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03 |
關於《人慈》的思索:先射箭再畫靶的論述方式,我們真能如此斷言人性本善?
《老子.第八十章》:「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人慈》中理想的人性,或許在這樣的小社會才可行?現在地球上已有超過七十七億人,現在台灣直轄市的一個區都可能比春秋時期的一國人口更多,我們似乎不可能再回到小國寡民的熟人社會中了,那我們還能寄望人性的良善嗎?即使是真的?
2022/06/29 |
吳曉樂導讀《安妮日記》:銘記大屠殺,更莫忘少女曾經的青春
當我們一步步喜歡上這個果敢、誠摯,嘴巴有點刁的安妮,我們自然得迎接,整本日記最後一句所引發的痛苦,「安妮的日記到此結束」,我們如夢初醒,倏地想起了故事的結局。這句話自然不是由安妮寫下,安妮並不能預料她的日記斷裂在此處,而是由出版編輯補上。
2022/02/12 |
講述納粹大屠殺的圖像小說《鼠族》被中學列為禁書,意外刺激銷售量與大量捐贈
隨著禁書令的批評聲浪在網路上傳播開來,許多讀者爭先恐後下單購買,《鼠族完整版》隨即成為亞馬遜網路書店的第一暢銷書,「文學圖畫小說」暢銷排行榜前三名分別是《鼠族完整版》、《鼠族I》、《鼠族II》。
2020/03/02 |
《大審判家弗里茲・鮑爾》:所有納粹親衛隊成員全都在分工下,推動一個殺人工廠的運作
一個人如果明知一部機器就是用來殺人,但他非但沒有拒絕,反倒還參與維持這部殺人機器的運作,那麼他就是殺人的共犯,無論在分工合作的過程中,他是在那個位子上貢獻其一己之力,也無論他是在毒氣室旁、抑或是在更衣室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