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

中央銀行(英語:central bank),簡稱央行,是負責國家、地區(如歐盟)貨幣政策的主體機構,通常也是1個經濟共同體的唯一貨幣發行機構。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5/18 | 莊貿捷

【關鍵專訪】立委吳欣盈:金融可扮演第二軌外交,台灣應設置主權基金,打造「護國金盾」

台灣中央銀行不能變成「電影哈比人裡專門收集金幣的龍」,外匯存底要靈活有效利用。民眾黨立委吳欣盈強調,5603億美元提撥10%,約560億美元成立主權基金,雖然相較於國際的主權基金,規模較小,但卻能成為保護台灣成為「護國金盾」。

2023/05/10 | 莊貿捷

立委吳欣盈:央行應運用10%外匯存底成立主權財富基金,除了半導體矽盾再打造資本「金盾」

台灣設立主權基金(又稱主權財富基金)取得重大成果,民眾黨立法委員吳欣盈領銜闖關成功。今(10)日他於公聽會上強調,這不只是一個財經政策,而能透過投資,提升台灣在「國際資本市場中的重要性」,這是一個國家層級的重大決策,可以掌握台灣的未來命運。

2023/05/09 | 莊貿捷

台灣是否設立主權財富基金?央行:應遵循「聖地牙哥原則」,制定專法由政府出資

主權財富基金是由一個國家設立的一種特殊形式的投資基金,通常由政府或央行管理。這些基金的主要目的是將國家的財富投資並增加長期收益,而為什麼台灣中央銀行有不一樣的看法?

2023/05/01 | 小資YP投資理財筆記

央行升息房價會漲還是跌?回顧歷史數據可能出乎你意料

要了解過去的房價變化,有不同的指數可以參考,若從「國泰房價指數」與「重貼現率」之間的關係,在央行升息的區段,台灣的房價是上漲還是下跌的呢?

2023/04/14 | nippon.com 繁體字

肩負長期寬鬆政策的「負遺產」,黑田東彥將經歷日本央行140年來最棘手的行長任期

由於日本的少子老齡化和潛在成長率低迷,導致日本的盈利能力衰退,並且難以維持經常帳戶盈餘的話,對長期利率的控制能力將瞬間喪失。正如去年秋季所看到的那樣,日圓被大量拋售,面對長期利率的猛烈上行壓力,日本央行很快就會力不從心。

2023/03/2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央行升息半碼,全年CPI估2.09%高於通膨警戒,千萬房貸族估每年多付4萬,楊金龍決策QA一次看

中央銀行昨天召開今年首場理監事會議,宣布升息半碼(1碼是0.25個百分點),超出外界預期,為去年3月以來,連續5度升息,累計升息3碼。楊金龍表示,美國與台灣同樣都是升息,聯準會會後聲明有些措辭調整,台灣也是,都釋出政策視狀況調整的訊號,「(我跟鮑爾)好像也是有異曲同工之妙」,態度上應該可以解讀為偏鴿。

2023/03/0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台灣將公布2月出口恐連6黑,台股需留意中國經濟政策、美總經數據

檢視主要出口市場,台灣1月對中國與香港出口衰退33.5%,光是這部分的萎縮,就影響總出口年減幅度逾6成;不過,中研院經濟所研究員簡錦漢指出,中國疫後解封帶動生產製造指數重回擴張區間,為台灣帶來的出口紅利可望慢慢浮現,將是一大觀察點。

2023/02/17 | 財訊

植田和男爆冷接任日本央行總裁:師承聯準會前副主席費雪,非鷹非鴿將續挺貨幣寬鬆?

日本銀行總裁黑田東彥4月卸任,政府選定的接班人為曾擔任日銀審議委員的植田和男;如獲國會通過,他將是首位學者出身的日銀總裁,而這項跌破大家眼鏡的任命,連自民黨幹部和多位議員也在問:「植田是誰?」

2023/02/0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台塑、中油6日起每公升降0.1元 柴油降0.3元,台經院學者:需留意油價反彈

台塑石化公司今(5)日宣布,國際油價下跌,考量國內市場競爭力等因素後,自6日凌晨1時,調降汽油批售價格每公升新台幣0.1元,柴油批售價格每公升0.3元,市場零售價格由加油站自行決定。台灣中油今天宣布,自明(6)日凌晨零時起,汽、柴油各調降新台幣0.1元及0.3元,調整後,發油量最大的95無鉛汽油每公升為31.0元。孫明德說明,最近油價觸底反彈,當油價上漲,將從兩方面影響美元,一是透過通膨影響美國聯準會的貨幣政策,二是油價上漲、美元也會走強。

2023/02/0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利空出盡?專家:4大關鍵指標估今年房市仍冷風陣陣,央行將繼續支持升息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表示,有打炒房殺手鐧之稱的平均地權條例三讀通過,信心指標卻回升,可能因政策不溯及既往,被認為打炒房效果有限;如果接下來兩三個月指標維持同樣趨勢,意味市場解讀「利空出盡」,必須密切關注。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研究員暨總監劉佩真,則從經濟成長率下修、實質薪資衰退、資金水位下降等總體經濟數據及利率等4大指標分析,認為房市降溫趨勢不變,今年住宅市場續呈「價縮量緩跌」的格局。吳大任也說,當前CPI計算方式明顯低估居住成本,且沒辦法反映自購住宅後,沉重的房貸負擔對家庭消費的影響。

2023/01/3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通膨預估見頂,國際貨幣基金上修2023年全球經濟成長至2.9%

雖然烏俄戰爭、地緣政治風險仍未解,但是景氣似乎已逐漸回溫?國際貨幣基金(IMF)今(31)日公布1月份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估今(2023)年全球經濟成長率為2.9%,較去(2022)年10月預估的上調0.2個百分點。

TNL+ 2023/01/23 | 陳慶德

升息是否真能控制物價?還是釀成另一波物價上漲?遠比台灣升息多次的韓國,似乎先給了我們答案

隨著大家進入後疫情時代,國境開放之際,想必不少人也將前往國外旅遊,好透透這兩三年,因疫情關係,寸步難行的悶氣。但許多朋友若要前往韓國,恐怕得多帶些錢,因為扣除掉美妝、衣物購買等額外非基本開銷外,許多朋友到當地必定會品嚐美食,其外食價格漲幅驚人。

2023/01/13 | 莊貿捷

全球股債匯市大震盪,瑞士央行2022年虧損4.3兆,創116年以來最大紀錄

近來全球央行打壓通貨膨脹,啟動循環升息,導致瑞士央行(SNB)在近日發布公告,承受巨大匯率損失,共計虧損達到1320億法郎(約新台幣4.3兆),是116年以來最大紀錄。

2022/12/22 | MacroMicro / 財經M平方

10張圖解讀2023年大宗商品市場前景與關注重點,能源、農產品、金屬價格會如何波動?

年關將至,回顧2022年,大宗商品市場在俄烏戰爭的催化下迎接暴漲的上半年,下半年則面臨全球央行加速緊縮、歐美經濟趨緩、強勢美元、中國動態清零政策等利空因素,原物料價格普遍高檔滑落,但是年內漲幅依舊優於主要國家股匯債表現。

2022/12/19 | 莊貿捷

業界傳明年晶片成熟製程「價格、產能利用率雙降」,央行:全球經濟下行程度較預期嚴峻

高庫存問題仍持續發燒,儼然成為目前經濟的最大挑戰,而半導體業內傳出,半導體成熟製程於「價格」、「產能利用率」呈現雙降的態勢。

2022/12/08 | 疑案辦

央行副理張昌年命案(下):案件看似隨兇手死刑落幕,真相卻在54年後出現戲劇性翻轉

當年曾經歷過張昌年事件的長輩們,可能到現在都還不知道,真實版本的《楚門的世界》,曾在他們的身邊活活上演。若這種事情都能造假,那麼當時還有什麼事,能夠確鑿無疑地被確認為真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