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2020/04/21 | 賈小米

疫情重挫好萊塢影視產業,串流平台與傳統戲院的勢力版圖如何重新洗牌?

武漢肺炎的爆發,可以看到社會、政治、經濟局面都受到巨大的動盪,疫情結束後,世界的權力結構也絕對會與疫情之前有所不同。聚焦於影視產業,看到了串流服務的加速成長,傳統發行通路的一夕崩潰,以往我們以票房來評斷產業經濟與興衰,但今年來看這項評量指標勢必得跟進改良,然而現今串流服務的量化指標依舊存在著透明度的問題。

2020/01/30 | TNL特稿

原來奧斯卡那麼好預測(上):多倫多、威尼斯等各大影展打響戰局

每年奧斯卡大約落在2月頒獎,但內行人從前年的威尼斯影展、多倫多影展就會開始觀察,北美獎季分為3階段,每一階段都影響最後的奧斯卡評選。也因此,在奧斯卡頒獎前,直接從這些指標獎項判讀,就能八九不離十預測奧斯卡,為什麼能從這些獎項判斷奧斯卡?此文章細說。

2019/10/09 | 戴以禮

2019多倫多影展(下):觀眾票選獎,奧斯卡前哨戰的重要指標

多倫多觀眾票選獎的歷年得主,在41年內有17部入圍奧斯卡最佳影片,而若只算過去10年,更是高達9部成功入圍奧斯卡。此獎對於奧斯卡的預測性不言而喻。

2019/10/08 | 戴以禮

2019多倫多影展(中):獎季強片百家鳴放,奧斯卡的必爭之地

到了奧斯卡前哨戰的必爭之地多倫多影展,傳出來的評價往往能左右片子之後的奪獎之路,因此,口碑好壞,各影人與製片方相當看重。

2019/10/05 | 戴以禮

2019多倫多影展(上):前瞻奧斯卡,來自特柳賴德的種子選手觀察

進入九月秋季檔,正式宣告北美獎季開跑,也就是奧斯卡之爭隨即上演。除了威尼斯、多倫多大型影展外,替獎季鳴槍的,還有特柳賴德影展。

2019/01/15 | TNL特稿

【國際影展紀事】2018羅馬電影節:專訪選片人喬凡娜芙維

「1980年代剛好是中國電影的黃金年代」,羅馬電影節的選片人喬凡娜笑道:「我是義大利人,但是我的熱情一直不在義大利電影上」⋯我腦海中浮現2018羅馬電影節的選片人單元「我們生命中的電影」裡,她選的是張藝謀的《菊豆》。

2015/02/25 | infero

除了那些熱門(續集)強片,六部2015上半年不可錯過的絕佳電影

其實上半年最期待的大銀幕,是金馬奇幻影展不久前公布的經典電影《遊戲時間》(數位修復版)。如今已公認是電影史上最偉大作品之一。

A Pigeon Sat on a Branch Refle Adam Driver More... Alfred Hitchcock Amanda Seyfried Ben Stiller Bennett Miller Brad Bird Channing Tatum Foxcatcher Frances Ha Fury Road George Clooney George Miller Ghost Protocol http://zh.wikipedia.org/wiki/ Jacques Tati Mad Max Mel Gibson Mission: Impossible Naomi Watts Noah Baumbach Playtime Ratatouille Roy Andersson Songs from the Second Floor Steve Carell The Incredibles The Iron Giant the Living The Squid and the Whale Tomorrowland While We're Young Woody Allen You 不可能的任務 主題樂園 二樓傳來的歌聲 亞曼達塞佛瑞 亞當崔佛 人生三部曲 伊拉克戰爭 伍迪艾倫 加勒比海盜 台北電影節 史提夫卡爾 啊!人生 喬治克隆尼 喬治米勒 坎城影展 多倫多影展 威尼斯影展 娜歐蜜華茲 導演 布萊德伯德 希區考克 憤怒道 數位修復 料理鼠王 明日世界 暗黑冠軍路 末日電影 查寧塔圖 柯波帝:冷血告白 梅爾吉勃遜 法國 洛伊安德森 澳洲 狐狸捕手 班史提勒 班奈特米勒 瑞典 瘋狂麥斯 石油 神鬼奇航 紐約 紐約哈哈哈 紐約影展 美國 衝鋒飛車隊 親情難捨 諾亞包姆巴赫 超人特攻隊 迪士尼 遊戲時間 金獅獎 金馬奇幻影展 鐵巨人 電影 青春倒退嚕 預告 鬼影行動 魔球 鴿子在樹枝上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