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外國人

外國人是指非本國籍的公民或人民,反義詞為本國人(國民)。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TNL+ 2023/10/31 | 留德趣談

結交新朋友時,試著問:「你有騙過人嗎?」

外國人聯誼活動中的這女生不像活動九成人般劈頭就問「Where are you from?」,令人難忘。我覺得她的問題問得很好,因為欺騙是不論民族國籍,人所共有的經驗,每人都有無窮無盡的故事可以分享。

TNL+ 2023/08/28 | 李少民

中共展開新一波「全民獵間諜運動」,給想去中國的外國人四點保命建議

共產黨以吞噬自己的成員聞名,而捉間諜是這個過程的一部分。在每一輪瘋狂逮捕和處決間諜之後,中國共產黨常常承認所謂的“間諜“們被錯誤指控。中國共產黨高度務實和機會主義,它可以根據自己的優先事項,而不是根據法治,強調或不強調捉間諜。因此,即使它在不久的將來結束了反間諜運動,我們也不應該相信中國共產黨已經改變了立場;它可以隨時重新啟動這項運動。

2023/08/2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北京上海入境遊客大減,西方面孔變稀有;中國經濟不佳消費意願降,赴日旅遊爆買潮難再現

日本瑞穗資訊綜研的首席主任經濟學家坂中彌生指出,中國的經濟惡化加上日本國內觀光業界人力不足,因此恐怕會陷入了「即使想接中國團客卻不能接」的情形。除了經濟問題之外,日本於今天中午開始排放用於冷卻受損反應爐的核處理水,旅遊業者擔心成為影響中國人赴日旅遊的原因之一。

2023/08/08 | 李秉芳

斯里蘭卡學生來台讀書被迫打黑工,二審仲介判刑1年,康寧大學校方仍判無罪

當初有69位斯里蘭卡的學生來台後,沒有去上學卻被送到食品工廠打工;仲介和校方高層都被檢察官起訴,不過目前僅有仲介被判6個月到1年不等,而擔任中介機構的雙軌協會則判罰10萬元。 全案可上訴。

TNL+ 2023/07/19 | 留德趣談

德國人「見家長」:應該怎樣與伴侶父母初次會面?

聽過很多外國人與德國伴侶父母初次見面的經驗,大多都是正面和歡悦,負面和歧視很少。網上有不少教導與伴侶父母初次見面行為舉止如何的資訊,但說實話,他們也是普通德國人,平時如何與德國人相處,在他們身上亦如此。

2023/06/0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上海疫鄉人2:異鄉未能變家鄉,離開前最後一眼是陌生的上海

林形容,當時她從社區離開並前往機場時,感覺自己就像Netflix影集《今際之國的闖關者》故事中主角的經歷一樣,原本應該是熟悉而熱鬧的街道,人潮卻在一夕之間都消失了,整個城市變得好安靜,甚至有些恐怖。

2023/04/1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國民眾「行動支付」走遍大江南北,對海外旅客卻是寸步難行

在當今的中國,行動支付的市占率只會越來越大,涵蓋的範圍越來越廣,並且從一二線城市逐漸向內陸擴散。如今抵達中國的外籍遊客雖然仍能透過購買實體交通卡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在餐廳用現金支付,然而沒準哪一天這些仍然少數為現金支付敞開的大門,也會闔上。

2022/11/05 | 讀者投書

我在葡萄牙當交換學生:葡萄牙人很會察言觀色,十分熱心,說是歐洲的台灣人也不為過

我的觀察是,只要在這片土地上各自安好,葡萄牙並不會趕盡殺絕,而是採取更人道、人性的方式來處理。例如上述的就業居留,就有一種就地合法的轉圜餘地,不僅給予勞工機會先在當地試試看是否勝任工作內容,對政府、雇主而言更可以填補勞動力缺乏。

TNL+ 2022/05/25 | 留德趣談

外國人中文有多好?

華人和東亞人學德文,難度不會比反過來低,所以請多點體諒,正如東方人都會體諒西方人學中文的難處,給他們鼓勵。

2021/08/20 | 方格子vocus

別讓自滿成為別人的笑柄:如何用Google查證自己所寫的外文道不道地?

透過一則翻譯故事提醒我們,別過度幻想自己很威,在你有十足的把握確認百分百正確之前,請先善盡查證的義務,這是一種公德心,否則只會爽到你自已,冏了別人,也被別人看破手腳。

2021/06/17 | 精選書摘

《「依法治國」的迷思》:新加坡「法律」的矛盾,保護人民權利與為國服務孰先孰後?

作者所接受的法學教育告訴他,新加坡是個「法治國家」,憲法是最高法律,但畢業後才發現,國家機器隨時準備好不惜動用恫嚇手段和它的能力來妖魔化或箝制反論述。

2021/04/26 | 方律元

丹麥式排外:「hygge」文化如何劃出外人難以跨越的界線?

為什麼丹麥的迎新派對要把來自外國的新住戶分批,而且我和其他外國人也難以真正融入丹麥人的社交活動?這要回到丹麥特有的「hygge」文化和排外價值觀。

2021/04/04 | 讀者投書

【異國戀徵稿】我很喜歡與法國伴侶為了某件事情激昂辯論的氛圍

法國的⽂化充滿著辯論與討論的⾵氣,我很喜歡與另⼀半為了件事情⽽激昂討論的氛圍,但卻又不會演變成吵架收場,「有想法」不會被視為「意⾒多」。

2021/02/12 | TNL 編輯

【CCR專訪1】有異國戀經驗的人,為什麼選擇外國籍的另一半在一起?

網路上許多「台女為什麼要找洋男」的指控,常充斥「新鮮」、「虛榮」、「為了性愛」等推測,但實際上真是如此嗎?我們實際訪問八位在台灣有異國戀經驗的人,他們多覺得網路上對「CCR想像」,和實際有些不太一樣。

2021/02/02 | 網氏/罔市女性電子報

勞動法規不分本國外籍,疫情使外國人狀況更嚴峻,被扣留證件強迫勞動

誘拐、監禁、強制勞動這些都正在日本發生,即使勞動法不分本國外籍,仍然因為語言問題、對日本法律知識的不足,外國人更容易受到剝削。

2021/01/06 | 英語島

跟不同國家的人跨國聚會,該怎麼聊才不會踩到地雷?

也許我們都有「外國人很愛閒聊」這樣的刻板印象,但如果面臨到跨國聚會,一次要跟許多不同國家的人small talk,該怎麼聊才適當?

2020/11/30 | TNL 編輯

日本Nike最新宣傳廣告惹議,引發網友討論日本是否排外

截至2019年12月末,旅居日本的外國人大約有293萬人,據說其中大約30%都曾因為自己的外國人身份而遭遇過歧視性言論,25%求職受阻,40%租房遭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