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最新文章

2023/09/27 | 台灣國際女性影展

【2023女性影展】《觀景窗裡》導演蕭逸凡專訪:你拍下這些東西,那些影像就在跟你說告別

「就是把那些素材整理成就是一個紀念吧」,父親的逝去已經過了正好10年。10年作為一個跨度,使《觀景窗裡》導演蕭逸凡開始整理過往拍攝父親的素材,希望可以透過這些影像的回顧與重組,將之作為當初已故父親以及當初的自己,留予現在自己的一個紀念品。

2023/09/26 | 台灣國際女性影展

【2023女性影展】《游墓》導演游珮怡專訪:這個世界,大家是用各自的方式活著

本片的有趣之處在於生死之間的倒轉,原句是「生不帶來,死不帶走」,講述人只是暫時居住在這個世界,但墳墓作為一個亡者的永久居住地,居然動了起來變成能「把死亡帶著走」,突破既有概念,向死而生,在最接近死亡之處誠實地活著。

2023/09/25 | 台灣國際女性影展

【2023女性影展】專訪《瑪麗快跑》導演林世菁:墮胎是困難複雜的議題,小孩生命權跟女性身體自主權真能有絕對標準?

《瑪麗快跑》描述移工、母親、家庭的故事,導演林世菁說:「我一開始覺得墮胎是非常困難且複雜的議題,我仍覺得女性的身體是屬於自己的,但小孩的生命權跟女性身體自主權,兩者之間仍會互相影響,尤其當我懷孕之後,我才理解真的很難有絕對的標準。」

2023/09/24 | 台灣國際女性影展

【2023女性影展】《最後三十天》導演劉于瑄專訪:誤認發育為乳癌,女性獨有的生命經驗

剛成為姊姊的十歲女孩思婷,認為父母只偏愛襁褓中的弟弟,同時又懷疑自己得了可怕的乳癌,面對心中的恐懼,卻無法獲得父母的關注。在好友育瑄的陪伴下,思婷將如何度過生命最後的三十天倒數?本片改編自導演劉于瑄的童年經驗,細膩描繪女孩面對成長和死亡的心境。

2023/09/24 | 台灣國際女性影展

【2023女性影展】《海都是海》導演郭昕盈專訪:人們不斷衝突,好像都會面臨到問自己「我是誰」的問題

導演郭昕盈提到,片名《海都是海》出自葉青的詩〈並不能說是寂寞〉,詩中的最後兩行,「什麼樣貌的海都是海/我只能請你記得這個比喻」,使郭昕盈產生反思:「我們人一直衝突,我覺得人好像都會面臨到問『我是誰』這個問題,很想要去定義我自己,我覺得應該說,在這個追尋的過程中,自己這件事情是沒有辦法被定下來的。」

2023/09/23 | 台灣國際女性影展

【2023女性影展】《島影》導演余聿專訪:停格動畫的魅力,就是將表演、攝影和燈光一起實現

針對余聿導演最新的定格動畫作品《島影》,我們談了許多動畫上的創作:「我覺得停格比較大的優點跟缺點是,它每一幀、每一格都像是在做特效,所以大家很容易陷入在那個特效的世界裡面,就想要把每一張都拍得漂亮,然後忘記你的故事本來應該要長怎樣」。余聿說,先把故事修好,其他的之後再說。

2023/09/23 | 台灣國際女性影展

【2023女性影展】《哭聲》導演陳曉欣專訪:從防疫旅館的感受,想到近年香港政治帶來的恐懼

針對國家力量對於人民意識形態的干涉,陳曉欣以前一部短片作品《於是我安靜了》為例,原先該片預計在今年春季於香港公開播映,但香港電影、報刊及物品管理辦事處卻以片中畫面「可能具煽動意圖」為由而拒發准映證。爰此,陳曉欣希望能透過《哭聲》片中的安排傳達她的信念與支持:「我覺得可以說出來,因為錯的不是我們。」

2023/09/22 | 台灣國際女性影展

【2023女性影展】《食髓花》導演杜婉伶專訪:不管看什麼電影或自己本身,不知不覺就往超現實的地方去了

會創作《食髓花》是因為意識到自己腦袋有各種的聲音,然後就覺得那些聲音可以把他的形象畫出來,然後也想創造一隻小怪物,以角色為起點,想著他是怎麼萌芽。

2023/09/22 | 台灣國際女性影展

【2023女性影展】《哈勇家》導演陳潔瑤專訪:希望更多的女性電影工作者,能夠發現自己的獨特之處

2022年,陳潔瑤導演以《哈勇家》一舉獲得金馬最佳導演,在她之前,從未有台灣女性導演能夠獲得此殊榮,導演用她堅韌的意志和敏銳的眼光,為我們展示了女性導演的獨特魅力。作為一位女性導演,她不僅注重電影創作,也關注女性影展,她用自己的行動,呼籲更多人關注女性電影人的創作和聲音。

2023/09/21 | 台灣國際女性影展

【2023女性影展】《春水奇譚》導演黃丹琪專訪:中年男子與慾望掙扎,片中的「雞雞」是真正的人

為何選擇「中年男子」作為主題,導演也跟我們分享,在自己的身邊取材時,發現很多上年紀的叔叔伯伯們,都有找尋另一半的困擾,而這些困擾常來自於他們覺得自己不夠好,這些中年男子對自己的人生是有一種惋嘆的,這部作品就變成了一個中年男子和自己的雞雞(慾望)吵架的故事。

2023/09/20 | 台灣國際女性影展

【2023女性影展】《泅》製作團隊專訪:用客語呈現感情連結,從阿公的人生看時代發展

《泅》的簡介中有一句話,「愛之於犧牲,之於自由」。故事中阿公是一個木訥的長輩,並不經常談論自己的過去,隨著故事的展開,我們可以了解到阿公和他的一代人,在那個時代為了照顧家庭、培養後代,付出了很多,甚至犧牲了自己的個人夢想和自由。

2023/09/19 | 台灣國際女性影展

【2023女性影展】《沒有名字的理容院》導演林宇嬋專訪:桃園虎頭山下,那些街頭理容攤的女性

宇嬋導演侃侃而談,敘說起他與這個地方結緣的經過。平時就喜愛逛市集的他,在桃園假日花市深處發現了這群「街頭理容攤」。沒有名字、用編號代替的帳篷彼此緊靠,亂中有序的聚集在一起。理髮的人、被理髮的人,來來去去的人際關係形成一種特殊的氛圍,吸引了導演的目光。

2023/09/18 | 台灣國際女性影展

【2023女性影展】《六月雨》導演林劭慈專訪:世界上很多解不開的問題,就像我跟我媽一樣

大學時期主修表演,畢業於台北藝術大學電影學系的林劭慈說:「喜歡上電影嗎?我大概是畢業後才開始喜歡上拍電影的。」林劭慈繼續說:「看電影就很單純,拍電影有點太辛苦了,拍電影的人應該隨時都想放棄吧!」

2023/09/17 | 台灣國際女性影展

【2023女性影展】《大夜》導演江佳諭專訪:護理師的累是身心俱疲的「累」,該怎麼照顧人以及被照顧?

在醫院被病患打屁股或亂摸,這類的情況在臨床上還蠻常發生的,但大部分時候因為護理師很忙,可能就稍微躲開或罵說「你不要亂摸啦」,然後就走了。有些護理師就算真的覺得不舒服也不一定會去反應,尤其當性騷擾自己的是一個相對弱勢的對象,這種時候就常有「有苦說不出」的感覺,就想加到劇情中。

2023/09/15 | 台灣國際女性影展

【2023女性影展】《人之初性本善》導演李剛齡專訪:在框架邊緣拍攝AV女優,想試試臨界點的感覺

在拍攝有關於「性」的題材時,同樣是身為女性,剛齡導演的顧慮之一便是作品中對於「性」的處理方式,從AV女優拍攝A片的性行為工作、甚至是片中有一段苡若私下的約炮場景,從工作上的「性」到非常私密的約炮的「性」,要如何讓紀錄片對於「性」的描繪不落於鹹濕或刻意赤裸,不去消費被拍攝者?

2023/09/14 | 台灣國際女性影展

【2023女性影展】《跳繩》導演吳姿澐專訪:在成長過程中,照自己的速度就好

吳姿澐以編導的身分,帶著備受肯定的《跳繩》加入2023女性影展的行列。與影展上多數作品不同,《跳繩》一片平易近人,講述關於一對姊妹的故事。本篇文章專訪吳姿澐導演,聽她談談這部片子的背後故事。

2023/09/13 | 台灣國際女性影展

【2023女性影展】《鷺鷥河》導演劉琬琳專訪:自然沒有消失,每個人都需要心靈安放的地方

《鷺鷥河》導演劉琬琳談起這個故事時說:「因為我那時候工作上下班,每天路上的觀察。我在那份工作做了11年,我每天都騎同樣的路上下班,那幾年會看到高雄那一區整個地景的變化,那邊本來是很多建商的建地,有很多沒有管理的土地......」

2023/07/08 | TNL 編輯

【2023台北電影獎】百萬首獎《鑽石水族世界》:一個到東南亞發展台灣人的故事,首獎連續3年頒給紀錄片

號稱台北電影獎最大獎的「百萬首獎」,從最佳短片、紀錄片、動畫片、劇情長片等4大類最佳影片中選出,而以陳玉勳為首的評審團,最終將此獎項頒給黃琇怡執導,以極低的預算,橫跨多年的時間,堅持不懈完成製作的紀錄片《鑽石水族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