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娘娘腔

娘娘腔,或稱娘砲、娘氣,中國北方話叫娘們兒、粵語叫乸型,是一種對男性使用的歧視語,具有性別刻板印象意涵且含有歧視意味。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1/11/07 | 高澄天

【專訪】《成為男人的方法》作者沈信宏:「真正的男人」不是純度一百的陽剛集合體,而是將陰柔內化

沈信宏所言「成為你自己,接納自己所有的東西,不被他人評價所影響。」或許是我們一生的功課,但,當國家(黨)出面干預「男人該是什麼樣子」,這對性平進程的大開倒車,絕對值得我們戒慎恐懼。

2021/08/06 | 辣台妹聊性別

美國的「模範少數」?被性化的亞裔女、被陰柔化的亞裔男、集刻板印象於一身的亞裔男同志

當偏好成為一種集體現象,特別鑲嵌在「亞裔男同志=陰柔」的等號裡,進行社會排除,就構成了歧視。歧視不只是赤裸的進行制度與話語的壓迫,更是幽微的包裹在「個人選擇」的假象裡,排斥特定族群。

2021/03/31 | 傅紀鋼

【專訪】「第三性」康小姐:我想要被人喜歡,我有我的政治理念,所以推出「意識形態打火機」

「我後來都穿女裝,然後在台北動了聲帶手術,把名字改成女性化的名字。父母都沒講什麼。我隆乳時在家休養,他們也都不聞不問,當作沒這回事。對他們來說,整件事就像『看不見的大象』。大家都不戳破。過年時我問我媽說,我這樣真的要回外婆家嗎?......」

2020/11/07 | 精選書摘

馬翊航《山地話╱珊蒂化》:報告長官,我拿娘娘槍!

那些上不了舞台、豔麗或哀傷的原住民、男孩、女人與同志,從馬翊航的文字具象化為真實的面孔,豔光四射地提槍擊發。

2020/06/25 | 精選書摘

《你這個娘炮》:在青少年時期,一個男孩可以因為「任何事情」被叫娘炮

川中的男孩恰恰就是這樣用娘娘腔這個字眼的。當同志,別人不見得會接受,但一個身為同志的男人,好歹可以做點別的事情,讓別人認可他夠陽剛。而娘炮,就這個詞的定義本身就不可能陽剛。

2020/04/20 | 潘柏翰

【校園性霸凌】男生一定要很man才能生存?還是不喝水才能在學校生存?

對於性別氣質特殊的學生來說,言語上的性霸凌仍是家常便飯。面對同儕相處時的隔閡感,更是一路伴隨著他們長大。即使已修法納入「性霸凌」概念,師生們的觀念未必跟上法規。察覺、防治,甚至到處理性霸凌案件,再再都考驗著師生們的性別平等意識。

2018/10/26 | 精選書摘

當一個害怕感染HIV的異性戀妻子,來到同志諮詢門診

許許多多的同志,在成長過程裡,都曾以為自己是世界上唯一的差錯、不可說的隱疾。同學的羞辱讓自己噤聲,師長的否定讓自己絕望,反同團體大力運作的「學校教育不可以提到同志」,讓自己灰飛煙滅。

2018/05/27 | GeogDaily地理眼

酷兒地理學:同志夜店裡的Asia Pop和C妹文化

Asia Pop令第一次到G Star的我感到相當驚奇,因為台上的夜店客們個個對舞步相當熟稔,且彼此動作整齊劃一、默契十足。但在某些夜店客眼中,C妹之所以是不可慾望的(undesirable),其實是性別(gender)與性(sex)的評價共同交織的結果。

2017/03/17 | 讀者投書

葉永鋕的日本之旅:關於1985年出生的玫瑰少年與娘娘腔大叔

和我一樣出生在1985年的葉永鋕,仍舊保持著十幾歲的笑容,現在在全日本「旅行」,大書店和各網路書店都可以找到他。看照片笑得那樣開,應該是很開心的吧。

2016/12/05 | 精選轉載

那一晚,我跪的不是護家盟,是跪求人們找回人性與良心

我很抱歉自己的行為傷害LGBT的尊嚴,但,我跪的不是護家盟,而是跪求人們找回自己的人性與良心,跪求他們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可以想一想自己到底做了什麼,並且喚醒他們身為人父人母的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