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太陽花

太陽花可以指:

植物向日葵,菊科向日葵屬
非洲菊,菊科大丁草屬
大花馬齒莧,馬齒莧科馬齒莧屬。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7/04 | 《思想坦克》

你的服貿,我們的問題:如何看待總統參選人主張兩岸應重啟貨貿的說法?

貿易和貿易協議是兩回事,「貿易」方面,台灣對中國已經過度傾斜,若再簽署具有排他性的雙邊貿易協議,只會加劇此一不對稱依賴。由於兩岸政經體制相去甚遠,而且愈來愈遠,再加上國家安全疑慮,目前兩岸根本沒有洽簽服貿的條件,其次,ECFA存廢其實已不是問題,台灣這邊「守靜」反而會是上策。

2023/05/22 | TNL特稿

【小笠原欣幸觀點】曾經反共的國民黨為何被冠以「親中政黨」之名?

回顧國共內戰歷史,在蔣介石統治台灣時期,一旦主張「應與中國大陸對話」絕對會被逮捕,甚至有被處決的風險。時至今日,國民黨為何會被冠上「親中」的名稱呢?最重要的轉折點,應該是2004年的總統選舉。

2022/01/27 | TNL 編輯

認定部分員警逾越比例原則:太陽花學運國賠案,北市警局二審比一審多賠近30萬

324行政院暴力驅逐視線,高等法院今(27)日宣判二審結果,審酌事件起因、傷勢、醫療費等因素,認北市警應賠償19位民眾,除了一審已判賠111萬1570元,27日再追加判賠29萬6599元,共計140萬8169元,北市警局、北市府不得上訴。

2021/09/16 | 許劍虹(Samuel Hui)

你說的藍是什麼藍(下):現在有「天然獨」世代,但未來出現「天然統」的可能性同樣存在

我為什麼沒有參加太陽花?因為我根本上就不認同「當獨裁成為事實,革命就是義務」這句口號,因為馬英九政府從本質上就不是獨裁政府,而馬英九下台後,那些「愛台青年」也開始對台灣的成就過度自信,並認為一切對政府提出質疑的聲音都是「中共同路人」。

2021/05/24 | 多維TW

從「天然獨」到「小紅書」世代,不想被統的台灣與拒絕文化的距離

曾幾何時,台灣的軟實力也曾深深影響中國的一代人,但隨著兩岸實力的消長,中國大陸的影響力與日俱增,許多年輕人覺得就是「哪裡有趣,就往哪瞧、就往哪學」,而這樣沒有包袱的態度卻讓上一代戒慎恐懼。

2021/05/05 | 多維TW

「天然獨」的七年之癢:太陽花世代是否真是鐵板一塊?

文化影響不一定跟政治或國族認同有正相關,也不代表年輕世代不會一邊滑著抖音,一邊主張「台獨」,但至少在兩岸的交流與觀感上,不會像如上個世代那般抗拒厭惡,而太陽花世代歷經了「七年之癢」後劃下句號,亦或只是一個逗號? 

2020/10/23 | 林忻棣

民進黨青年組織發展史:從扁帽工廠、小英女孩,到青年入陣

民主進步黨長期被各界視為國內相對受到青年族群所支持的「主要政黨」,不論是立委或地方選舉都能見到青年的身影,2008年和2018年選舉中青年支持者的大量流失,也被視為民進黨政黨版圖快速縮減的原因之一。綜觀民進黨的青年組織工作史為例,探究每一個時代,青年族群各關心哪些議題呢?

2020/08/28 |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專訪何明修談《為什麼要佔領街頭?》:「背水一戰」的太陽花、雨傘與反送中運動

社會運動之所以在某個時間點出現,較可能是因抗爭者察覺當前情勢有利有機會成功。然而,若以這種「機會觀點」來審視太陽花與雨傘,完全說不通。兩場運動皆是背水一戰,在毫無政治機會的劣勢之下爆發。

2020/07/04 | 楊孝文律師(律小編的法巢)

立法院議場被立委占領了,可以去別的地方開會嗎?

在法律中,有沒有規定立委不得佔據議場、主席台?議場被占領了,可不可以去地方開會?立委如果在議場裡鬧太久,警察機關又能不能拘提或逮捕呢?

2020/07/02 | TJ

【關鍵眼中盯】議場裡的鬼臉與清唱,其實和國民黨的鬧劇一樣傷害民主

為什麼Yahoo新聞下面總有那麼多莫名其妙的留言?我總覺得,有一群人刻意的在破壞,讓大家覺得政策和政治一樣一團亂,不值得討論。而這次國民黨衝立法院之後的議題失焦,除了他們自己配合演出之外,也有一群人默默出力,把議場變成迷因展示間。

2020/04/13 | 羊正鈺(小羊)

都是募資登《紐約時報》廣告,這一次和六年前的太陽花差在哪?

同樣是針對與台灣相關的議題發起募資,和六年前的一片叫好相比,這次卻招來不少批評。這六年之間環境發生了什麼變化?兩次的溝通對象有什麼改變?這次的發起團隊又能從中學到什麼?

2019/10/30 | Abby Huang

太陽花學運國賠案:法院一審宣判北市警局應賠14人、金額超過百萬元

台北地方法院今(30)日下午5點一審宣判,判台北市警局應賠償周倪安等14人各10萬至20萬元不等,總金額超過百萬元,仍可上訴。

2019/04/22 | TJ

喜劇演員變總統,我的烏克蘭「覺青」室友這麼說

這次的烏克蘭選舉,「喜劇演員」取代了「巧克力大亨」成為新任總統,但在俄羅斯的武嚇和假新聞夾擊下,五年前走上街頭的「烏克蘭太陽花世代」又看見了什麼希望?

2019/04/13 | 讀者投書

辣台妹的崩壞:民進黨為何成為太陽花眼中的「菁英傲慢2.0」?

當人們被名為「改革」的大鐮割傷,她說「這是民進黨的宿命、基因」;當人們用選票表達對所謂「進步」的的抗拒時,她歸咎於「社會大眾沒有跟上」,好像是一種嶄新的「進步」的民主:以前選民淘汰總統;現在總統淘汰選民,而這也與當時太陽花世代所爭取的價值,背道而馳。

2019/03/22 | 讀者投書

【太陽花五週年】魏揚:以前看《Legal High》覺得很嗨,實際上法庭攻防超boring

不只是臺灣,全世界許多國家都都面臨民粹,不信任體制,不信任既存的傳統大黨,受到人民歡迎的是川普、韓國瑜等非典型政治人物,但只要人民對傳統政治感到厭倦,也會指向進步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