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子宮頸癌

子宮頸癌(英語:Cervical cancer,又稱宮頸癌),為發生在子宮頸的癌症,源自於不正常細胞的生長,能侵襲或轉移至身體其他部位。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11/02 | TNL 編輯

《媽,別鬧了!》《下一站,幸福》金鐘導演陳慧翎癌逝,吳慷仁、賈靜雯、曾莞婷等多位名人弔念

陳慧翎在2013年罹患子宮頸癌,期間歷經多次復發,這10年的抗癌過程,陳慧翎也陸續交出許多影視創作,去年執導推出的《媽,別鬧了!》,則成為逝世前最後一個公開發表的作品。而陳慧翎病逝的消息一出,引起影視圈的不捨弔念。

2023/06/23 | 常春月刊

更年期後還來月經別以為是回春,小心可能是兩項癌症警訊

特別提醒的是已確定停經的婦女,若有停經後的出血,就要立即就醫。因為停經後的婦女,連一滴血都不該流才對,臨床有出現已經停經1年(也就是持續1年沒有月經)的婦女,之後卻異常出血,檢查後發現是子宮頸癌。

2022/09/20 | 大象醫生

子宮頸癌真的能預防嗎?為什麼有時抹片檢查會出現「難以判讀的結果」?

們抹片主要就是用圖中的白色刷子做檢查,會在子宮頸附近以旋轉方式拿取細胞,所以這裡的第一大重點就是,我們抹片結果是看「細胞型態的異常」,而不是像一般手術切下來比較大塊的標本看的是「病理標本」。

2021/09/11 | 問8

子宮內膜「增厚」與「增生」差了十萬八千里,精準診斷就靠子宮鏡切片

子宮內膜增生經常合併異常出血,如果沒有異常出血,幾乎能跟這個診斷無緣;反之如果您有反覆的非經期出血,務必做子宮鏡檢查。

2021/08/24 | 關鍵特務

還停留在「女性才會得HPV」的老觀念?HPV病毒威脅不分男女,現正是依醫囑接種HPV疫苗好時機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署(CDC)研究報告指出,男性受HPV感染風險比女性還高,在18~70歲的男性族群中,將近每2位男性就有1位生殖系統感染HPV。病毒威脅不分男女,共同預防HPV才是上策。

2020/12/28 | 網氏/罔市女性電子報

HPV疫苗政策上艱苦的一戰:國家政策應從保護女性出發

2014年12月世界衛生組織發布指引,建議將HPV疫苗的施打劑數減為兩劑。2015年5月在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裡,我們要求政府應修改政策,減少不必要的資源浪費,衛生福利部也是到了2018年底方作政策的改變。

2020/08/07 | 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美國18~59歲男性約有一半感染HPV,遠超過愛滋病、披衣菌與淋病

只要有發生性行為,就有感染HPV的風險。目前社會較為開放,親密行為的發生也更為頻繁,使HPV感染風險隨之提升。

2019/12/17 | NOW健康

男人又沒有子宮,為什麼也應該打「子宮頸癌疫苗」?

臨床顯示,菜花大多是透過性行為親密接觸,傳染人類乳突病毒所引起,而稱之為「乳突」病毒,主要是因為病毒常引起良性表皮細胞增生,形成像鐘乳石的良性腫瘤。

2019/03/25 | 康健雜誌

參加癌症臨床試驗前,應先了解的11個問題

「臨床試驗」指的是以「人」為對象的試驗,舉凡新藥、新醫療技術或器材研發,都需要各期臨床試驗來證明效果、安全性或可行性,才能通過衛生主管機關的審查,運用在一般病人,「說臨床試驗是醫學進步的動力一點都不為過。」

2018/11/12 | TIME

對初期子宮頸癌患者來說,微創手術未必比較安全

目前,根據上述的最新研究結果,美國國家癌症資料網已建議罹患初期子宮頸癌的女性選擇開腹式子宮切除術,而非微創手術。

2018/11/11 | TIME

對初期子宮頸癌患者來說,微創手術未必比較安全

目前,根據上述的最新研究結果,美國國家癌症資料網(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簡稱NCCN)已建議罹患初期子宮頸癌的女性選擇開腹式子宮切除術,而非微創手術。

2018/10/10 | 周雪君

【施政報告】法定產假增至14周,月入5萬元或以下產假薪酬政府承擔

《施政報告》提出法定產假建議由10星期增至14星期,僱主可向政府申領發還向女性僱員支付的新增四星期產假薪酬。

2018/10/07 | TIME

比爾蓋茲談「第三波減貧浪潮」:世界很難注意到非洲的進步

在與《時代雜誌》的訪談中,比爾.蓋茲(Bill Gates)特別談到最近兩次減貧浪潮,先後發生在中國和印度,並闡述如何在非洲激起第三波浪潮。

2018/07/17 | 文科生.歷險手記

【公共衛生教學系列】HPV疫苗與子宮頸癌(上)

HPV疫苗的作用是協助免疫系統「認臉」,那麼免疫系統便會認住HPV的樣子,日後再相遇的時候便可以馬上「突起」打退HP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