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戰爭 ——從新加坡舊福特汽車廠二戰紀念館說起
根據新加坡日據時期歷史,日前在舊福特汽車廠的新展覽命名為「昭南展館:戰爭及其影響」,紀念戰爭、記憶戰爭所帶來災難和慘況,一是為了提醒後人未來這樣的歷史「不要再發生」(never happen again),另一種是「不要再發生在我們身上」(never happen to us again)。
剝開新南向文化政策的包裝紙:日常底層的追索
「日常底層」在我們的社會中,有怎樣的文化意涵呢?當這底層的「日常」,被作為一種文化政策時,背後又留有多少政治/經濟/歷史的驅動力,以及隨之而來的規範性計劃呢?
(更新)原住民提案回部落「服兵役」:為鞏固領導統馭付出青春,到後來我們的歷史、語言都失去了
馬躍・比吼先前提及「祭典假」時表示,許多長輩再部落裡守著傳統,卻沒有等到年輕人有假返鄉,而文化無法傳承的結果,就是多元文化逐漸消逝的台灣。
日本議員重提「八紘一宇」,是軍國主義的復甦還是對抗全球化的「弱肉強食」?
日首相中曾根康弘於1983年國會中發言,表示「八紘一宇」內含自以為是的心理狀態,是日本政策失敗並導致二戰全面潰敗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