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20 |
雪崩式斷交、「台獨威脅和平論」與課綱爭議:三則新聞看台灣社會問題的根源
當前在台灣討論獨立運動,不但要面對中國國民黨執政後的威權復辟,以及包括貧富差距、環境與人權等種種社會問題,還有中國與跨海峽政商資本聯盟的入侵。所以,我們不但要解決政治制度與社會文化的問題,還有經濟與階級問題要處理,同時更要堅持民主、自由與平等的價值,以走向凝聚政治共同體的建國道路。
2015/01/08 |
其實,當年鄧小平並不願意收回香港──從歷史角度看「一國兩制」的本質
其實中共一向都視「統一台灣」為首要目標,因此在1979年提出的「一國兩制」,本來是為台灣而設,只是後來不得不解決香港問題,才將此用於香港。
Edward Heath 一二.三事件 More... 一國兩制 不平等條約 中共 中國 中國銀行 中央集權 中聯辦 主權 主權國家 九七大限 九龍租借地 五十年不變 信報 倫敦 共產黨 北京 北洋政府 卡靈頓勳爵 台灣 周恩來 和平談判 國共內戰 國務院 國民政府 國民黨 地方自治權 外交部 大一統 宋玉生 對外經貿部 左派 帝國主義 廖承志 政變 文革 新界 新華社 李後 李鴻章 林行止 權宜之計 歷史 殖民地 毛澤東 民主 民族主義 民選自治政府 清朝 港人治港 港澳 港澳辦 港獨 港督 澳門 烏龜 獨立 直布羅陀 租約 統一 維持現狀 美國 英國 英屬香港 葡萄牙 蔣介石 蘇聯 蝎子 西班牙 解放區 認罪書 調查部 趙紫陽 邦聯 邱吉爾 鄧小平 里斯本 金堯如 陳雲 香港 香港城邦論 高度自治 麥克唐納 麥理浩 黃文放
2014/11/18 |
拒絕被「撥亂反正」的歷史觀,香港的故事要由香港人來說
香港的過去常為他人所書寫,他人筆下的香港,也只能是他人的香港。但這也是我們袪魅的契機:暫時遠離主流的國家論述,在「全盤肯定/否定」之間,摸索最適合自己的歷史詮釋。
不平等條約 中共 More... 中國 中國天朝主義 中華民國 中華民族 主權移交 主觀 主體性 九龍寨 也斯 五族共和 亞洲 人心回歸 仇外 侵略 價值 價值觀 儒家文明 兩廣 六七暴動 共產黨 割讓 動機 反帝 反帝反殖 史家 和諧 國恥 國族 國族史觀 國民政府 城市 大一統 大中原心態 大英帝國 宋王臺 左派 帝國主義 廣州 廣東 想像的共同體 意識形態 愛國 撥亂反正 政府 政治 政治正確 族群 本土 本土史觀 本土意識 歷史 歷史書寫 歷史的再思考 歷史論述 殖民史觀 殖民地 母體 民族 民族主義 民族史觀 民族國家 港澳 港督 漢族 炎黃子孫 特徵 獨裁 現實 當代史 祖國 種族歧視 符號化 統一 經濟 線性史觀 自治 英國 華商 袪魅 記憶 記載 詮釋 論述框架 身份認同 軍閥 近代史 過去 遺忘 陳炯明 香港 香港史 鴉片
2014/10/24 |
本土語言教育傷害「民族情感」?其實是拿蘇聯進口的黑心產品污染台灣
今日拿「民族情感」來攻擊台灣「本土化教育」的發言,根本是拿狹隘的斯拉夫民族主義去污染東方華夏文明「兼容並蓄」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