馬來西亞地震研究顯示,由於板塊移動,馬來西亞處逐漸往環太平洋火山帶靠近,因此包含首都吉隆坡在內的5個地區,未來有可能面臨地震的風險,研究小組也呼籲當局需要為地震風險作好準備。

2023/04/11 | 《科學月刊》

在典型的「火山城市」台北,大屯火山若噴發會造成哪些災變?

許多人或許並不知道,大屯火山群有一部份坐落於台北市範圍內。因此,大台北都會區也是一個典型的火山城市。以大屯火山群如果噴發的前提作為情境模擬的對象,火山如果噴發了,我們可能會經歷哪些災變?

2023/03/19 | TNL 編輯

6.8強震襲擊厄瓜多:當地至少14死381傷、秘魯也發生有感地震1女童喪生

主震之後至少發生了7次餘震。不過厄瓜多海軍表示沒有海嘯威脅。根據網路上的影片,厄瓜多許多民眾驚慌失措的跑到街上,而路上不少房屋倒榻,遍地都是礫石塵土。

2023/02/21 | 國際大風吹

【國際大風吹】天災背後的人禍:土耳其建國百年死傷最慘重的震災,政府該不該負責?

土耳其政府救災能量不足,其實跟艾爾多安上台執政以來的作為脫不了關係。這邊必須先倒轉時間,從1999年、上一場死傷慘重的大地震講起——當時艾爾多安某種程度歸功於地震而上台,20年後的現在,艾爾多安又因為地震,可能會面對政權保衛戰......

2023/02/2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專家解析強震救援關鍵:第一時間動員軍隊是關鍵,但最先伸援的人很可能是你的鄰居

辛浦森表示,她希望每次災難來襲時都能立即動員救援人員及軍隊,但是,事與願違是常態,這次土耳其及敘利亞的強震也是如此。災難應變最大的敗筆,是沒有意識到災情已經構成緊急情況的事實。她說,一般人會想:「天哪,此刻最好的作法是什麼?」但當下不應思考「最佳方案」,因任何方式都好,重點是真正著手去做。

2023/02/2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土敘強震逾4.6萬死,前英超球星阿特蘇證實罹難,美國務卿布林肯承諾人道援助1億美元

阿特蘇的妻子魯皮奧(Marie-Claire Rupio)與3個小孩,昨天均出席了在紐卡索聯隊主場聖詹姆士公園球場(St. James' Park)舉行的追悼儀式,紐卡索聯隊隨後出戰利物浦(Liverpool)。當阿特蘇的面容出現在記分螢幕上,球迷高呼「你永遠不會獨行」。

2023/02/18 | 《思想坦克》

台灣人若真的關心土敘強震,更應該關心中國侵台這個「災難」的日常化

救災和災後的難民安置和心理重建,是需要高度人力物力部署的政治運作,需要一個民主開放的體制,道德情感只是必要但非充分的條件。現代歷史更不乏政治權力消費和操作災難和集體哀傷,走向一種更不寬容、更偏執、為特定意識形態的政治模式。

2023/02/15 | 德國之聲

搜救犬 vs. 機器人,震後救援誰更勝一籌?

總是有奇蹟發生:在土耳其和敘利亞,倖存者仍在不斷地被從廢墟中解救出來。搜救犬協助搜尋。機器人未來也將在搜救中投入使用。兩者相比,誰在震後救援方面更勝一籌?

2023/02/1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土敘強震逾3.5萬人罹難,治安惡化商家民宅被洗劫一空,卡達捐贈世足賽臨時屋

土耳其南部和敘利亞東北部交界附近6日凌晨接連發生兩次強震,造成3萬5000多人喪命,數以千計建築被夷為平地,由於斷瓦殘垣尚未清除完畢,死亡人數預計還會持續攀升。安塔基亞市居民和救援人員說,這座城市的安全狀況不斷惡化,商家和倒塌的民宅被洗劫一空。

2023/02/14 | 李姿萱

【現場直擊】土敘地震最前線:外援難入敘北災區,就連難民營的人也去拯救災民

21歲非政府組織「民間社會網絡」(Civil Society Network)執行經理阿布杜和朋友,以及其他在阿薩茲(Azaz)難民營的人,每天會開車一小時前往吉達瑞斯鎮發放罐裝水、即食罐頭和藥品給受災民眾,但以他們有限的能力,每天大概只能提供100份,遠遠低於當地的需求。

2023/02/12 | 丁肇九

「加密貨幣」成土敘大地震捐款來源:各大交易所捐了多少?給災民真的有用嗎?

區塊鏈一直是許多NGO用作募款的工具,這次的土耳其敘利亞震災也不例外,目前三個主要帳戶累積已收到價值超過1.3億台幣的加密貨幣捐款,幣安也宣布將捐出500萬美元。然而也有專家認為,在發生大型災害時,提供一般民眾加密貨幣可能緩不濟急。

2023/02/10 | TNL 編輯

土耳其強震引爆建築法規問題,外媒指出:多數建築偷工減料、元凶竟是土國政府

土耳其6日發生致命強震,本次地震間接引起民眾質疑土耳其建築物的安全問題,《時代雜誌》報導指出,土國多數建築不符法規且偷工減料,而《BBC》也提到,土國政府祭出的「建築特赦」,反而成為落實建築法規的阻礙。

2023/02/10 | 德國之聲

救助敘利亞災民,國際是否該取消制裁?

敘利亞國家媒體報導稱,在大馬士革政府控制的地區有近30萬人因嚴重地震災害而變得無家可歸。該國要求美國和歐盟解除制裁。德國聯邦政府表示,對敘利亞提供救援並不會受到制裁措施的影響。

2023/02/1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土敘強震:聯合國援助進入敘利亞反抗區,印度軍機運送物資避開巴基斯坦上空,台灣搜救隊屢遭心急家屬攔截協尋

土耳其與敘利亞邊界強震,印度展現大國格局派出6架次的軍機運送搜救隊及醫療物資。但在外交現況考量下,印度選擇讓軍機繞道飛行,避免經過巴基斯坦上空。台灣搜救隊以小組則出動前往定位處協尋生還者,但是沿路常常被情急的民眾攔下,盼隊員前往已成斷垣殘瓦的住家中搜尋是否仍有生還家人。

2023/02/09 |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地震不會殺人,房屋才會!面對下一場巨震,台灣準備好了嗎?

究竟台灣面臨哪些受災風險與制度缺失?人們如何走出地震陰霾?面對災難我們還可以做什麼?根據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等機構的初步調查,至2022年第2季,台灣興建達30年以上的老屋數量已超過460萬戶,其中隱藏不少危老集合住宅,但礙於產權複雜、都更不易,是防災工作中急待解決卻也最棘手的問題。

2023/02/08 | Abby Huang

當地人都知道「台灣人蓋的」不會倒:土耳其餘震頻傳,雷伊漢勒台灣中心每天湧入400多位難民

台灣 - 雷伊漢勒世界公民中心執行長裘振宇表示,不幸的是,聯合國和土耳其災害和應急管理局已經撤出台灣中心所在的哈泰省,據稱接下來幾個月都沒有餘力在哈泰省做災後安置;目前每次發生餘震就會有大批居民湧入台灣中心,因為他們知道「台灣中心不會倒」,台灣中心現有物資僅能維持1至2個禮拜,仍須各界善心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