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太陽能板

太陽能光電模板(photovoltaic module)、太陽能光電板(photovoltaic panel)或太陽能板(solar panel),是將許多太陽能光電電池(PV cell)互連並包裝成一個整體的產物。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8/2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習近平威脅犯台的風險「非常實際」,德國經濟顧問示警趁早遠離中國

德國上季經濟零成長,國際貨幣基金(IMF)認為德國將是今年唯一一個經濟萎縮的大國,連俄羅斯的經濟成長預料都會好過德國。施尼則說,德國經濟長期衰退的威脅,是聯邦議院(Bundestag)政治人物詢問經濟專家委員會的「頭號問題」。然而,施尼則不接受德國再度成為歐洲病夫的想法。她說:「我擔心的唯一一件事就是拒絕改變,我們必須擁抱改變。我們如何脫離這場危機,就看現在會怎麼做。」

2023/07/1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光電共生政策屢遭批評,農委會澄清:台灣鯛產量受雨量影響而減、農產地絕對不推農電共生

蔡英文政府設定「2025年淨零排放」目標,為此,農委會結合經濟部和地方政府推動「漁電共生」,計畫在養殖魚塭上方加蓋太陽能板,卻屢屢成為漁產產量下降眾矢之的。農委會澄清漁產量受降雨量、轉養殖等因素影響,也再三保證不會再農地上「種電」。

2023/05/30 | 莊貿捷

全球稀土產業局勢翻轉,中國關鍵金屬對外依存度超過9成,且來源高度集中

近年來,中國掌握稀土資源的危機感,已經讓以美國為首的陣營,開始以「地緣政治」為核心的合作方式,開始分散稀土供應鏈風險,並且試圖壓抑中國在稀土上的話語權。

2023/05/0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首波梅雨鋒面貢獻千萬噸水量,南部尚未解渴;彭啟明:台灣降雨靠境外,勿炒作光電致旱謬論

中央氣象局指出,今天鋒面通過並逐漸遠離,鋒面附近水氣偏多,各地易出現降雨,清晨彰化以北地區及高屏、台東山區有局部大雨發生,預計下半天起水氣減少,各地降雨將逐漸趨緩。根據水利署網站水庫即時資訊,南部水庫水情仍相對嚴峻,烏山頭水庫蓄水率57%、牡丹水庫38%、南化水庫20%,曾文水庫僅約6%。

2023/04/1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美國《降低通膨法案》減稅吸引歐洲綠能產業投資,歐盟能源轉型恐落後苦追

美國這項法案透過稅收減免和退稅支持北美的清潔能源技術,以啟動美國轉型擺脫造成氣候變遷的化石燃料。這項法案在去年8月完成立法時讓歐盟措手不及,使美國在全球減少碳排放的努力邁向超越歐盟,並引發歐盟領導人對有利於北美產品的規則表示憤怒,因為這項法案恐將從歐洲吸走綠色投資並引發補貼競賽。

2023/02/0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國偵察氣球有螺旋槳和舵,傳美認定為間諜飛船,白宮:中國間諜氣球「艦隊」遍布五大洲

《紐約時報》報導,根據3名美國官員,美國情報單位評估認為,中國間諜氣球計畫是全球監控任務的一部分,旨在收集全世界國家的軍事能力資訊。中國當局堅稱,這顆氣球僅是作為氣象研究之用,但五角大樓指稱,這顆氣球執行了高科技間諜行動。

2022/12/09 | 莊貿捷

《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正草案通過,民眾憂加劇「太陽能板仲介老鼠」亂象

行政院通《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正草案,符合一定條件的建築物,屋頂應設置一定裝置容量以上的太陽光電發電設備。但是有民眾反映,有許多不肖仲介到處在跟人租用屋頂「建設太陽能」產生很多糾紛。

2022/12/06 | 莊貿捷

喜迎蘋果供應鏈、打造本土半導體、搶食再生能源商機,印度「巨象崛起」股市逆風創新高

令人驚訝的是,在全球經濟面臨衰退,美中貿易戰日益激烈之際,印度敞開雙手喜迎由中國移出的蘋果供應鏈,成功地使「印度巨象」崛起,股市創下史上新高。

2022/06/23 | 莊貿捷

經濟部擬強制新建案屋頂設太陽光電,業界搶攻再生能源商機,太陽能類股齊漲

太陽光電設置進度成為外界關切焦點,經濟部近日擬定的修正草案強化「屋頂型太陽光電」建置速度,其草案參考了德國立法「柏林太陽能法」(Solargesetz Berlin),未來將「強制建築物屋頂一定面積應設置太陽光電」,並且新增建築物屋頂設置太陽光電規範。

2022/06/07 | 莊貿捷

拜登宣布2年內免徵東南亞4國太陽能零組件進口關稅,美商務部持續調查中企「洗產地」行為

昨(6)日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已緊急授權推遲了對中企的太陽能調查,在美太陽能業者直指拜登是干預商務部的司法程序,強調拜登為中國資助的特殊利益集團敞開大門,甚至破壞了美國貿易法的公平。

2021/12/08 | 莊貿捷

美國在印度蓋太陽能板廠,備妥600億美元銀彈,欲削弱中國在太陽能產業的主導地位

美、中的政治角力,正在太陽能產業上激烈展開,由美國納稅人出資的美國國際發展金融公司(DFC),放貸5億美元資金替印度建造一座太陽能板工廠,意味著美國政府正利用納稅人的稅金,削弱中國於太陽能行業供應鏈中的主導地位。

2020/11/24 | 台大風險中心

避免「假農作真種電」,日本如何在農山漁村導入再生能源設備?

發展農業綠能設施的過程中,易出現光電發電效益優先於農業生產效益情況,甚至出現「假農作真種電」現象,對此,日本政府是如何將農地和在能源發生設備結合的呢?

2020/10/13 | 地球公民基金會

台灣綠能的高估與低估:核能、地面光電、屋頂光電的爭議與未來

氣候變遷加上核能漸成昂貴又緩不濟急的選項,綠能在台灣不斷發展,然而對照政府的規劃與實際完成度,有什麼部分高估?什麼部分低估?又該如何面對綠能發展時的爭議呢?

2020/09/28 |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2050年的台灣,預計將累積161萬噸報廢的舊太陽能光電板

環保署以使用壽命20年進行廢舊量評估,其將於2050年累積產生高達161.4萬噸的廢舊太陽能光電板。若以太陽能板循環組織與威利雅環保集團合作工廠的產能,則需404年才能完成處理。

2020/08/30 | 環境資訊中心

太陽能板該如何清洗?以下是日本業者「不建議」的三種方法

太陽能板若是久不清洗,可是會降低發電的效益,但「清洗」這個動作看似簡單,實則容易埋下隱患,日本太陽能清洗廠商,也提供了這些「不建議」的清洗方法,提醒大家別犯這些錯。

2020/07/09 | 精選書摘

《科技政策觀點 No.10》:台灣推行「農地種電」會造成哪些影響與衝擊?

為能全面性的瞭解台灣在農地種電上所遭遇的問題,本研究擬分政策推動時程、區位設置規劃及潛在環境影響等面向,梳理已發生或可能發生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