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大氣科學

大氣科學研究大氣的結構、組成、物理現象、化學反應、運動規律,是地球科學的一個分支。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1/12/28 | 精選書摘

《帝國、氣象、科學家》:「氣候書寫」最主要是因應劃清帝國內部各「自然區域」邊界的需求

透過哈布斯堡王朝科學家之眼,我們得以返回那個時代,重探當時為了解決「奧地利難題」所發展的技術與理論,包括如何統整並發展出一套獨特系統,解讀並呈現奧匈帝國的特質——領土幅員廣大、地形差異甚廣,多民族多語言、結合了中世紀王國與現代法治的綜合政體。

2021/10/01 | 精選書摘

《手繪圖解・天氣動態全知道 生活萬用氣象學》:台東焚風、恆春落山風、新竹九降風

本書由專業大氣科學博士執筆,精選最重要且最扣合生活的氣象現象,搭配清晰圖表插畫、真實照片及專業氣象圖解說,讓你一本讀通大氣及氣候現象,輕鬆建立清楚的大氣科學觀念!

2020/09/20 | 《科學月刊》

颱風生長的故鄉「季風槽」,今年七月卻不見人影

要讓颱風旋轉起來的季風槽,因為太平洋高壓太強,使得季風槽無法向東推進到西北太平洋區域;偏強的太平洋高壓帶來穩定的下沉空氣,連帶的也讓垂直風切太大,颱風更是長不起來。

2019/07/25 | TIME

世人遺忘的大氣科學之母:首位找到全球暖化成因的美國女科學家

距離芙特的實驗至今已經163年,今日研究大氣科學的女性處境肯定與過去不同。其一在於,如今的女科學家已不如以往孤獨。但若想達成前述「亟需大量女性加入」的目標,我們還需要更多的努力、投資和舞台。

2016/08/13 | 羊正鈺

台大研究解密:海平面上升減緩,竟然是因為「陸地會吸水」

預計未來10到20年,每年海平面上升的幅度會超過3.3毫米、甚至達到3.5毫米,地球上低窪地方或是海洋上的小島,必須提早因應。

2016/07/13 | 精選轉載

颱風預報偏了?其實我們對氣象預報的誤解才偏很大!

如果我們只為了某一條颱風路徑作準備,當它有偏移時,我們的準備就不足了。但如果我們放大可容許的誤差範圍,譬如就算偏了50公里我們還有所準備,就不需要害怕它的飄忽不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