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失敗

失敗(英語:failure)是未達到理想或預期目標的狀態或條件,可被視為成功的對立面。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9/20 | 精選書摘

《破框思維的技術》:如果細想的話,會發現幫助你成長的並不是失敗本身,而是你如何因應失敗

失敗只教會我們一件事:之前這樣做是錯的,也可能教會我們要謙遜。如果說失敗是最好的老師,我會叫你盡量失敗,以便從中學到最多。失敗很傷人,也因此才讓你記憶猶新,但失敗才不是什麼最好的老師。

2023/08/27 | 精選書摘

馮勝賢《看準就撲》:如何成為優秀的打者?首先要先「學會失敗」

如何成為優秀的打者,首先要不斷地面對失敗,從失敗中找到問題,再從問題中找到方法,找到對的練習方法,就要不斷地反覆的練習,才能改進自己的缺點,接著再由比賽中檢視自己的缺點是否改善。

2023/06/01 | 《思想坦克》

黃仁勳台大致詞面對失敗的誠懇姿態,非常值得三位總統候選人參考

黃仁勳受到外界普遍好評的講稿內容,對於各組總統候選人而言,最具有參考價值的,不是如何成功,也不是全力衝刺(不管是為了食物衝刺還是為了不被當成食物衝刺);而是向外界展現失敗和取捨經驗的誠懇姿態。

2023/05/26 | 茂盛醫院 - 李俊逸醫師

造成「試管嬰兒」療程失敗的原因有哪些?如何提高成功懷孕的機率?

試管嬰兒植入後,建議保持心情輕鬆,許多患者會緊張兮兮,覺得要躺床休養或是過度擔心植入結果;但根據調查發現,刻意臥床不動或是植入後壓力過大的患者,容易產生焦慮、胡思亂想的狀況發生,反而容易因為壓力或長時間臥床,導致子宮內環境血液循環不良,進而影響到懷孕的成功率。

2022/11/18 | Fanny Lo 羅兆愉 心靈治療

培養出比成功更重要的特質——烙印接受失敗經驗

從小到大,我們都只是學習要去追求成功。考試爭取滿分,比賽要取得勝利,就會受到讚賞,狹義的成功就是這樣煉成了,反而從來沒有好好學習正面面對「失敗」的過程。

2022/11/05 | Becoming Aces 未來大人物

【未來大人物識膽提案2】一試無成,那就再試一次:永心鳳茶 薛舜迪X裸辭重新出發 張希慈 對談面對挫折一再出發的膽識

從沒把「一試就成」當成目標,敢於越挫越勇、脫離舒適圈的行動,是薛舜迪、張希慈的人生日常!11/13 ,到現場聆聽兩位實業家在人生道路上,一試再次的努力與勇氣。

2022/06/17 | Becoming Aces 未來大人物

【未來大人物】Impact Hub Taipei 孵化與加速社會創新,也歌頌搞砸無畏擁抱不完美

2005年自倫敦發起的Impact Hub,到了2015年Impact Hub Taipei誕生,由Rich與Oliver領航,推進著社會創新實驗室、孵化器和社群中心等多元的角色,將新創推向「成功」之路,但也同時宣揚著「成功實屬偶然,失敗卻為常態」的搞砸失敗。

2021/11/24 | 讀者投書

失敗的狼狽,也值得被溫柔對待:從謝盈萱的角色詮釋看「自我差距理論」

謝盈萱在《俗女2》與《誰先愛上他的》兩部台灣影視作品中,演出許多平凡人的掙扎與不堪,也帶出人們在面臨夢想與現實間落差時,所產生的心理差距⋯⋯

2021/10/22 | 精選書摘

《練習不糾結》:每個人只要失敗過三次,就能追上失敗兩次的天才了

《練習不生氣》、《練習不焦慮》最強轉念系列作!與其「迎合他人的人生」,你更應該「重視自己的人生」。透過41則日常輕快練習,你也能鬆開內心的剎車,踏出改變的一步。

2021/08/22 | 精選書摘

《家人使用說明書》:我深深體會到「感受力即一切」,我們甚至可以用這句話來總結人生

在跟家人翻桌暴怒、劃清界線之前,本書以腦科學的視角,解說常見的親子、夫妻、手足關係,以及離婚、婆媳、娘家等問題,解析後疫情時代的新家庭壓力,提供你「正確使用」家人的四個法則。

2021/07/17 | 精選書摘

《100個爸爸送給你的成功語錄》:​​​​​​​成功只會私下來跟你打招呼,失敗則是公開打臉

這本是Jonathan分享有關成功的智慧語錄,他希望讀者可以利用這些建議,並與自己信任的人分享這些建議,例如朋友、父母和師長……等,藉由詢問他們的想法以及他們可能會提供新的視角,幫助自己找到所需的答案。

2021/07/06 | 香港大學學生會社會科學學會心理學學會

《天賦的禮物》心理學:資優生「必需」接受精英教育?

在電影《Gifted》中,代表享受一般人的生活的Frank和追求發揮自身潛能而埋沒享樂的Evelyn之間,你又會如何選擇呢?

2021/05/06 | 精選書摘

《守護教養法》:從小父母被擋掉失敗的孩子,容易因一點小挫折就放棄

孩子是否能成長為能夠克服困難的人,終究是取決於他是否知道「跌倒了,爬起來就好」這件事。因此,必須巧妙地讓他從小就累積「跌倒的經驗」,失敗並不是不好的事。

2021/05/05 | 精選書摘

《聰明工作者都會的防呆技術》:出錯的第一時間該通知誰、該怎麼做,才能將影響範圍降到最低?

本書作者飯野謙次是史丹佛大學工學博士,專長為改變工程的基礎與結構,直到不再重複過去的錯誤。飯野指出,工程學上的這套方法反而更適用於一般職場工作者,因為世上沒有「零失誤」這回事,只要是人就一定會出錯,那些就算失誤還是能獲得好評的人,到底跟我們哪裡不一樣?

2021/04/09 | 精選書摘

《極地探險家的美好生活祕密》:接受失敗是偶爾冒一點風險最自然而然的結果

厄凌・卡格是史上徒步抵達三極(北極、南極、聖母峰)的第一人。在這本書裡,他把多次探險的所想所得整理成十六堂精簡小課,談求生,談成敗,談雪地生活,也談柴米油鹽,從早起、吃分量剛好的食物,到學習獨處,內容包羅萬象。

2021/02/01 | 方格子vocus

《像火箭科學家一樣思考》:一本教讀者如何從「殺豬公」進化到「上太空」的好書

有句開玩笑的話這麼說「人家都已經上太空了我們還在這裡殺豬公」,那麼《像火箭科學家一樣思考》可以說這是一本教讀者的思維如何從「殺豬公」階段進化到「上太空」的好書。

2021/01/16 | 精選書摘

《虎之霸》:「失敗才有機會學習」,創新之國以色列的「虎之霸精神」

別誤會我的意思,以色列文化並不鼓勵大家失敗,而是對失敗的容忍力比較高,而且知道用什麼方式接受失敗才能夠再站起來、再努力、再前進、再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