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最新文章

2023/11/2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明年綜所稅減稅207億,免稅、標準扣除額皆調高,財政部:6年全民減稅利益逾3200億元

根據財政部報告,截至今年10月底止,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程度5.50%已達綜所稅免稅額、相關扣除額及課稅級距應調整標準(3%),因此,113年度每人免稅額由9.2萬元調高至9.7萬元、標準扣除額由12.4萬元調高至13.1萬元(有配偶者加倍扣除)、薪資所得及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由20.7萬元調高至21.8萬元,並調高課稅級距金額。

2023/06/1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網紅經濟大爆發,財政部公布8大獲利樣態,明年報稅季前提課稅指引

「平台廣告分潤」方面,學者研究認同美國認定為權利金所得;YouTube平台在網紅YouTuber頻道上投放廣告,網民觀看後產生收入、由平台與網紅分成,這收入之所以被解讀為權利金,是因為網紅允許平台使用其頻道,投放廣告。

2023/05/02 | 定方財務顧問

財務顧問提醒所得稅常見三大迷思:勞退自提可以節稅?當心損失更多

申報扶養,一定可以少繳稅?繳完稅後,你的股利殖利率剩幾%?勞退自提結果可能損失更多?在申報所得稅時當心不要落入常見迷思,讓自己省更多!

2023/04/2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報稅大補帖】免稅額與基本生活費調升,線上報稅可抽獎最高20萬元

報稅季又來了!5月1日開跑、申報期限至5月31日,基本生活費調升等減稅利多齊發,逾640萬申報戶有感;同時,手機報稅3.0新增現金繳納、申請延分期等,許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本文一次看。

2023/04/2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小資族、投資大戶股利所得報稅如何省荷包?合法節稅攻略全解析

小資族透過存股領股息,除可望放大收入,還可有感減稅,專家表示,若納稅義務人適用的綜所稅率為5%,可利用股利合計金額8.5%計算可抵減稅額,申報時創造3.5個百分點的節稅空間。

2023/04/1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5月報稅季開跑:今年3大減稅措施上路,單身小資族、多口之家別錯過

今年5月開始申報去年所得,受惠於綜所稅免稅額、標準扣除額與特別扣除額調升,加上基本生活費及稅率級距變動,單身小資族與多口之家等將有感減稅,一般人免稅額調升至新台幣9萬2000元、70歲以上為13萬8000元;標準扣除額方面,單身者調高至12萬4000元、有配偶者24萬8000元。

2022/12/24 | If Lin

【2022熱門關鍵字回顧】5月:台灣之星大斷訊,化痰藥NAC謠言成為熱搜

【2022五月熱搜回顧】本月台灣Omicron疫情持續上升,相關資訊收到大家關注,化痰藥NAC等謠言也竄升。5月上旬,因為機房區域停電,導致台灣之星大斷訊。而猴痘開始在歐美國家出現疫情...

2022/05/2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報稅季倒數一個月:新婚配偶合併申報、安太歲費用列扣除額,還有哪些常犯錯誤?

列舉扣除額方面,萬年常犯錯誤包含誤將美容性質的鑲牙、植牙、齒列矯正、整形費用,以及坐月子相關費用,列報醫藥及生育費扣除額。

2022/05/17 | VoiceTube看影片學英語

累進稅率、富人稅、所得稅、退稅⋯⋯這些「報稅」相關的英文怎麼說?

隨著時序進入初夏的五月,台灣一年一度的報稅季即將再次到來。無論是綜合所得稅還是營利事業所得稅,都必須在這個月進行申報。你知道報稅時需要注意的事情有哪些嗎?稅務相關的專有名詞,又該如何用英文表達呢?

2022/04/3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報稅季教戰守則一次掌握:當日線上取號避人潮,手機申報繳稅可用行動支付

考量今年本土疫情持續升溫,調整報稅申報期自5月1日至6月30日,而除了方便的手機與電腦報稅之外,臨櫃預約的系統也做出了變革,讓繳稅的管道更多元。

2022/04/2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標準、列舉、特別3大類扣除額比一比,5月報稅季如何聰明省荷包?重點一次看

民眾報稅時,標準扣除額與列舉扣除額僅能擇一適用,財政部表示,要選哪種扣除額申報較能節稅,技巧無他,只要檢視同一申報戶成員中,2021年所支付的「列舉扣除項目金額總合」有無超過「標準扣除額的額度」(單身者為12萬元、已婚者24萬元)。

2022/04/2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軍公教5月報稅利多:退撫基金新制,提撥當年度免計綜所稅,預估67萬人受惠

立法院會2021年底三讀修正通過公立學校教職員退休資遣撫卹條例、政務人員退職撫卹條例,和公務人員退休資遣撫卹法等部分條文,讓軍公教、政務人員繳付的退撫基金與自提儲金費用,不計入繳付年度薪資收入課稅,並回溯自2021年1月1日施行。

2022/04/25 | 定方財務顧問

破解常見報稅迷思:跟房客說好就不用申報租賃收入?網拍收入國稅局查不到?

稅務機關稽核各項稅務資料時,並不只是從單一面向來思考,沒資料就無法課稅,而是像柯南辦案那樣,從許多的金融資訊中,找到不合理之處,因此不是現在沒被發現就代表國稅局查不到,只是還沒查到而已。

2022/04/1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聰明報稅3大關鍵解析:股利所得要「合併計稅」還是「分開計稅」?小資族、股市大戶不一樣

原則上,綜合所得稅率落在5%至30%的族群採合併計稅比較有利;所得稅率40%的族群則用分開計稅較適合。不過,建議民眾仍要實際計算後,才知道哪種方式最能省荷包。

2022/04/1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報稅季5大稅務紓困優惠措施一次看:振興五倍券免課稅、員工放 疫苗假雇主支薪可200%抵稅

今年5月報稅季將至,民眾、營利事業申報去年所得時,可留意延、分期繳稅、振興五倍券免課稅等5大稅務紓困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