垮掉的一代

垮掉的一代(英語:Beat Generation) ,或稱疲憊的一代,是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的一群作家開啟的文學運動,意在探索和影響二戰後的美國文化和政治。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1/09/24 | 精選書摘

《搭便車不是一件隨機的事》:「大拇指」無疑是便車旅行次文化中最廣為人知的符號

135趟便車,35,600公里的旅程!前往跟著旅行團到不了的地方,沿著國界冒險、相遇、離別。大膽探索地圖上的空白處,品味的不只是旅行,而是一段段真實人生,一個個世界的入口。

2020/07/19 | 精選書摘

《裸體午餐》導讀一:垮世代的精神之父,20世紀美國最重要的「反英雄」

垮世代拒絕二次大戰之後象徵美國夢的一切。在模樣一致的郊區房子和生活裡,如何能有即興發揮或變異的地方?美國夢的重點就是統一標準、統一價值觀。垮世代反對的就是這種對最終穩定與平靜的表象追求。

2020/04/21 | 自由清道夫

中國也有「垮掉的一代」?讓盛世中國顏面無光的「三和大神」

城鄉二元機構只是造成社會分層的原因之一,權力和財富才是今天中國社會分層的最主要因素。因為社會分層形成了不同的社會階級,隨之而來的就是上層階級為了維護自己的地位,封閉底層上升的通道,產生了階級固化象,今天的中國就是這樣,寒門難出貴子。

2019/07/31 | 游家權

【不務正業?】從只求物質到實踐多元價值,拒絕朝九晚五的「反文化青年」如何形成?

在台灣,有越來越多人開始過著不以賺大錢、攀高位和穩定工作為目標的人生。這種反主流文化,其實得從歐美的垮掉派和嬉皮談起,也跟後物質主義與台灣的學運反文化有關。

2018/07/31 | 傅紀鋼

《浪蕩世代》(On the Road):電影手法與角色詮釋一流,卻有兩大敗筆

凱魯亞僅是在呈現一種人生階段。主角並沒有過得比較好,他只是選擇了不再陪狄恩踏上旅途。而狄恩雖然回到太太身邊,卻還是一樣會在某個時刻踏上旅途。但電影卻改動了這個結尾,額外賦予的價值暗示,反而扭曲了凱魯亞克批判美帝資本主義的精神。

2018/06/21 | 台北電影節

台北電影節策展人筆記(五)

今年焦點影人F. J. 歐桑的影片常在角色及事件間迅速且去脈絡的跳躍,《九指魔爪》裡的歌德眼妝少女問男主角Paul Hamy:「你想上我嗎」「再好不過了」,下個畫面連事後菸都抽完⋯極為劇場性的誇張演出。

2017/12/04 | 董恒秀

【董恒秀專欄】不當「次要才能」受害者的詩人──蓋瑞.史耐徳

詩人史耐徳(Gary Snyder)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行動者,除了積極社區參與外,行政管理能力也頗知名,擔任中央部會官職不成問題。在一次受訪裡被問到是否願意到華府任職,他幽默回答說:「你不會想要成為次要才能的受害者吧。」

2016/10/16 | 精選轉載

日本學者:Bob Dylan獲諾貝爾文學獎,癒合「現代的分裂」

這個男人以搖滾的重擊感染了純粹民謠,以其粗啞的聲音感染了純文學,並且,又再一次地將資本主義已開發國家的常識——文學也在帝國流行文化之中——傳遞給全世界。

2016/10/15 | 精選轉載

日本學者:巴布狄倫獲諾貝爾文學獎,癒合「現代的分裂」

這個男人以搖滾的重擊感染了純粹民謠,以其粗啞的聲音感染了純文學,並且,又再一次地將資本主義已開發國家的常識——文學也在帝國流行文化之中——傳遞給全世界。

2016/03/03 | 破土 Ground Breaking

來自日本年輕世代的抗議:SEALDs揚起的社會運動,用說唱音樂向政府發聲

不要忘了在全日本2000多個地區,走上街頭的上百萬普通市民和數千回大大小小的示威遊行。儘管SEALDs這顆勁草的激情並不能掩飾其無力感,但他們的政治參與卻已經讓日本社會「起風了」。

2016/03/03 | 破土 Ground Breaking

來自日本年輕世代的抗議:SEALDs揚起的社會運動,用說唱音樂向政府發聲

不要忘了在全日本2000多個地區,走上街頭的上百萬普通市民和數千回大大小小的示威遊行。儘管SEALDs這顆勁草的激情並不能掩飾其無力感,但他們的政治參與卻已經讓日本社會「起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