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最新文章

2023/07/03 | 李秉芳

體罰小孩遭通報「不當管教」,家長辯誤會:怎樣算家暴?

這位父親也在發表最新聲明表示,將處罰影片放上網路是要給身邊好友知道有這件事,被放上網路傳播是意料之外的事,讓大家誤會狂抽女童是家暴,也收到了不少的善意提醒,謝謝關心的群眾。不過新北市家防中心認定是不當管教,要求父親必須上親子教育課。

2023/04/30 | 丁肇九

酒吧噪音擾鄰全世界皆然,一個有心的里長或許就是解方

從師大夜市到東區,台北餐酒店家多會面臨居民矛盾,若上升到「慣性投訴」,單純的管理客人已不足夠,但解方又何在?筆者最近接觸到一個酒吧與里長「坐下來談」的案例,或許可成為未來更多店家與居民共好的解方......

2023/04/06 | 李秉芳

三哥勒死大哥,妹妹淚訴多次求助警察社工都無解,精神科醫生嘆:沒有一條法能幫這家人

妹妹說,每次報警都說要現行犯或自殘行為才能強制就醫;儘管三哥鬧過自殺、縱火,但也都很快就放回來;警察、社會局社工曾關心無數次,每次都是發生爭吵、報警、拘留幾天、回來、爭吵、報警不斷地惡性循環。

2022/05/06 | TNL 編輯

錯誤警報:肯亞家樂福手提袋太逼真,民眾誤認成是流浪獅

一個太過真實的獅子提袋,一個曾遭遇野生動物襲擊的村莊,造就肯亞當地一則有趣的新聞。

2022/04/25 | 黃靖芸律師

外出散步莫名其妙被人尾隨在後,我可以報警抓他嗎?

《社會秩序維護法》規定「無正當理由,跟追他人,經勸阻不聽者」可處新台幣三千元以下的罰鍰。這邊所說的「正當理由」,指的是有法律上的原因,但怎樣才是法律上的正當事由呢?

2021/06/18 | 讀者投書

換湯不換藥的肇事逃逸罪修法(中):肇事逃逸罪所保護的「法益」,到底是什麼?

處罰「逃逸」,是為了找到「可能的責任人」,因為如果是為了加強救護,要處罰的行為應該是「不通報救護」,而非「逃逸」,處罰逃逸只是要求肇事者要在現場停留,但他如果袖手旁觀,不報警、不叫救護車,也不會成立肇事逃逸罪。

2020/11/23 | 精選書摘

《帶本哲學書上街去》:中大這座象牙塔——教育為何物

政治中立作為一種教育理念,只是維持開放的討論空間、保衛學術自由的一種手段,若然政治中立淪為一種噤聲的藉口,實在是本末倒置的。

2020/09/13 | 法律010

車禍時自行處理、找民間協會法律諮詢、委任車禍律師處理,這三種該怎麼選?

只是一件車禍需要勞駕律師嗎?這是多數民眾的疑惑,但相較於自行處理和尋求民間協會,其實律師在車禍發揮的作用比你想像中來得更大!

2020/08/13 | 法律010

車禍時別跟「三寶」起爭執:記得申請這三寶,釐清肇因賠償沒煩惱!

遇過車禍的人都知道,報警後警察會到現場進行蒐證,並且先給當事人一張單據,而這就是「第一寶」,若能集滿「三寶」,車禍當事人就能有效的保障自己權益。

2020/01/14 | 精選書摘

《謊報》:一切發生得太快、印象很模糊的強暴案,該怎麼偵辦?

以紫外光檢查瑪莉的房間時,他也沒在被子或床墊上看到任何殘留的液體污漬。他在公寓裡徹底翻了一圈——浴室、馬桶、垃圾桶——沒有找到保險套或是外包裝。他還走到公寓外的山坡上,毫無半點斬獲。

2018/12/19 | 周雪君

美國黑人男子拿薪酬支票到銀行兌現 職員報警

美國一名黑人男子獲發薪水,拿支票去銀行兌現,銀行職員卻報警。事件引發種族歧視爭議。

2018/12/13 | 周雪君

印度7歲女孩因父親食言沒有建廁所報警拉人

印度小女孩因為父親遲遲未建好廁所,氣得跑到警局報案。她的父親不單沒生氣,還為自己女兒感到驕傲。

2018/10/15 | 律師談吉他(雷皓明律師)

為什麼不管車禍是輕微還是嚴重,都要報案比較好?

所以車禍的話不用驚慌,第一步先確認人員傷亡情況,下一步就直接撥打110報案,請警方到場記錄車禍情形並指揮交通,讓你可以在事後取得申請車禍鑑定的資格,事後想要進行和解或是取得車禍證據,也能在法定期限後向警察機關調取車禍當天的紀錄與資料。

2018/06/26 | 周雪君

白人女子指8歲黑人女童非法賣水威脅報警

美國近期發生多宗白人針對黑人的報警事件,備受網民關注,這次是8歲女童被指非法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