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送

外送(英語:Food delivery),也稱外賣、送餐,主要是指餐飲業者提供的配送餐食到指定地點的服務,常見的外送食品有披薩、速食、便當、飲料等。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2/04 | 未來流通研究所

【一圖看懂】熊媽媽宣布停業後,台灣「生鮮&食品電商」該如何因應疫情後衰退?

隨著疫後生鮮外送需求退燒,台灣生鮮與食品電商市場回歸理性增長,相較於雲端平台,全聯、好市多、家樂福等擁有實體綜合零售企業,正逐漸成為生鮮電商強勁挑戰者,在此同時,具有利基優勢的專賣電商平台也持續穩健成長,支撐產業持續發展。

2023/01/13 | 新加坡紅螞蟻

原來新加坡人最愛叫這三種外賣,飲料外送榜首竟是異軍突起的「椰子奶昔」

至於飲料嘛,若你腦海中第一時間浮現的是Kopi(黑咖啡加煉乳)、Teh系列(奶茶),那這顯然不是送餐平台用戶的「那杯茶」。在GrabFood的2022年度飲料外送排行榜上,排名最高的是椰子奶昔(Coconut shake),整體排名僅次於漢堡,就連已在本地風行多年的奶茶系列,也難敵異軍突起的椰子奶昔。

2022/12/2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國防疫急轉彎,核酸檢測採樣員失業潮,疫情飆升官媒稱「煙火氣」中加速釋放經濟活力

中國多個城市正經歷疫情高峰,官媒《新華社》昨(25)日發表評論,稱中國在「煙火氣」中加速釋放經濟活力,不提搶藥、缺藥、重症患者越來越多等混亂情況。電動車大廠特斯拉上海工廠24日開始暫停生產,官方未說明原因。外界推測,停產是因為太多員工及供應商染疫影響生產,也有分析指是因為產能過剩而市場需求不足。

2022/12/05 | 社團法人台灣數位平台經濟協會

台灣機車外送服務發展活絡,但我們的道路設計與臨停規劃有跟上嗎?

外送產業蓬勃發展,民眾依賴程度提高,相應而生的「臨時停車」需求也大幅增加,但台灣的道路設計、停車格位卻遠遠跟不上產業發展的速度,甚至發生外送員「看得到吃不到」的狀況......

2022/11/30 | JuJuJudy

EP18|《接單人生&什麼都能外送》在什麼都可以送的世界,接單人生沒那麼簡單

管都是為了改善越來越匱乏的生活而努力,但號稱自由、彈性、能多賺一點、幫助創業的平台接單工作模式,是否只是白忙一場?沒想到「接單」可以探討的面相超級廣,除了直擊工作第一現場之外,沒想到外送可延伸討論的社會議題超多,除了大家都多少有印象的勞工職場保護措施、歧視與性騷擾、職業災害、是否不小心成為犯罪漏洞?

2022/10/28 | 廣編企劃

人類惰性成就無限商機,美耶APP開創居家懶美服務配送先驅!

美耶為全台第一個居家生活服務型平台,試營運至今不到三個月,不僅獲得各方創投關注,更受邀作為資策會新創案例之示範企業及年代新聞台企業專訪邀請。

2022/10/08 | 黃靖芸律師

訂外送時惡意棄單或惡搞店家造成損害,有可能成立「間接毀損罪」

做出大量訂餐後棄單的行為,一旦店家或是外送平台追究責任,你可能將會面臨相關的民事賠償以及刑事責任,後果可能會讓你難以承受。

2022/09/06 | 精選書摘

《兩輪江湖的真相》:麥當勞飲料杯蓋在外送界是出了名的鬆,稍微有個閃失會瞬間不見半杯

可能更換包裝方式會增加店家的負擔,但如果客戶老是收到爆裂的湯、只剩半杯的飲料,次數一多就不會再來訂餐了,對店家也是損失,所以各位老闆們,我們的小小建議要聽啦!

2022/08/23 | 方格子vocus

請外送或自己去買,哪個比較划算?學會「價值量化思維」,重新估算「時間的重要性」

正因為缺錢,多數人才會花費時間精打細算、或利用販賣自己的時間去工作賺錢、而因為缺錢,你會下意識的特別去重視金錢,但如果你今天缺乏的是時間呢?

2022/06/16 | 商社男

疫情期間外送平台業績長紅,為何還要漲價?從日本的例子可看出一些端倪

你可能覺得,疫情期間外送平台不用做甚麼宣傳顧客也是會自己上門的,但現實的世界好像不是如此。而在目前廣告費已經佔了營業額30%左右之下,整體營運還是虧損,也成為各家外送平台頭大的事情。

2022/06/12 | 社團法人台灣數位平台經濟協會

期待「數位發展部」成立後,讓法律與制度成為數位經濟發展的沃土,而非阻礙

數位商業運作的樣態靈活且多元,產業永遠不怕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只怕政府的限制讓這一切無法成行。既然政府成立了數位發展部,若要深耕數位產業則應該鬆綁政策思維,讓法律與制度設計成為數位經濟發展的沃土。

2022/06/10 | 梁敏萱

缺工時代|年輕人去哪了?人口變少,而且工作不吸引人

不只是台灣,近年已開發國家都相繼出現缺工問題,年輕人到底都去哪裡了?透過數據圖表,我們看見台灣年輕人勞參率衰退背後的原因。

2022/04/2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陳時中與外送員工會達6大共識,居隔者違規開門可檢舉、考慮成立「外送國家隊」

目前若是無症狀或輕症確診者開放在家隔離,許多餐食問題仰賴外送解決。指揮中心與相關工會討論,未來可能成立「外送國家隊」。

2022/04/13 | Abby Huang

大概就像台灣人半夜想吃鹹酥雞一樣,阿根廷則是冰淇淋:4家各有特色的冰淇淋店

我一直不能完全明白為什麼這麼多阿根廷人半夜想吃冰淇淋,直到某一天晚上,因為遇到衰事加上突然很想台灣於是大哭了一場,哭到又餓又累,這時我的阿根廷室友默默的走到冰箱,拿出之前買的冰淇淋分我吃,這時我才明白冰淇淋存糧之必要。

2022/03/29 | 曾凡芸

高雄市率先限制外送員工時,是「變相減薪」還是「保障權益」?

Luis告訴《關鍵評論網》,高雄市政府提出的草案不一定有辦法解決「外送員工時過長」問題。首先,由於草案「只能針對平台」,各外送員其實可以規避草案規定。其次,外送員之所以想跑這麼多訂單,主因是薪資減少,如果沒有將薪資提升,仍然無法解決這個問題。

2022/03/14 | 未來流通研究所

【一圖看懂】從外送生鮮到自建超市,台灣「快商務」產業三大通路如何布局?

foodpanda、UberEats、DoorDash等第一代快商務巨擘已在全球各主要市場中建立起穩固的競爭地位,而隨著市場的持續擴大,部分快商務平台也著手進行垂直整合,透過自行採購商品庫存與自建小型倉儲,發展自有雲端超市品牌。

2022/02/08 | 未來流通研究所

【一圖看懂】台灣「食品與醫藥冷鏈物流」產業地圖,宅配&超商全力搶佔低溫配送最後一哩商機

在疫情之下,台灣的冷鏈物流需求規模急遽擴增,業者也大舉拉高資本投入,除了傳統的冷鏈物流集團,就連快遞宅配和超商業者參戰,全力搶佔最後一哩低溫配送商機。

2021/12/13 | 社團法人台灣數位平台經濟協會

「薪水多三倍,才願意當全職」,為何許多零工經濟工作者不愛僱傭制?

「如果是勞工,可以享受最低薪資保障、失業給付、職業災害醫療給付、退休金等,為什麼你們平台司機就是不要?」是啊,為什麼他們不要?經濟學家就進行了推算,看看僱傭制度對零工者的傷害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