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外帶

便當店(takeout 或 to go),又名外帶,是專門售賣外帶食品的專門店。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TNL+ 2023/05/15 | TNL國際編譯

美國速食業疫後更傾向外帶外送,「自動化點餐」成為調整經營戰略絕佳契機

為了適應消費者習慣,麥當勞及其他速食業巨頭正在積極將餐廳數位化,以更時髦、快速的方式讓民眾利用應用程式或自動點餐機購買餐點。專家表示,連鎖餐廳正在縮小餐廳面積,以滿足開設得來速和數位點餐的需求。對於麥當勞等速食店來說,減少座位代表著節省昂貴的房地產成本,在物價指數居高的都市更是如此。

2021/07/20 | 海森飽嗝

【街頭產業觀察】三級警戒期間人與人的連結減少,在家外食的餐費支出卻大幅增加

餐飲或零售業者閉門歇業,讓我們感受到實體經濟「被暫停」的不便與無奈,也慶幸生活中大小事多能在「線上」解決,但你可能沒發現:我們的日常生活成本正逐漸攀升,而且是超越官方數據所帶來的感受。

2021/07/10 | every little d

日本「易開罐蛋糕」的誕生,解救了總是在回家路上把蛋糕撞爛的我

這款易開罐蛋糕的瓶身是透明的,讓你可以直接看到蛋糕裡頭所運用的水果與口味,也能視為是蛋糕側面圖,在視覺上來說十分鮮豔漂亮。最重要的是,蛋糕本身填裝將近瓶口,所以再怎麼崎嶇的路面,都不會讓蛋糕變形。

2021/07/09 | TNL 編輯

【總整理】餐飲業、風景區13日起微解封,各縣市哪些鬆綁措施與中央不同調?

指揮中心宣布自7月13日起針對部分公共場所有條件鬆綁,《關鍵評論網》整理了哪些縣市鬆綁方式與中央不同調,不同調的縣市多半是針對餐飲業傾向禁止內用,少部分是不開放風景區或大型親子公園。

2021/06/26 | 讀者投書

調酒業是「賣酒」還是「賣服務」:疫情與法規夾擊,內用外帶都違法?

近10年來,台灣調酒文化看似迎向黃金年代,然而,調酒產業不得不面對的是重重的法規的羈絆,這次疫情剛好可以作為國家政策法規與調酒產業的檢視,在未來10年、20年可以成就雙贏的局面嗎?

2021/06/03 | Abby Huang

當「店面」變成一種不必要的奢侈:疫情下私廚、調酒業者怎麼求生路?

台灣去(2020)年疫情爆發時,最嚴重的時候餐飲業短短3個月蒸發了349億元的營業額,今年疫情比去年更嚴重、管制更嚴格,餐飲業者如何度過這第二波寒冬?

2021/05/25 | TNL 編輯

疫情衝擊餐飲業營收跌7成、無薪假尚未激增,經濟部爭取400億紓困補助內需產業

內需衝擊大,經濟部盤點後已針對餐飲、零售、娛樂等商業服務業匡列預算,補助資格將是單月或2個月業績較2019衰退達50%以上的業者,補助時程為第2季至第4季,但會視疫情發展而定,每季公告申請標準。

2020/10/04 | 英語島

浪漫度過疫情難關,巴黎推出「Salivie跳餐廳」美食微旅行

在網路購票時,有三條路線供人挑選。為了營造刺激探險感,你只會知道第一家要去的餐廳,接下來的行程資訊都裝在精美的Salive驚喜包裡,並由第一家餐廳老闆交給你。

2020/04/22 | Abby Huang

星巴克暫不接受自備環保杯,疫情中免洗餐具恐重回主流

可重複使用、二手物品常被視為不衛生,而新產品通常帶有「乾淨」的光環,因此在這波疫情下,原來被禁用的一次性餐具暫時得到了寬限。

2019/04/27 | 讀者投書

馬來西亞僑生:全球刮起環保風,台灣早餐店「內用」還是用紙杯紙盤

如果定價是零以外的數字,不管是什麼價格,我們都會被迫問自己,真的要掏錢嗎?但如果價格為零,「心裡交易」這面旗子永遠不會升起,就比較容易下決定。現在的免洗餐具都是免費的。因為免費,在我們心裡沒有地位。因為免費,我們不假思索便取用。

2019/04/25 | 讀者投書

馬來西亞僑生:全球刮起環保風,台灣早餐店「內用」還是用紙杯紙盤

如果定價是零以外的數字,不管是什麼價格,我們都會被迫問自己,真的要掏錢嗎?但如果價格為零,「心裡交易」這面旗子永遠不會升起,就比較容易下決定。現在的免洗餐具都是免費的。因為免費,在我們心裡沒有地位。因為免費,我們不假思索便取用。

2018/06/15 | 羊正鈺

法國15萬人連署踢走塑膠飲管

連署書還提到,世上有一些地方已禁用塑膠吸管,如加拿大的托菲諾(Tofino)、美國西雅圖;還有一些地方即將或正討論禁用,如英國、蘇格蘭、哥斯大黎加和台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