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5 | 方格子vocus 紀念大江健三郎(1935-2023)——國族作為曖昧,真實作為倖存 日本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大江健三郎逝世,而他從小受到天皇如神一般、大日本軍國主義的洗腦,讓他終身成為站在最前面的反戰人士,他最後更斷然拒絕天皇頒發的文化勳章,和其優渥的百萬台幣終身年俸,因為他指出:「我的行動,象徵我對天皇存在的拒絕。」 大江健三郎 諾貝爾文學獎 More... 個人的體驗 萬延元年的足球 安保鬥爭 燃燒的綠樹 奇怪的工作 飼養 水死 晚年樣式集 廣島筆記 沖繩筆記 日本文學 日本 2023/03/13 | 賴詩涵 日本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大江健三郎逝世享壽88歲,東京大學預計今年夏天展出「大江健三郎文庫」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大江健三郎於3月3日逝世,享壽88歲。大江健三郎少年得志,23歲就憑《飼育》成為最年輕的芥川獎獲獎者。看似順遂的文學路,卻在智能缺陷的大兒子出生後迎來轉折,他用自身與殘疾兒子「共生」經驗寫成的小說《個人的體驗》,從此為他的文學定調。後憑《萬延元年的足球隊》奪得了1994年諾貝爾文學獎。 大江健三郎 諾貝爾文學獎 More... 個人的體驗 萬延元年的足球 安保鬥爭 燃燒的綠樹 奇怪的工作 飼養 水死 晚年樣式集 廣島筆記 沖繩筆記 2023/01/03 | 精選書摘 《曖昧才是真理:楊照談大江健三郎》:要讓內容真是「個人的體驗」,就必須往一般道德無法接受的內在去挖掘 日本小說家大江健三郎,為什麼在受獎致詞時特別向世界強調日本的「曖昧性」?他又為何刻意使用曾遭批評「不正統」的語言風格寫作?從戰前的榮光年代,到見證戰敗的狼狽,再到個人生命經驗的起落,我們可以從中看見「戰敗」如何形塑一個世代的群體思維,也看見一位小說家一路走來如何自我鍛鍊獨特的創作觀。 曖昧才是真理 楊照 More... 大江健三郎 日本作家 小說家 個人的體驗 換取的孩子 死亡 維根斯坦 人類經驗 2022/05/22 | 精選書摘 《壯美的餘生:楊照談川端康成》:川端自我選擇的「餘生」使命,是要以「美」來重建日本的形象 川端康成代表日本拿下諾貝爾文學獎的經緯為何?短短的受獎致詞〈日本之美與我〉之中暗藏什麼樣的美學密碼?為什麼年僅四十八歲,他就抱著「餘生」意識自殉式地寫作?他的小說往往壓縮了大量訊息,讀者必須一一鬆解其中的「結」,才能重重潛入其文字內在的豐美風景…… 壯美的餘生 楊照 More... 川端康成 日本文學名家十講 諾貝爾文學獎 大正民主 橫光利一 餘生意識 新感覺派 掌中小說 軍國主義 民族自尊 菊與刀 恥感文化 大江健三郎 2021/09/25 | 精選書摘 王溢嘉《人生沒有最好,不錯就好》:大江健三郎因靈魂的不斷拷問,勇敢承擔起做為一個父親的責任 大江健三郎後來說,自己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時間用來閱讀,三分之一的時間用來寫作,還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則給了兒子。他說自己對待光的方式,就跟他對待小說一樣——每篇小說都要不厭其煩地修改多次。 人生沒有最好,不錯就好 王溢嘉 More... 大江健三郎 小說家 存在主義 伊丹由佳里 發育畸形 大江光 個人的體驗 諾貝爾文學獎 父親 2017/09/28 | 周雪君 村上春樹再成諾貝爾文學獎賠率榜大熱之一 村上春樹成名後,年年躋身諾貝爾文學獎熱門人選,他自己則曾表示,覺得這樣有點煩。 村上春樹 諾貝爾文學獎 More... 川端康成 大江健三郎 肯尼亞 流亡 良心犯 提安哥 博彩 賠率榜 立博 2016/05/01 | 運動公社 大江健三郎《萬延元年的足球》︰足球流氓與「現代的暴動」 暴力就像埋藏在人類心中的一顆種子,只要經過仇恨、恐懼的灌溉,它就能夠在任何意想不到的環境下萌芽。 大江健三郎 戴卓爾夫人 More... 文人墨客的足球世界 文學 日本文學 暴力 柴契爾 歐洲足協 歷史 英國 英格蘭 萬延元年的足球 諾貝爾文學獎 足球 足球流氓 2016/05/01 | 運動公社 大江健三郎《萬延元年的足球》︰足球流氓與「現代的暴動」 暴力就像埋藏在人類心中的一顆種子,只要經過仇恨、恐懼的灌溉,它就能夠在任何意想不到的環境下萌芽。 大江健三郎 戴卓爾夫人 More... 文人墨客的足球世界 文學 日本文學 暴力 柴契爾 歐洲足協 歷史 英國 英格蘭 萬延元年的足球 諾貝爾文學獎 足球 足球流氓 2015/03/11 | Sid Weng 311四週年》日本民團發布「福島10大教訓」 大江健三郎:廢核是我最後的使命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大江健三郎表示,日本若再發生一次核災將失去所有,「希望核電從世界消失。不停大聲疾呼,或許是自己能做的最後一分工作。」 2015防災世界會議日本CSO網絡 311 More... Google街景服務 全國廢核行動平台 公營住宅 劉黎兒 南韓 地震 大江健三郎 安倍晉三 宮城 岩手 廢核 日本 東京電力公司 東日本大地震 核廢料 核污 核能 核電 梅克爾 海嘯 災民 獨島 福島 福島10大教訓 福島核災 福島第一核電廠 竹島 綠能 諾貝爾文學獎 釣魚台 集中復興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