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鯊

大白鯊(學名:Carcharodon carcharias, 英語:Great white shark),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官方中文學名為噬人鲨,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官方中文學名為食人鯊,又名白鮫、食人鮫、白鯊,俗稱白色死神是一種大型的掠食性鯊魚,出沒於各個主要的大洋,在所有主要沿海表面水域都能找到。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2/22 | 王祖鵬

領取柏林影展終身成就獎,史蒂芬史匹柏:「猶太人導演能在德國獲獎,對我來說別具意義」

生涯獲獎無數的國際名導史蒂芬史匹柏,日前親自出席柏林影展,領取象徵終身成就獎的榮譽金熊獎,致詞時史蒂芬史匹柏也妙語如珠,表示:「當我被告知我已經活了一輩子的時候,我有點小小地驚訝,因為我還沒有結束,我想繼續工作,我想繼續學習,我想繼續發現些什麼,有時甚至嚇到自己,或許也繼續嚇到觀眾。」至此現場響起熱烈掌聲。

2022/11/23 | 王祖鵬

《大白鯊》、《E.T.外星人》大導史蒂芬史匹柏獲柏林影展榮譽金熊獎,官方盛讚其作品成就與社會貢獻

拍出《大白鯊》、《E.T.外星人》、《侏羅紀公園》、《辛德勒的名單》、《搶救雷恩大兵》的美國大導史蒂芬史匹柏,榮獲柏林影展終身成就榮譽金熊獎。官方表示:「憑藉令人難以置信的職業生涯,史蒂芬史匹柏的作品不僅讓全世界好幾世代的觀眾著迷,而且還賦予電影作為夢想工廠的全新含義。」

2021/05/15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破解好萊塢的科幻想像》:病毒、小行星、人工智慧、極端氣候⋯⋯別讓好萊塢殺死你!

如果你喜歡看好萊塢電影,應該也會喜歡這本書;死亡是令人恐懼的,這是生物本能,但就因為會死亡,我們才會把握機會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好萊塢提供的死法有千千萬萬種,其中有許多科學的道理。

2019/04/03 | 賈小米

《我們.異》:當他們殺死我們,靈魂與階級能否隨之轉變?

《我們》最讓我驚喜的在於,人物激發了觀眾的同理心,卻也在一瞬間將其戳破,模糊了角色善與惡的界線。爸爸Gabe穿著Howard University的上衣,說明他受到的高等教育,這家人是中產階級的黑人家庭,他們的好友是更上階層的白人家庭,而這些「複製人」的階級又要如何定義。

2019/04/02 | 賈小米

【焦點院線】《我們》:當他們殺死我們,靈魂與階級能否隨之轉變?

《我們》最讓我驚喜的在於,人物激發了觀眾的同理心,卻也在一瞬間將其戳破,模糊了角色善與惡的界線。爸爸Gabe穿著Howard University的上衣,說明他受到的高等教育,這家人是中產階級的黑人家庭,他們的好友是更上階層的白人家庭,而這些「複製人」的階級又要如何定義。

2018/12/22 | DC FILM SCHOOL 影製所

推軌變焦鏡頭:用視覺尖聲提醒你注意角色情緒

完成一顆標準的推軌變焦鏡頭,其必要裝備與條件包含:一台裝有變焦鏡頭的攝影機、能讓攝影機穩定運動的軌道或台車、靜止的拍攝主體,以及能展現景深變化的空間場景。

2018/05/11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作家的心聲:這書是我寫的⋯⋯但我好討厭它啊!

若是讀者在閱讀時從書中找到的是溫暖、樂趣、共鳴甚至救贖,那不管作者喜愛與否,一本書或者便有不可取代的意義。

2018/05/11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作家的心聲:這書是我寫的⋯⋯但我好討厭它啊啊啊!

若是讀者在閱讀時從書中找到的是溫暖、樂趣、共鳴甚至救贖,那不管作者喜愛與否,一本書的存在便有其不可被取代的意義。

2017/11/02 | 周雪君

兩女子5個月太平洋歷險記遭質疑:沒有暴風、虎鯊不會圍攻船隻

兩名女子漂流太平洋5個月的故事成為國際大新聞,但很多人質疑當中的情節漏洞百出,「根本有如4歲小孩在說話。」

2017/10/11 | Alvin

澳洲婦人徒手抱鯊魚送回大海

澳洲虎鯊(Port Jackson shark)喜愛在深水活動,最常見的不超過一米,對人類沒有危險。

2017/08/30 | Outside

在成為電影壞蛋之前,鯊魚是不同民族膜拜的對象

在美國,平均每年約一人因鯊魚攻擊遇害,但人類每年就捕殺逾100萬頭鯊魚。

2017/08/29 | Outside

未成為電影歹角之前,鯊魚是不同民族膜拜的對象

在美國,平均每年約一人因鯊魚襲擊遇害,但人類每年就捕殺逾100萬頭鯊魚。

2017/08/04 | 林兆彬

《深海鯊機》:讓你喘不過氣的海底密室逃脫

基本上是將密室逃脫和大白鯊兩大元素混合在一起,拍得非常緊張刺激,充滿驚慄的氣氛。可惜,結局轉折轉得有爛尾之嫌,未必人人能夠接受。

2017/08/04 | 林兆彬

《鯊海47米》:讓你喘不過氣的海底密室逃脫

基本上是將密室逃脫和大白鯊兩大元素混合在一起,拍得非常緊張刺激,充滿驚慄的氣氛。可惜,結局扭橋扭得有爛尾之嫌,未必人人能夠接受。

2016/09/23 | 環境資訊中心

人類文明啟動第六次大滅絕 研究:將首度重創海洋

大型物種只要稍微減損,後果就很嚴重。研究作者警告,就算物種減損程度遠低於前幾次大滅絕,大型物種消失對生態系統的影響可延續數百萬年。

2016/09/23 | 環境資訊中心

人類文明啟動第六次大滅絕 研究:將首度重創海洋

大型物種只要稍微減損,後果就很嚴重。研究作者警告,就算物種減損程度遠低於前幾次大滅絕,大型物種消失對生態系統的影響可延續數百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