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

姓氏是表示一個人的家族血緣關係的標誌和符號;「姓」起於女系,「氏」起於男系;秦漢以後,姓氏合一,通稱姓或兼稱姓氏。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3/02 | nippon.com 繁體字

全球唯一強制「夫婦同姓」的國家,日本家庭法如何擺脫「加拉巴哥化」?

關於日本修訂家庭法(民法中關於婚姻、親子關係和繼承等的法律法規)的討論,包括導入「選擇性夫婦異姓」和「共同撫養權」等的爭議甚囂塵上。其原因之一是明治時代基於父權制和性別分工的「家族制度」的陰影依然揮之不去。本文重新審視了阻礙現行民法發展的問題。

2022/12/1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日本民法修正逾百年「嫡出推定」制度:女性離婚起算300天內生的孩子,不再被視為前夫之子

修正前的日本民法規定,女性在婚姻期間懷孕的孩子為丈夫的孩子。如果夫妻離婚,女方在離婚後起算300天內生的孩子,被推定為前夫之子;而從結婚或再婚起算200天後生的孩子,被推定為現在這任丈夫的孩子。

2022/04/29 | TNL 編輯

義大利憲法法庭歷史性裁決:新生兒首次可以只跟母親姓,墨索里尼孫女也叫好

這將使在義大利(港稱「意大利」)出生的孩子第一次可以只冠母親的姓。義大利的家庭通常不會讓孩子使用母親的姓氏,除非在某些特殊情況,比如父親不願意成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

2022/04/15 | 一起讀判決

從父姓從母姓,誰能取得原住民身分,大法官怎麼說?

原住民一直以來都以姓氏來判定身分,當漢族父親與原民母親結婚時,子女只有從母姓才能獲得原民身分,這點在今年4/1正式被大法官宣告違憲。

2021/04/01 | 楊俊業 博士

台灣認為名字過長是自找麻煩,恰與泰人改換姓氏時追求「以長為尊」的做法相反

泰人「姓氏」可以隨意更換,不受次數限制,因此也造成父母和孩子登錄不同「姓氏」的情況,因為在泰國換姓改名的手續簡便,一些年輕人若不喜歡自己的家族「姓氏」,只要年齡屆滿20歲,便有資格申請更改「姓氏」,同時過程僅約十分鐘即可完成,目前根據泰國政府統計資料,全國6千800萬的人口數目,登記在案「姓氏」已近70萬個,而且這個數目每年都會持續增加。

2020/09/21 | 黑波克

菅直人與菅義偉這兩位「菅首相」,不是同姓而且日文寫法也不同

菅義偉和菅直人的姓都是「菅」,就台灣人的感覺來看,這兩位首相是同姓。不過從日本人的角度來看,兩名「菅首相」的姓雖然文字相同,不過不是同姓。

2020/05/16 | 李律鋒

從中華四千年歷史,談黃安「中文姓氏者=中國人」的粗暴邏輯

試想下次有人指著你大罵:「你敢說你不是中國人你就不要講中文!去給我姓日本姓!」的時候,你能夠辯才無礙地舉例分別出中文使用者、中文姓氏者、中華民族與中國人的差別嗎?

2020/05/04 | 留德趣談

陶輝與陶伯

Dover這姓氏,源自這條位於肯特的河流,也是多佛這城市名字的來源,後來也成了這附近居民的姓氏。陶輝的祖先,可能來自這對岸是法國的沿海市鎮。

2020/03/04 | 黑波克

在日本住了超過十年,我還是覺得「日本人的名字很難記」

大部分的日本人的姓都不是我以前用的日語教材中出現過的「田中」或「木村」,所以聽日本人介紹名字時,實質上是在聽一段陌生的音節組合。這和聽意義不明的咒文的感覺差不多。

2019/08/10 | 張 郁婕(CHANG, Yu-Chieh)

「婚後改姓」造成外國人困擾,日本官方如何解決護照的姓氏問題?

日本《民法》第750條的規定,夫妻雙方結婚後要改為相同的姓氏,,但如果當事人海外工作需要,便能申請在護照上加註舊姓。然而,日本護照上的註記方式,外國海關根本看不懂。

2019/05/03 | 精選書摘

《天皇的歷史之謎》:中國古代如何記載日本天皇的「姓氏」?

宋帝國以後的中國官史,沒有再對天皇之姓有什麼記載,一方面是同時代的天皇已經不再是執政的國君,成為了「統而不治」的國家代表;在中國王朝的情報裡,天皇的存在感也每況愈下,所以對天皇姓氏的求知欲也隨之消失。

2019/05/02 | 精選書摘

《天皇的歷史之謎》:天皇有姓氏嗎?

其實在天武天皇之前,在日本以外的史料裡,也能找到倭國時代的大王曾向外國提到自己姓氏的記載。這個重要的線索來自於中國南北朝時代劉宋帝國的《宋書》。

2019/04/06 | 張 郁婕(CHANG, Yu-Chieh)

受夠婚後改姓,日本「選擇性夫妻別姓」的抗爭進行式

日本《民法》第 750條的規定,夫妻雙方結婚後要改為相同的姓氏,稱之為「夫妻同姓」。「夫妻同姓」的反義詞「夫妻別姓」,就常用來指稱希望能推動修法,讓夫妻雙方婚後能維持原本姓氏的運動。

2019/04/06 | 張 郁婕(CHANG, Yu-Chieh)

受夠婚後改姓,日本「選擇性夫妻別姓」的抗爭進行式

日本《民法》第 750條的規定,夫妻雙方結婚後要改為相同的姓氏,稱之為「夫妻同姓」。「夫妻同姓」的反義詞「夫妻別姓」,就常用來指稱希望能推動修法,讓夫妻雙方婚後能維持原本姓氏的運動。

2019/02/18 | 張 郁婕(CHANG, Yu-Chieh)

連異性戀都能申請,千葉市「事實婚」伴侶制度到底是什麼?

從千葉市伴侶制度開放讓所有性別的伴侶都可以申請做為引子,帶你一次看透日本「事實婚」究竟是什麼?

2018/12/13 | 周雪君

11歲「特朗普」不堪受同學欺凌改姓氏

俗語說最怕改壞名,美國一名男童卻因為姓「特朗普」受到同學欺凌,情緒低落,他最後決定改姓。

2018/10/22 | 精選書摘

《漫遊中古英格蘭》:14世紀英格蘭農夫「有名無姓」,因為根本沒必要

身分當然也靠紋章家徽來區分,它使得貴族領主、騎士和鄉紳與社群聚落裡的其他人區隔開來,「其他人」當中,還包括這些世襲家族的後裔商人。

2018/10/19 | 精選書摘

《田中先生住田中》:日本姓氏始於地名,但橫濱跟橫濱市無關

以地名為由來的姓氏很容易找到源頭,只要對照名稱即可。唯其發祥地通常來自小地方名稱,在左右對開的縣市地圖裡不一定找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