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外星人

外星人(英語:extraterrestrial intelligence,簡稱ET),又稱宇宙人、異星人,是人類對地球以外的智慧生命或有生命的似人物體、生物、生命體的統稱。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TNL+ 2023/11/13 | TNL國際編譯

墨西哥國會第二場UFO聽證會:莫桑稱「三指秘魯木乃伊」是新物種,但避談是否為外星生命體

有鑒於莫桑有著造假與虛假宣稱的歷史,自9月第一場聽證會以來,外界除了質疑莫桑帶來的「三指秘魯木乃伊」並非來自外星的生命體外,也懷疑這兩具木乃伊也許根本就是莫桑假造的。面對外界的質疑,莫桑在第二場聽證會中,將論述主軸聚焦於證明這兩具木乃伊的真實性,而非木乃伊是否為來自外星的生命體。

2023/09/11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宇宙教我們的人生課》:到遠一點的地方回頭看,你的一切想法都會不一樣

身為人類,泰森恐怕也不會只想要一味追求理性吧,我懷疑一個外星人,如果能演化成有審視人類文明的能力,他們肯定也具有天擇讓他們身懷的快速用情感判斷和選擇的能力。簡單說,他們可能更像我們,而非更像是AI。一些腦傷而只能有純理性思考能力的病患,在現實生活中反而因為無法基於情感做出選擇,而失去生活自理的能力。

2023/07/27 | 洪瑩霏

美眾院UFO聽證會,前空軍情報員:政府已經找到外星人了,並試圖對不明飛行物進行逆向工程

共和黨籍議員蒂姆・伯切特 (Tim Burchett)聲稱,美國擁有能改變所有物理定律的證據,並且外星飛船UFO掌握這項的技術。他嚴厲指控政府機構不配合監督委員會的調查,並強調人們要的只是了解事實真相。

2023/07/17 | 精選書摘

《宇宙教我們的人生課》:假如有機會進入時光機,你會選擇回到人類歷史上的什麼時候和什麼地方?

當代最著名的天體物理學家尼爾.德葛拉司.泰森,以詩意的書寫、熱情而雄辯地將自己的宇宙觀帶入看似難解的人文主題,理性且宏觀地回應人類最感性的終極提問:真與美、探索與發現、地球與月球、衝突與化解、風險與回報、肉食與素食、性別與身分、膚色與種族、法律與秩序、身體與心智以及生死等值得深思的人生議題。

2023/06/07 | BBC News 中文

UFO聽證會:污名化和騷擾影響研究,隱私權成NASA調查阻礙

不明飛行物體(UFO)現象長久以來都被污名化——很多人不認為它應該屬於理性科學研究的範疇,但是舉辦這一次會議清楚表明,美國太空總署現在想要認真對待這一課題,也顯示科學界越來越願意公開、如實地談論外星生命的可能性。

TNL+ 2023/04/30 | 傅紀鋼

【影評】《恐怖行星》:恐龍加上外星人的設定新穎,劇情深度卻令人啼笑皆非

《恐怖行星》是一部外星人在地球冒險的電影,同類型的影視作品在80年代尤其流行。從《E.T》、《家有阿福》,到《尖頭外星族》,主題常是描寫異於人類文明的外星生物,跟地球人之間的互動。從外星人的主觀視角來看白堊紀的地球,並描述主角與恐龍的互動算是影視界的一個創舉,但全片亮點也就僅此而已。

2023/02/20 | Castaly Fan

地底世界別有洞天?淺談「地平說」與「地球空心論」的理念與真相

地球是平的、外星人其實是來自地心中的神秘世界?關於「地平說」、「地球空心論」這些說法,究竟是不為人知的新興科學理論、抑或只是挑戰權威的偽科學而已?我們將在這篇文章中闡述相關理論,並破解讀者迷思。

2023/02/13 | Abby Huang

美軍8天內擊落4個不明飛行物:它們都是氣球嗎?是否有可能來自外星人?

美國戰鬥機在8天內擊落4個物體,除了早前被擊落的氣球外,目前尚不清楚後續的飛行物體是什麼。當被問及這些不明物體是否可能來自外太空時,北美航太防衛司令范赫克表示,「目前沒有排除任何事」。

TNL+ 2022/11/30 | 罵克伍陸

【漫畫話經典】《靈異E接觸》:上承《幽遊白書》下接《獵人》,最原汁原味、最天馬行空的冨樫作品

能在週刊上連載月刊故事,同時可以在內容中放飛自我的、以自己喜愛的內容──神祕學為主題,放眼JUMP歷史,冨樫恐怕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在較為輕鬆的創作氛圍下,冨樫反而展現了極高的創意。或許,《靈異E接觸》才是冨樫義博最成熟、最完整的一部作品。

TNL+ 2022/09/01 | 傅紀鋼

【影評】《終極戰士:獸獵者》:重回「人類大戰外星人」的純粹,返璞歸真成系列作最佳續集

《終極戰士》系列從1987年以來已推出五部續集,然而在2、3、4集在故事情節變化上的貧乏,讓觀眾漸失熱情。第5部的《終極戰士:獸獵者》顯然跳脫前幾部的泥淖,嘗試在戰鬥邏輯、技巧、武器使用上著力,讓故事與戰鬥都能更加豐富,讓這部續集在爛番茄與IMDb上都奪得高分的肯定。

2022/07/23 | TNL 編輯

「威可那,是你嗎?」澳洲維多利亞小鎮出現粉紅色天空,居民以為《怪奇物語》真實上演

看到異常的粉紅天空,各種揣測立刻在當地流傳開來,有人說「這是時空連續體的入口」,也有人說「我讀到太陽閃焰可能在週二撞上地球」,連馬兒看起來也有些心煩意亂,當然也有人提出外星人入侵的理論。

2022/05/1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獲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台裔天文學家馬中珮:若外星人進攻,人類勢必合作

「擔任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是榮幸、榮譽也是責任」,馬中珮說,美國國家科學院是獨立私人機構,但與美國政府有非常密切的關係,為美國的科學政策和方針建言,她期待能對未來的科學發展有所貢獻。

2021/07/06 | 臺大科教中心

AI的崛起,讓我們不再毫無頭緒地在數不盡的星系中尋找地外生命

因為一些物理機制,宇宙中許多天體會「自然地」產生無線電波,只要我們「過濾」掉這些有著「自然起源」的無線電波訊號,剩下的便不排除可能來自於某種地外生物或文明。不過,這可不是件容易的任務。

2021/03/09 | 臺大科教中心

再見了,阿雷西博天文台:波多黎各的電波之眼,可能是最多外星人看過的望遠鏡

在電影「接觸未來」、「007黃金眼」當中就有它的樣貌,阿雷西博可能是最多人看過的天文望遠鏡,其實就連1974年發給外太空的「電報」,裡面都有這座天文台,而它的輝煌歷史也因為基礎架構損毀,在2020年正式走入歷史。

2020/12/04 | 港台電視31

零距離科學:紅矮星的行星——「第二個地球」的可能

以往,天文學家常覺得第二個地球只存在於另一個太陽系,忽視了紅矮星(Red dwarf)的行星也有作為第二個地球的可能。在浩瀚的星空中,紅矮星所佔的比例要比像太陽般的恆星大得多,這個認知霎時讓天文學家豁然開朗!

2020/08/17 | 《科學月刊》

尋找地外文明:嘗試敲響外星人家門的「SETI@home」是什麼?

找尋系外行星就是找尋外星人的前傳。要先找到可居住的家,才可能有生物,進而有機會發現高等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