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

自然(英語:Nature),或稱自然界、大自然,是指不斷運行演化的宇宙萬物,包括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兩個相輔相成的體系。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2/12/30 | 林慶順教授

液體電蚊香含有合成的「除蟲菊酯」,長期使用會對健康有影響嗎?

台灣常有蚊子半夜叮人,故很多人有使用液體電蚊香的習慣。超市販售的液體電蚊香成分多為普亞列寧(prallethrin),濃度0.8% w/w ~ 1.5% w/w,不知道在睡眠時使用液體電蚊香,對人體是否有安全上的疑慮呢?

2021/11/25 | 方格子vocus

關於天然保健食品的五個不天然真相:有效成分不到1%,其餘99%必須是添加物

保健食品的發明並沒有錯,只是不是特地發明給健康的人吃的。很多生病的人、牙齒不好營養不良的人、長期高壓熬夜挑食的人,總會缺乏某些營養素,甚至看起來病懨懨的樣子,我就會推薦這些人吃些保健食品。

2019/11/15 | 韋恩的食.農.生活

「椰子油起泡劑」好用又安全,但真的很天然嗎?

請大家不要將天然與安全畫上等號,事實上,天然的東西不盡然都是安全的,而不天然的東西有時反倒很安全。有了這樣健全的觀念,大家就不會輕易被「天然」二字所迷惑。

2019/04/23 | 廣編企劃

【圖解】用什麼清洗碗筷最讓人安心?你必修的一堂ECOCERT認證制度課

看起來洗乾淨的碗筷餐具,你知道會有多少看不見的殘留物嗎?市售商品標籤充滿各種有機認證標章,其中你不可不知道的,是來自歐盟法國的ECOCERT高標準要求產品內含有95%天然成份,是全球生態友善產品具高度公信力的認證單位。

2018/04/01 | 韋恩的食.農.生活

讓潔西卡艾芭告訴你「天然、無添加」的宣稱不再那麼容易

天然、無添加這些字眼,往往只是行銷廣告的噱頭,使用上要非常小心。因為合法的化學成份並沒有不好,甚至是有其功用的。而真要做到天然、無添加、純植物來源,會讓產品配方、生產、銷售上有很多限制,難度非常高。

2018/01/02 | Kayue

飲食熱潮無奇不有︰美國公司售未處理「生水」供飲用

美國有公司發售「生水」,宣稱更加健康,卻沒有證據顯示這些未經消毒過濾的水適合飲用。

2017/09/07 | 精選書摘

《小數據獵人》:什麼顏色最「新鮮」?印度婆媳兩代零交集

「觀察」這種習慣就像寫信,是一門逐漸式微的藝術,部分原因在於現代人只要一獨處,就會下意識地拿手機當藉口,擋掉那些分散我們的注意力、使我們無法專心體會周遭的事物。

2017/06/02 | MedPartner美的好朋友

從阿原手工皂的爆紅,想想台灣消費者常見的「天然與手工迷思」

消費者常常會被「天然」、「手工」這類的行銷點迷惑,但只有透過系統性的知識學習,才能讓你冷靜思考,了解選購產品的「本質」,擺脫花了高價、但未必買到好貨的困境。

2017/05/14 | 食力foodNEXT

加工食品沒有這麼可怕,有些食物不經加工反而更危險

若沒有食品加工,我們對食物的選擇將受到季節的限制,甚至無法供應現今的人口。

2017/05/14 | 食力foodNEXT

加工食品沒有這麼可怕,有些食物不經加工反而更危險

若沒有食品加工,我們對食物的選擇將受到季節的限制,甚至無法供應現今的人口。

2016/08/27 | 精選影片

【影片】破解「零化學物質」迷思:天然的不一定好,人造的不一定壞

訴求健康的廠商高喊:「我們的食品絕不含化學物質!」講究天然的人士則說:「看不懂的成分就不要吃進肚子!」但這兩種說法都有問題。

2016/08/27 | 影音精選轉載

【影片】破解「零化學物質」迷思:天然的不一定好,人造的不一定壞

訴求健康的廠商高喊:「我們的食品絕不含化學物質!」講究天然的人士則說:「看不懂的成分就不要吃進肚子!」但這兩種說法都有問題。

2016/03/17 | 非常木蘭

為何一位「名廚」決定用4千元料理的精神,去做一碗40元的好湯?

美食家王瑞瑤驚呼:「連奶油鹽巴香料都捨不得加,是想賣給誰?」Jimmy回答:「想賣給味蕾被香精、味精、雞粉搞壞的人。」

2015/08/19 | Kayue

5個所有人都必須知道的化學常識

本文列出5項簡單的化學常識,明白後可以避免被有問題的健康資訊誤導。

2015/08/19 | Kayue

5個所有人都必須知道的化學常識

本文列出5項簡單的化學常識,明白後可以避免被有問題的健康資訊誤導。

2015/04/29 | 歷史學柑仔店(kám-á-tiàm)

塑化時代的反思:那些年,沒有塑膠我們也活得很好

從過去的「草木生活」到現在的「塑化生活」背後,牽扯的其實已不只是塑膠或石油化學工業的單一問題。

Bakelite PE More... PVC 一輕 中國 五金行 仁愛鄉 低塑生活 作物 便利 信天翁 健康 傳統 先民 免洗餐具 公害 公民 公館 六輕 共生 加工 包裝 化合物 北極熊 十大建設 南亞塑膠 南投 原住民 台塑 台灣 回收 國光石化 垃圾場 堆肥 塑化劑 塑膠 塑膠袋 大甲藺草 天然 天然材料 姑婆芋 宜蘭 富裕 工作室 工安 工廠 工業區 工業社會 工藝 廉價 彰化 手工 手工藝 打鐵舖 掃帚 日本 日治 有機 木材 木桶 材料 材質 棉花 植物 植物纖維 椰子鬃 樟樹 樟腦 樹脂 歷史 民具 氣爆 水母 汞污泥 污染 海洋 海龜 消費 清代 漢人 火籠 焚化爐 煤化學 王永慶 玩具 玻璃 環保 環境賀爾蒙 生物 畚箕 的日用品 眉山部落 石化王國 石化產業 石油 石油化學 砂糖 碳排放 社會階級 稻梗 稻米 空氣污染 竹子 竹山 米甕 糧食自給率 紙張 紡織 經濟發展 編織 罹癌率 耐用 聚乙烯 聚氯乙烯 能源 自然 自給自足 舊路社區 芒草 芭蕉葉 苧麻 草帽 草木生活 草蓆 薪材 藤簍 象牙 資本主義 資源 賽璐珞 輕油裂解廠 農具 農地徵收 農村 農業社會 遷廠 金屬 鋁製 鋼鐵業 鐵皮 陶瓷 雲林 電子業 電木 電視辯論 霧霾 食品工業 養殖業 香蕉 高雄 魚簍 魚類 鳳梨 鹿場 麥寮 黃藤 黎蘭 龜山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