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大學

大學是提供教學和研究條件,授權頒發副學位和學位的高等教育機構。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10/01 | 精選書摘

《跨界奇才伊隆.馬斯克》:教育應該和電玩遊戲越接近越好,你甚至不需要叫小孩去玩電動

從馬斯克的個人經歷,或許就能看出他對教育的看法,因為他人生中的重大進展幾乎都來自違反傳統的智慧,甚至是違反傳統的教育。他也表示,在雇用員工時,比起乖乖完成學業的人,他更喜歡放棄大學學業,從事創新或興趣的應徵者。

TNL+ 2023/09/09 | TNL國際編譯

COVID-19遠距教學害美國大學生數學能力變更糟,校方祭出補救課程、落實分班測驗

天普大學(Temple University)數學系教授巴布科克(Jessica Babcock)表示,自己在去年改中級代數課程考卷時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當時考卷中有題題目要求學生進行「-6減8」的計算,「我改了一大堆的考卷,沒有任何一張考卷是正確的,而且大家的答案都不一樣。」

2023/08/28 | 林宜敬

如何拯救私立大學?政府不能一邊鼓勵老師與學生創新,一邊又阻止學校創新

政府不能一邊鼓勵老師跟學生們創新,一邊又管東管西的,阻止學校創新。台灣政府拯救私立大學最好的方法,不是直接拿錢去補助學校,也不是直接拿錢去補助學生,而是放手讓私立學校自己決定自己的學費,自己決定自己的辦學方式。

2023/08/2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台灣大學通過「心理健康假」:無需證明文件,每學期最多可申請3天

台灣大學宣佈推動「心理健康假」,學生會肯定校方選擇正視心理假對學生的正面意義,也希望洗去外界對心理問題的污名化。學生會:「停下腳步,讓身心靈有喘口氣的空隙,是每個人應有的權利。」

TNL+ 2023/08/20 | 簡志峰(峰哥)

【高教診療室】「2030雙語政策」面臨「用英語教法語」的怪異現象,各種教學困難有解方嗎?

本文指出台灣推動高教雙語政策所遭遇的問題和挑戰,包括教師和學生的英語能力不足,教材和教育資源缺乏,以及行政層級的問題。這些問題可能阻礙雙語政策的推動和落實。針對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案,包括融入本土文化,選擇合適科目使用英語或母語授課,增加教材及資源的投入,讓行政單位使用英文,增加英文媒體及雜誌的曝光,以及英語教學培訓。

2023/08/17 | BBC News 中文

禁上大學、關閉美容院⋯⋯塔利班政權壓迫阿富汗女權的五大時刻

「我們將會允許女性在我們的架構內學習和工作,女性在我們的社會中將會非常活躍。」塔利班在2021年8月15日奪權後不久的首次新聞發佈會上,曾經這樣宣佈。兩年過去了,塔利班政府已經用行動全然打破了這些承諾。

2023/07/27 | nippon.com 繁體字

日本最「盛產」社長的大學是哪一所?各都道府縣的社長畢業於什麼大學最多?

越是建校歷史悠久,向社會輸送畢業生多的大學,培養出的社長人數就越多。日本大學、慶應義塾大學和早稻田等大型私立大學,經常在「盛產」社長的大學排行榜上名列前茅,但為什麼會是如此?

2023/07/25 | 張博丞

調查:美國大學階級複製嚴重,落實族群平等的結果竟是讓「中產階級」消失在校園

密西根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巴斯特多指出:「人們普遍存在誤解,認為籃球、足球等體育是低收入家庭學生進入名牌大學、翻轉階級的工具,但其實體保生往往比一般學生更富有。」弗里德曼指出:「你的人生不應取決於你出生的環境,這是美國夢的核心。當社會為那些已經來自優勢背景的學生增加更多優勢時,就會阻礙其他學生取得成功的機會,也阻礙了美國夢。」

TNL+ 2023/07/14 | TNL國際編譯

美國政府擴大補助「受刑人免費讀大學」,學貸族不滿花費大筆公帑讓罪犯「受教」

在具前科的情形下,更生人要能順利獲得工作機會,可說是難如登天。因此若在獄期間能夠獲得大學學位,將有助於受刑者服滿刑期,出獄後能儘速找到工作,避免陷入「找嘸出路」結果又再度犯罪入獄的惡性循環。

2023/07/11 | 精選轉載

美大學收生考慮種族違憲?關於Affirmative Action的一點思考

如果整個大學校園都沒有非裔學生,但美國社會明明有很多非裔人口,那麼這些所謂「名校」訓練出來的所謂「精英」,在整個大學生活中都沒有非裔同學,畢業時對非裔社群的經歷一無所知,你說這對整個社會來說是好事還是壞事?

TNL+ 2023/07/02 | TNL國際編譯

兩位黑人大法官針鋒相對,美國「平權招生爭議」如何在非裔社群激起漣漪?

美國大法官托馬斯在1991年成為全國第二位被晉升到最高法院的黑人大法官,且也承認他曾因「優惠性差別待遇法案」而成功錄取耶魯大學法學院。不過矛盾的是,即便受惠於平等法案,托馬斯也是長年批評此一法案的代表人物之一。

2023/07/0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美最高法院判平權招生違憲:專家憂衝擊企業多元文化,亞裔看法兩樣情

學者擔憂平權措施遭推翻的連鎖反應很快就會發酵,大學畢業生的多元族裔代表不足,公司政策恐怕也會遭遇挑戰,引爆文化戰爭。不過皮尤研究中心調查顯示,超過3/4的亞裔受訪者認為「族裔」不應作為入學評判因素。

2023/06/3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哈佛大學平權招生保障非裔等少數族群,美最高法院裁決違憲,拜登失望稱歧視仍存在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以6比3做出這項裁決,剛好是保守派與自由派大法官的人數比例。占多數的保守派大法官一年前推翻對於女性墮胎權的保障,如今他們再次展現準備好廢除1960年代以後寫入法律的自由派政策。拜登表示自己「極度失望」,他說,「美國仍舊存在歧視……我認為,種族多元的大學更強大」。

2023/06/27 | 賴明君

韓國降低大學入學考試難度,盼減少補習支出、提升生育率

韓國教育部表示,大學入學考試難度過高,使得家長需支出高昂的補習費用,以確保自己的孩子能夠在競爭激烈的考試中脫穎而出,進入好的大學。政府認為這筆高昂的教育費用,是導致韓國生育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因此有調整題目難度的必要存在。

2023/06/26 | 《思想坦克》

談青年教育政策與當代青年困境:當學校成為工廠,受高等教育只為了「就業」嗎?

在升學主義與迎合求職市場之下,學生進入校園,彷彿在工廠輸送帶上面,被塞入一個一個的模具,產出一個一個「好用」的員工,畢業後即可以直接進入產業,為企業所用。這也導致台灣人的整個學生時代都在張望「未來」,沒有餘裕活在「現在」。

2023/06/22 | 詹湘淇

【圖表】用數據比較公私立大學學雜費,理農學院差距最大,文法學院差距最小

副總統賴清德近期提出私立大學學費2.5萬補助政策,行政院長陳建仁也加碼高中職學費全免、學貸延長等配套方案。依據大專校院校務資訊公開平台資訊,私立一般大學每學期學雜費平均為4萬9615元,公立一般大學平均為2萬5503元,兩者每學期的差額為2萬4112元。

2023/06/17 | 讀者投書

大學申請入學缺額創新高,背後是台灣高等教育發展的集體困境

在少子女化,未來五年,在大學校院的主管、教師和行政人員會越來越辛苦。但如果我們稍微挪動一下眼光,不只是思考招生選才,學生也不是選進來就好,我們還需要更加重視學生大一年的學習體驗(First-year experience,FYE),我們才有機會提高學生的就學穩定度和學習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