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失業率

失業意指有工作能力的人未處於任何有薪工作的狀態。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TNL+ 2023/11/29 | TNL國際編譯

麥當勞大麥克餐一份要價16美元?民主黨憂社群短影音「誇大經濟困境」衝擊拜登選情

「大麥克價格」似乎成為拜登及民主黨高層在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前所面臨的挑戰之一,僅管美國通貨膨脹率已大幅降至3%、勞動力市場需求強勁、低所得勞工薪資大幅上調,相關經濟激勵政策及立法也逐漸出現成果,但選民似乎仍不買單,更不會讚揚拜登的這些施政成績,相反地,選民多將過往曾面臨的經濟困境歸咎在總統拜登及執政的民主黨身上。

2023/11/19 | BBC News 中文

由於職場競爭日益激烈,中國年輕人開始走進非洲掏金、逃避和叛逆

過去,除了法語專業的學生,到非洲工作基本不是中國應屆畢業生的考慮,語言障礙、安全問題、文化差異等因素令他們望而卻步。但慢慢地,隨著職場競爭日益激烈,非洲進入了越來越多中國年輕人的視野。

2023/10/22 | Abby Huang

選舉假訊息為何瘋傳?阿根廷學者分析:民眾不滿民生經濟仍是主因

阿根廷正經歷32年來最高的通貨膨脹(阿根廷8月份年通膨率飆升至124.4%,創下1991年以來的最高紀錄),GDP停滯成長超過10年,年輕人很難找到工作,所以要跟他們談「軍事獨裁很可怕」,他們可能會認為「我不在乎,我更需要買牛奶和麵包」。

2023/10/1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美國高利率下民間消費暢旺,「寅吃卯糧」舉債消費隱憂逐一浮現

聯準會去年3月啟動升息,政策利率已升至22年高點。官員近期暗示,10月31日至11月1日的例會可能不會升息,將繼續觀察貨幣政策緊縮效果。不過,景氣熱絡將造成通膨更難回歸聯準會目標,聯準會仍可能在12月或明(2024)年1月恢復升息。

2023/10/0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國疫後經濟復甦緩慢,近三成年輕人一年內離職,還辦慶祝派對

離職那天,朋友幫他辦了一場派對,敲鑼打鼓彷彿像一場傳統婚禮般熱鬧。小梁的朋友們也離職不久,他們在他胸前別上一朵花,上面的布條寫著「我們受夠這份爛工作了」。

TNL+ 2023/09/28 | 躺平青年

「帶貨一哥」李佳琦的傲慢失言,提醒那些運氣好的中國人「風過去了,摔死的都是豬」

小米手機創始人雷軍先生曾經引用《孫子兵法》中的兵勢說過,「站在風口上,豬都會飛。」雷軍的言下之意創業的機遇比努力更重要,李佳琦何嘗不是坐了一趟直播帶貨的順風車,比他有顏值、有才藝的人在中國可以說車載斗量,他能脫穎而出,除了他引以為傲的努力,就沒有其他嗎?

2023/09/2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阿根廷通膨雙面刃:匯差掀「跨國購物旅遊」潮,卻釀鄰國烏拉圭和智利經濟危機

任職烏拉圭電力公司的倫索(Renzo)說,一個月內會與太太開車到阿根廷補貨採買,受限每個人可帶回烏拉圭的購物金額,他們通常會購買生活乾糧和平價服飾,包括食用油、咖啡膠囊、麵包和餅乾,他說以同樣美金消費,在阿根廷可以買到在烏拉圭3倍的生活用品量,「只有在阿根廷,烏拉圭披索才有價值」。

2023/09/19 | BBC News 中文

「帶貨一哥」李佳琦失言風波,意外折射了中國經濟下行與青年失業困境

李佳琦的網路風波,意外地折射了中國經濟下行和青年失業的困境,人們看到中國年輕人中普遍存在的幻滅感。「在社交媒體上回應李佳琦事件的評論中,我看到了一個正在崩潰的中國。」一條推特寫道。

2023/09/11 | 德國之聲

「Xiconomics」一開始備受期待,但事實證明習近平的經濟思想就只是口號

習近平強行獲得中共總書記第三任後,為了樹立偉大形象, 努力把自己打扮成無所不知的萬能領導。並要人們學習他的思想尤其是所謂的經濟思想。最近在南非的金磚峰會期間,《新華社》專門給那裡參會的人特別是非洲政客們,召開了一個習近平經濟思想報告會。旅德華人政治學者張俊華認為,在當今中國經濟如此尷尬的情況下,宣揚他的經濟思想實在是一大自我諷嘲。

2023/08/31 | 歪脑|WHYNOT

失業後的抑鬱、焦慮與躺平,中國青年不再幹「腦力活」,改做「體力活」

中國在三年的疫情防控後,面臨著日益增加的就業和經濟壓力,失業數據屢創新高。同一時間,香港面對人才嚴重流失的問題,港府在今年6月中旬宣佈輸入最多2萬名外勞的計畫,這樣的求才計畫能吸引中國失業青年,成為解決失業與缺才的解方嗎?

2023/08/24 | BBC News 中文

2024美國大選觀察:為什麼對川普來說,壞消息反而是好消息?

在川普勢力範圍內的人甚至認為這對他們來說可能是一個積極因素,這頗為令人驚嘆。驚嘆,但在這個正反顛倒的世界裡,又算不上十分意外。那些強勢的初選民調數據和湧進來的競選捐款表明,儘管他面臨法律問題,甚或是正因為如此,共和黨選民更加喜歡川普了。

2023/08/23 | 德國之聲

除了青年失業率被政府蓋牌,中國還有哪些「數據黑洞」?

在中國各項經濟數據不振,民眾信心低迷之際,統計部門宣佈暫停發布青年失業率,引發網路輿論的嘲諷。在中國,越來越多的經濟和科學訊息數據不再完整。

2023/08/1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國蓋牌失業率仍難掩問題,一線城市旅館擠滿待業青年

來自廣西防城港的黃欣,在老家開英語家教班,起初朋友負責招生和業務他專責教學,並說:「我的學生都是國企老總,法院院長等人的小孩,不太計較補課費,所以收入不錯,幹得也開心。」但好景不常,中央頒布雙減政策強監管補教業,黃欣瞬間失業。於是他決定到大城市廣州找找機會,直到如今,一個月過去了......

2023/08/1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國「蓋牌」青年失業率,港媒:難言之隱難服眾

中國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長付凌暉15日在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記者會上說,自今年8月開始,全國青年人等分年齡段城鎮調查失業率將暫停發布,原因為經濟社會不斷發展變化,統計工作需要不斷地完善,勞動力調查統計也需要進一步健全優化。

2023/08/1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國7月CPI轉負,市場憂通縮風險經濟陷惡性循環,恐步日本失落30年後塵

康乃爾大學中國金融專家普拉薩(Eswar Prasad)分析指出,中國經濟目前面臨陷入通貨緊縮的嚴重風險,這可能會導致民營部門經營信心下降等惡性循環。通貨緊縮指整體物價水準呈現普遍性、持續性下滑現象,多以CPI作為主要衡量指標。依據國際貨幣基金(IMF)定義,CPI年增率連續2季負成長,技術定義上符合通貨緊縮。

TNL+ 2023/08/05 | 長河

【逆滲透中國】看重員工性價比、35歲失業魔咒——其中蘊含了什麼「中國特色」?

如果去美國一些政府部門辦事,會遇到很多年紀偏大、語言不暢的「新手」,有一些是剛剛把孩子帶大的全職媽媽,他們重新回到崗位開始上班;有一些是剛來美國的新移民。他們辦事效率很慢,做事不熟練,可能年輕人花5分鐘辦好的事,他們需要15分鐘,但政府願意給他們就業機會,讓他們可以自給自足。但在中國卻是完全不一樣的狀況。

2023/07/2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國經濟陷衰退,網文「上海搞成這樣很難過」引熱議,政府急扶民企難解投資者疑慮

作者說,他日前發表的「到了虹橋站,才知道上海是真沒錢了」一文,已提到站內通道兩側店鋪關門的關門,裝修的裝修,燈光昏暗,鐵鎖高懸,再無當年的熱鬧氣息。但大廳人頭鑽動,燥熱無比,虹橋已經節約到「連空調都捨不得開足的地步了」。這種悲涼雖然引發很多感慨,卻也有人憤怒質問他「你帶節奏是何居心」?

2023/07/23 | 德國之聲

中國青年高失業陷入一個死局,也許要等中美對抗告一段落才有解

中美的對抗和衝突,全方位地呈現出來,讓中國深受其惠的全球化戛然而止,嚴重衝擊中國的經濟。尤其是三年疫情,由於當局採取錯誤的防疫對策,幾乎讓社會停擺,把中國變成一個大號的監獄或囚籠,人人都囚在籠中,嚴重打擊年輕人的心理,破滅了他們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