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最新文章

2023/03/29 | 精選書摘

《有愛就是一家人》:跨性別家庭的困境,懷孕並生下孩子的人就一定是「母親」嗎?

劍橋大學家庭研究中心的蘇珊.葛倫伯克教授訪問了女同志母親、男同志父親、自主性單親父母、捐贈受孕父母、共同父母、跨性別父母、代孕者和捐贈者,更將調查重點放在他們的孩子身上,透過對孩子的長期訪談,來探究他們是否與傳統家庭的孩子一樣健康長大。她發現,答案是肯定的。

2020/10/22 | TNL 編輯

教宗表態支持同志「民事結合」:都是上帝的孩子且有權組成家庭

馬丁神父表示:「這代表教會與LGBTQ族群關係進入嶄新階段。展現了他對LGBTQ整體教牧方式,包括天主教徒,也向那些反對這類法律的主教和教會領袖傳達明確的訊息。」

2017/11/21 | 波昂刺刺

《佔.誘神奇女俠》:3P、性愉虐、怪胎家庭

《佔.誘神奇女俠》不只直搗父權的黃龍,更挑戰異性戀單偶正典,它讓我們應當恐懼想閃躲的慾望場景變成渴望又感動的浪漫愛情故事。色情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世人藏匿在道德底下的無知。

2017/11/21 | 波昂刺刺

《神力女超人的祕密》:3P、性愉虐、怪胎家庭

《神力女超人的祕密》不只直搗父權的黃龍,更挑戰異性戀單偶正典,它讓我們應當恐懼想閃躲的慾望場景變成渴望又感動的浪漫愛情故事。色情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世人藏匿在道德底下的無知。

2017/08/05 | TNL特稿

非典人類:探索未來的人體

如同㗊機體的特性一樣,聚合又有多元面貌,在這檔展覽中,我們邀請觀眾一同思考,並且想像未來,並且在「可能性」的想像之外,處身兩難(dilemma)的思考狀態。

2017/04/23 | queerology

沒有配備夠好的原生家庭,多元成家至少能包容一些「不被接住」的人

無論我們到底有沒有配備夠好的原生家庭(通常沒有),我們就是需要從家庭裡汲取安全跟認同感。既然如此,為何不讓我們更精確地選擇家人?讓我們跟周遭的人產生更深刻的連結,織出更細密的網絡。讓少一點人墜落。

2017/03/25 | 放映週報

悲哀有時,幸福有時:《當他們認真編織時》

《當他們認真編織時》棄悲觀與混亂,回到簡單卻深刻的問題,愛的可能?乍看無法回答的問題,作品用放大、延展的方式,從不同角度凸顯主角內心的價值。

2016/11/01 | 范綱皓 Kanghao

致Eliza媽媽:別用臍帶綁住孩子的思想,性別平等教育和您想的不同

「或許真的是同志還不夠努力,才讓您誤解那麼多,或許真的是推動性別平等的夥伴還不夠認真,讓您身為家長,必須要耗費那麼大的心力,擔心受害。我們還會繼續加油,希望您能夠給我們多一點點的善意。」

2014/11/26 | TNL 編輯

同志團體要求修法保障人權 法務部:不承認同性婚姻權不構成歧視

伴侶盟執行長許秀雯表示,今年6月「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CEDAW第2次國家報告審查中,國際人權委員會也明確建議台灣應修改民法保障多元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