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最新文章

2023/09/2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太平洋論壇峰會:美國將與庫克群島和紐埃建交,對索羅門總理缺席感到失望

在去(2022)年與14個太平洋島國進行的峰會中,拜登政府承諾幫助各國抵抗中國的「經濟脅迫」,聯合聲明強調加強夥伴關係的決心,並表示他們擁有「民主將能夠蓬勃發展」的共同願景。白宮指出,今年將聚焦在氣候變遷、經濟成長、可永續發展、公共衛生和對抗非法捕魚等議題上。

2023/08/1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因應中國插足太平洋,紐西蘭大選罕見聚焦外交國防政策,強調地緣政治孤立不再是安全保證

中國插足印太地區的形勢日趨明確,以及它與索羅門群島簽署安全協議的決定,都對紐西蘭國內形成更迫近的戰略挑戰。隨著糧食和燃料價格上漲,烏克蘭戰爭也展現了全球地緣政治會對當地造成何種衝擊。紐西蘭國家情報安全局上週公布的另一份調查則揭示,民眾對於國防、安全和外交政策的關切程度正與日俱增。

2023/07/28 | 德國之聲

布林肯兩個月來三度訪問印太,赴東加王國提醒中國在進行「掠奪性經濟活動」

美中持續在太平洋角力之際,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來到島國東加,這個島國欠中國巨額債務,但該國首相表示不擔心與中國的關係。

2023/07/2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國際反貪腐組織揭露:中國曾藉投資帛琉新媒體滲透輿論

曾踢爆多起國際弊案的「組織犯罪與貪腐舉報計畫」(OCCRP)21日在網站公布調查指出,帛琉最老報紙《帛琉報》(Tia Belau)創辦人烏祿東(Moses Uludong),2018年受到帛琉當地中國商人邀約合作,擬創立一個「提升中國在帛琉聲量」的新媒體集團,不料背後真正中資來源竟與中國軍方與警察有關。

2023/06/27 | Abby Huang

外媒專訪:帛琉總統惠恕仁坦言中國利誘壓力大,要求放棄承認台灣

帛琉總統惠恕仁日前表示,目前在帛琉最大投資國仍是中國,他正努力尋求日本、韓國、美國、台灣等國家直接投資帛琉,但他也坦言,「日本慢,韓國慢,台灣慢——而中國說要給我們更多的航班,很難說我們不會接受,因為酒店空了,船也空了。」

2023/06/2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東協首場聯合軍演避開中國爭議海域,從南海改到印尼海域,稱「未受他國干預」

印尼軍方昨(22)日表示,東協首場聯合軍事演習地點將從與中國有主權爭議的南海區域,改為在印尼南納土納海舉行。針對東協首場聯合演習,柬埔寨和緬甸並未回應東協19日提出的邀請。緬甸軍政府領導人和柬埔寨都與中國有著密切的聯繫。

2023/06/21 | Abby Huang

我駐斐濟代表處二度被改名「台北」,中國駐斐大使:中斐關係的巨大政治障礙已經掃除

太平洋島國斐濟前政府幾年前受到中國壓力,於2019年片面宣布將我駐斐濟代表處更名為「駐斐濟台北商務辦事處」,不過2022年底斐濟大選政黨輪替後,斐濟新政府於今年3月恢復我代表處名稱為「中華民國(台灣)駐斐濟商務代表團」,但中國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於4月訪問斐濟,再度強力施壓,並揚言報復。

2023/05/23 | 《思想坦克》

美日韓+美日菲雙重戰略三角,美國正在構築第一島鏈為核心的「制中連線」

在這個第一島鏈戰略工程大翻修的過程,未來更進一步可以看到其搭配的戰略新三角的出現,包括美國期待很久但一直沒進展的美日韓戰略三角,以及去年開始日本積極推進,菲律賓在今年開始正面回應的美日菲戰略三角。

2023/05/1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拜登取消巴紐行改由布林肯出席,美同意和帛琉續簽戰略協議,今年擇期舉辦島國領袖峰會

美國與中國在太平洋島國地區正在競逐勢力範圍。政治分析人士表示,拜登原訂在日本參加七大工業國集團(G7)峰會之後,於22日前往巴布亞紐幾內亞首都摩斯比港作短暫訪問,如今行程取消,對美國在太平洋島國地區的信譽造成打擊。

2023/05/1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避免美國史上首次債務違約,拜登縮減亞太行程,星媒:恐損及美國海外公信力

政治風險諮詢公司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專家李柏(Jon Lieber)分析,「如果拜登在國內失去正當性,也無法在國際事務有所作為」,債限是很重要的議題,恐影響拜登連任機會。但無論如何,這都難免影響拜登在外交上的努力。

2023/05/13 | 德國之聲

拜登將首訪巴布亞紐幾內亞簽署防衛協議,意在阻止中國擴大太平洋影響力

美國總統拜登即將訪問南太平洋地區人口最多的島國巴布亞紐幾內亞。該國外長透露稱,雙方將簽署防衛合作協議和監視協議。除了對台海緊張局勢的擔憂之外,華盛頓方面正尋求阻止太平洋島嶼國家同中國建立起安全關係。

2023/05/12 | 德國之聲

澳洲斥資13億美元與太平洋國家合作抗衡中國,中方批:「冷戰思維」

澳洲9日宣佈將投入巨資,改善與太平洋鄰近國家的關係並加強其國防能力,劍指中國。與此同時,南太平洋國家斐濟先前稱欲終止與中國的警務合作,中方批評這是澳洲等西方國家的「冷戰思維」挑撥。

2023/04/2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拜登5月赴澳途中將首訪巴布亞紐幾內亞,抗衡中國在太平洋地區影響力

拜登將成為至少一個世紀以來,首位訪問巴紐的美國在位總統,「他將在22日早上到訪,將只停留3個小時」,與馬拉普的會晤預計將聚焦在經濟、安全與氣候變遷。這趟訪問是在凸顯巴紐迅速增加的戰略重要性,美國和其盟國正在亞太地區與中國爭奪影響力。

2023/04/11 | Abby Huang

太平洋友邦馬紹爾群島外交部長率團訪台,將與台灣簽署2項合作協定

馬紹爾群島為我國太平洋地區友邦,兩國於1998年建交至今,邁入第25年,馬紹爾群島共和國總統柯布亞伉儷才在去(2022)年3月率團來台進行國是訪問,本次來訪的外交暨貿易部長柯布雅也是柯布亞總統的家族成員。

2023/04/05 | BBC News 中文

日本百萬噸福島核廢水排放在即:你願意喝一罐產自那裡的桃子汁嗎?

《科學》雜誌今年1月的一篇文章中引述夏威夷大學馬諾阿分校的海洋生物學家羅伯特・里奇蒙(Robert Richmond)稱,稀釋之後比飲用水還安全,聽起來很令人放心,但仍然比海水中自然狀態下的水平高出數千倍。而且這些水將集中在一個點排放數十年,因此氚和其他放射性同位素仍然可能在海洋生物中累積,並透過食物鏈傳遞給人類。

2023/03/26 | Abby Huang

台宏斷交展現台灣、美國、宏都拉斯三方的「務實」,學者:強調邦交國數量的日子已過去

總統蔡英文上任後,包括宏都拉斯在內已失去9個邦交國,不過學者表示,台灣現在與美國、日本、中東歐都是屬於民主陣營,台灣的戰略地位也站在最前線,高科技產業又是全球發展不能沒有的東西,台灣手中是「有籌碼發展實質外交的」,過去那種強調邦交國數量的日子應該已經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