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10 | 常春月刊 國人好發癌症第一名:知名作詞人李坤城大腸癌病逝,營養師揭飲食五大危險因子 10年前轟動一時的爺孫戀男主角,也是知名作詞人的李坤城,昨日經家人證實因大腸癌過世。你一定聽過:「油炸食品吃多了會致癌?」、「碳烤五花肉多吃了,罹患大腸癌的機率高?」等流言,但底怎麼樣的飲食習慣容易致癌?然而又該怎麼吃,才可遠離大腸癌的威脅? 大腸癌 紅肉 More... 飲酒 鈣質 抗氧化維他命 纖維質 李坤城 爺孫戀 營養師 2023/04/03 | TNL 編輯 坂本龍一生前被診斷出中咽頭癌及直腸癌,台大醫師建議男性腸癌篩檢年齡應下修至45歲 依台灣腸癌篩檢實證,每2年一次糞便潛血篩檢可降低35%大腸癌死亡率。邱瀚模說,國健署補助50至74歲民眾公費篩檢,但以性別、年齡發生率分析,建議男性腸癌篩檢年齡應下修至45歲,女性因有荷爾蒙提供保護效果,公費篩檢年齡可維持現狀。 坂本龍一 直腸癌 More... 公費篩檢 大腸癌 國健署 抽菸 腸癌篩檢 糞便潛血篩檢 死亡率 大腸直腸癌 2023/02/08 | 常春月刊 中研院士朱雲漢直腸癌病逝,與大腸癌有何差異?存活關鍵在於發現的期別 大腸直腸癌是台灣發生率第一名的癌症。大腸一般分為四個部分,由盲腸、結腸(可分升、橫、降、乙狀結腸)、直腸、肛門所組成。大腸(盲腸及結腸)發生的癌症統稱大腸癌或結腸癌。大腸癌、直腸癌的最大差異在於症狀的表現,大腸癌症狀較不明顯。 中研院士 症狀 More... 病逝 大腸癌 朱雲漢 大腸息肉 直腸癌 發生率 2022/09/2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國衛院研發癌症免疫治療潛力新藥,可促進巨噬細胞吞噬腫瘤 癌症蟬聯台灣10大死因之首40年之久,罹癌率逐年攀升,國衛院研發癌症免疫治療潛力新藥,搭配現有藥物,可促進巨噬細胞吞噬腫瘤,據動物研究及細胞研究發現,對淋巴癌、頭頸癌、大腸癌及卵巢癌有療效,最快1至2年內進行臨床試驗。 癌症 免疫療法 More... 國衛院 研究 淋巴癌 頭頸癌 卵巢癌 大腸癌 巨噬細胞 腫瘤 2022/09/05 | 市場快訊 Press Release 國人平均每天有47人罹患大腸癌,定期篩檢、及時鏡檢,腸保健康! 科學實證研究顯示,定期接受篩檢,可有效降低35%大腸癌死亡率,及減少29%晚期大腸癌發生率。 國民健康署 大腸癌 More... 腸保安康 2022/08/22 | TNL 編輯 藝人余苑綺直腸癌病逝,醫:3成大腸癌會遺傳多年輕病人,家族符合3條件風險高 台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邱瀚模昨天告訴《中央社》記者,在臨床上遇到30多歲確診大腸直腸癌的患者,站在醫學的角度,並不會往「生活習慣」或「未及時察覺症狀」等面向分析,應是討論台灣對大腸直腸癌家族史認知不足,甚至可能連臨床醫師對家族史警覺性都偏低。 遺傳性大腸癌 大腸癌 More... 大腸直腸癌 陳彥年醫師 家族遺傳 Lynch syndrome 風險 余苑綺 余天 邱瀚模 2022/07/22 | 問8 並非所有大腸息肉都與大腸癌有關,遇到哪幾種需要特別留意? 簡單來說,大腸息肉就是位在腸壁黏膜上、向管腔突起的凸出物,大部分是無症狀的,但有可能造成出血或潰瘍,也有演變成癌症的可能性。本文將會就一些較常見的大腸息肉,簡單介紹。 糞便潛血 大腸癌 More... 大腸息肉 腺瘤 BMI 年齡 2022/06/11 | TNL國際編譯 美國新免疫療法震撼血液腫瘤界:6個月臨床實驗後,12名直腸癌患者「癌細胞清零」 這次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的研究也顯示,醫院後續追蹤參與治療實驗的患者一年下來,沒有任何一名患者有癌症復發的跡象。 大腸癌 直腸癌 More... 化療 放射線治療 標靶藥物 癌症 癌細胞 免疫療法 單株抗體 dostarlimab 2022/03/07 | 林慶順教授 健康闢謠:常放臭屁可能是大腸癌的前兆? 放的屁總是很臭,是大腸癌的前兆嗎?儘管我竭盡所能,花了數小時的時間搜查公共醫學圖書館PubMed,但就是搜不到有任何可以支持此一說法的論文。 碳纖維內褲 放屁 More... 臭 臭味成分 放屁很臭 腸內菌 大腸 癌症 大腸癌 2021/11/24 | 照護線上 沒有症狀就是大腸癌最大的威脅:胃腸肝膽專科醫師談高品質大腸鏡的四大關鍵 目前篩檢大腸癌方式包括糞便潛血檢查、大腸鏡檢查,其中,大腸鏡檢查的準確性又比糞便潛血檢查高出許多。 大腸癌 大腸鏡 More... 血便 檢查 大腸息肉 菸酒 肥胖 2021/11/10 | 《科學月刊》 增加維生素D攝取,可降低罹患「年輕型大腸直腸癌」風險 根據研究預估,至2030年時,50歲以下的族群中每10位將有1人罹患大腸癌,每4人中將有1人罹患直腸癌。 維生素D vitamin D More... 大腸癌 年輕型大腸直腸癌 飲食 2021/10/04 | 精選轉載 預防大腸癌,病人不能「照腸鏡」該怎麼辦? 醫學科技雖是一日千里,但如何為不同需要的病人選擇合適的檢查是每個醫生要面對的挑戰。 陳家亮 hkop More... 大腸鏡 腸鏡 大腸鏡檢查 胃鏡 照胃鏡 大腸癌 癌症 腸黏連 黏連帶 腸道梗阻 2021/08/23 | 精選轉載 一個本可預防的疾病 如果生命可以再來一次的話,相信她對健康的選擇會完全不一樣。 hkop 香港 More... 大腸癌 body check 身體檢查 陳家亮 2021/08/06 | 家天使 全年齡都可能發生的「腸阻塞」該如何預防?症狀跟便秘有什麼差別? 腸阻塞典型的四大症狀就是腹痛、腹脹、嘔吐、停止排便排氣,另外,由於大腸是身體吸收水分的主要腸道,因此若是發生腸阻塞,就有可能使得水分吸收能力下降,造成病患有脫水、口乾等狀況。 腸阻塞 腸沾黏 More... 大腸癌 症狀 便秘 治療方式 腸胃道 2021/07/13 | 康健雜誌 女性每天喝超過兩份含糖飲料,「早發性大腸癌」罹病風險將大幅增加 大腸癌蟬聯我國癌症好發之冠多年,近年來也有年輕化的趨勢,除了和飲食西化有關,如今最新研究發現,含糖飲料也會增加罹患大腸直腸癌的風險。 含糖飲料 大腸癌 More... 女性 紅肉 肥胖 糖尿病 2021/02/04 | 廣編企劃 Sponsored 「大腸癌篩檢」不可少,新北市衛生局與你一起守護你我的健康 癌症篩檢成為民眾最關心的健康議題之一,相關實證顯示,主要癌症可透過篩檢來早期發現及早治療以提升存活率,發現癌前病變並不等於罹患癌症,若篩檢後得知為癌前病變,及早追蹤治療,就有機會阻斷癌前病變進展為癌症,進而預防癌症的發生,突顯癌症篩檢的重要性。 新北市衛生局 癌症預防 More... 健康檢查 定期篩檢 大腸癌 2021/02/01 | 精選轉載 最後一程,少一點痛苦 行醫者往往不能夠起死回生,但總希望可以減輕病人及家屬不必要的痛苦,但願每個走到生命盡頭的人,都不用帶着眼淚或承受痛楚離開。 中大醫院 香港中文大學醫院(中大醫院) More... 香港中文大學醫院 陳家亮 直腸癌 癌症 大腸癌 紓緩治療 醫生 病人 hkop 2021/01/25 | 精選轉載 多吃保健產品,為何大腸瘜肉還是復發? 60多歲的男士(吳先生)聽說多吃保健產品可以幫助腸道健康,可惜每次覆照大腸都發現新的瘜肉。失望之餘,他希望可以找出大腸瘜肉的復發原因及預防方法。 大腸癌 腸道微生態 More... hkop 陳家亮 大腸鏡 腸道健康 瘜肉 香港人 香港 metagenomics 總體基因學 腸道菌群 代謝綜合症 肥胖 高膽固醇 健康補充劑 乳化劑 益菌 健康飲食習慣 飲食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