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2022/12/04 | 小資YP投資理財筆記

投資別只想著勝出大盤,請把注意力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投資的主要目標,並不需要在意勝出市場多少,能否完成財務目標才是一切。或許你真的能夠勝出大盤,但是勝出大盤這件事情,並不代表是賺錢的,有可能勝出後反而讓你離財務終點更遠。

2022/08/04 | 小資YP投資理財筆記

不要想著贏,要想著不能輸:為何指數型投資的勝率比主動選股更高?

在我們的印象中,以為市場上漲,股票就會跟著水漲船高,事實上並不是。從數據來看,選股者花了比指數化投資者還多的精神與時間在研究股票,但以為能獲得的超額報酬,卻往往變成超額虧損。

2022/08/03 | 小資YP投資理財筆記

「殖利率倒掛」是否預言經濟衰退?我該盡快離開市場「現金為王」嗎?

我們得知在殖利率倒掛之後,如果嘗試擇時進出,將股票換成類現金的短期債券,不但沒有辦法有效的發揮人們預期中的趨吉避凶,反而是帶來高機率的虧損結果。

2021/09/26 | 小資YP投資理財筆記

慧眼挑股票才能致富?「擲硬幣遊戲」告訴你為何選股是非常危險的行為

當你的下注的機會越多,將賭注散落在每一個股票上,你越可能獲得整體的平均報酬。儘管你會獲得許多打不贏市場的股票,但也包含一些擁有超級亮眼的績優股票。反過來,這也正是為什麼市場長期下來的報酬是正的,而為什麼大多數的人卻拿不到市場報酬的原因。

2021/08/02 | 小資YP投資理財筆記

如果操作基金是門專業,為何大部分經理人的績效都無法維持高檔?

報告中顯示,2010-2015有41.5%的主動基金消失或是改變其投資策略,在近期五年,有高達95%的基金無法維持前50%,當過「資優生」的基金也難以延續,因為想要從過去的績效找出未來贏家,幾乎是個不可能的任務。

2021/05/17 | 莊貿捷

台股跌破半年線,後市如何操作?專家:緊盯國安基金護盤三大指標

台股面臨下殺,資深投資人建議,避開融資使用率高的個股,而三大觀察指標則是「國安基金」是否進場護盤的關鍵。

2021/05/10 | 小資YP投資理財筆記

股市突破歷史新高後該買還是該賣?從過去的數據看出端倪

根據歷史統計,歷史新高其實是短期看漲的訊號,高點通常會伴隨著高點而來,而且不論美股、新興市場、比特幣與黃金,從過往的市場數據來看,都能發現類似的跡象。

2020/11/18 | 小資YP投資理財筆記

勞退基金績效為何不如台股大盤?這背後其實是「資產配置」的差異

講到政府的勞退基金,許多人會覺得「績效連大盤都不如,真的是很差」,但其實深究數據資料,勞退基金台股的收益率其實接近14%,整體年化報酬率只有3.09%的關鍵,其實是因為勞退基金的台股比例,只有差不多43%。

2020/10/11 | 小資YP投資理財筆記

擇時交易的藝術:大跌時什麼都不做,反而比賣股票賺更多?

在下跌的市場中,投資人往往會想要做些什麼事情來避免更大的損失,而這件事情常是透過「擇時交易」賣出資產,但是,通常這麼做帶來的並不是避免損失,而正是損失。因為最好上漲的日子,通常都緊接在最差的交易日之後。

2020/09/21 | 小資YP投資理財筆記

想擊敗大盤你必須知道的三件事:額外帶來的收穫沒有想像的好

能夠擊敗市場獲得超額報酬,不管在心理上或是生活上肯定是件很光榮的事情,然而如果高估擊敗市場所帶來的實質影響,忽略本金投入不足的根本問題,可能反而帶來失望的情緒。

2020/08/20 | 精選書摘

《巴菲特的投資原則》:如果你的投資方法在三或五年內輸給大盤,最好考慮「認輸」

任何投資方式都不大可能提供長期穩定的績效,投資人不應對此有過高的期望。一切事物莫不是興衰有時。而要如何正確衡量績效?股神巴菲特建議可以先看3-5年的數字。

2020/08/07 | 財訊

後疫情時代的基金投資關鍵字:「高股息」

雖然大盤看似樂觀,但高檔風險也隨之增加,這時候「高股息」就是讓投資人有機會穩健落袋為安的選股邏輯。但要怎麼選擇,才不會賺了股息、賠了價差?或是買到地雷股呢?

2019/10/15 | 財訊

第一次買飆股就上手:掌握兩鐵律四步驟,散戶也能變贏家

統整各方專家的分析,想要找出「飆股」有兩個大鐵律:公司發生巨變、股價剛剛創新高;在此同時,也要注意三大指標,避免在選股的時候踩到地雷。

2018/06/12 | 讀者投書

看懂六月國內外政經態勢,參透台股盤整商機

歐美中國政治的紛紛擾擾逐漸平息,台灣自己的產業又有內外驅力帶動,一旦能以政策強化經濟體質,投資市場自然會熱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