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學校

學校(或稱學院) 是一種為教師及學生提供教育環境的機構,並通過特定的教育方式增進對學生的知識和價值體系。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9/0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韓國教師不堪家長頻投訴輕生,全國教師抗議「恐龍家長」串聯罷課

28歲教師金珍瑞(Kim Jin-seo,音譯)在一場抗議活動中說,經歷兩次特別咄咄逼人的投訴後,她也想過自殺,後來不得不請假3個月。一次是她要求一名干擾秩序的學生在洗手間反省5分鐘;一次是她通知一名學生的家長,說他們的孩子打架。校方兩次都強迫她道歉。

2023/08/30 | 方格子vocus

「雙語教育」只是一個耍噱頭的教育政策,對提升學生學力之功效微乎其微

台灣教育政策的最大問題,就是不去找出問題,解決問題,反而在製造問題,將資源放在錯誤的地方,然後將帥無能累死三軍。舉例來說,許多年前,我看到朋友約小學三年級的小孩,在做老師給的造詞練習,看到他所寫的內容,我真的十分傻眼......

2023/08/15 | 關鍵評論網 ASEAN:Indochina

柬埔寨東北部一所高中發現數千枚未爆物,校址在紅色高棉時期曾是彈藥庫

從上周五到週日,柬埔寨排雷行動中心(Cambodian Mine Action Center)排雷人員已收集2116件未爆彈(UXO)。目前學校已暫時關閉,排雷行動中心主任Heng Ratana也補充:「這對學生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幸運。如果有人挖到地下並碰觸這些爆炸裝置,很容易爆炸。」

2023/07/14 | nippon.com 繁體字

日本教師考試「招不滿」?遠高於「過勞死亡線」的超長工作時間,學校就是黑心職場

全國性的師資不足問題日趨嚴重,因停職休假或離職出現的教師職位空缺,也處於難以填補的狀態。教師的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比如處理校園霸凌問題和缺勤,關照特殊班級的學生等等,工作時間長卻沒有加班費。由於感到這樣的工作沒有前途,以致願意當老師的人不斷減少......

2023/07/05 | 張博丞

韓國少子高齡化嚴重,獨居老人128萬人,65歲以上43.2%「相對貧窮」為OECD最高

韓國65歲以上的人口中,有高達43.2%的人被列為「相對貧困」,是OECD最高的國家。此外,韓國約有128萬名老年人被發現是獨居老人,隨著人口持續高齡化,這些數字預計會繼續增加。鄭順鬥補充,韓國的育兒成本過於高昂,許多中年人在孩子身上花太多錢,甚至願意從退休金帳戶中取出錢來撫養子女,這導致他們無法在退休前存下足夠的積蓄,使他們晚年的生活品質大幅下降。

2023/06/30 | 讀者投書

若技藝教育能更早開始,是否會少些誤入歧途的年輕學子?

對已有偏差行為的學生來說,學校是令人煩躁的,他們會比較渴望賺錢和朋友,會希望學習的是可以賺錢的技能,而不是像國英數歷史地理這種看不到商機的東西。然而,目前的國中對於學業低落的學生,唯一的資源,就是國中三年級才開始實施的「技藝課程」。

2023/04/01 | 讀者投書

就算學生求援,也只會換來學校用更多「輔導」來持續教師霸凌

作為一位家長,對小孩在校遭遇教師霸凌深感不捨,對因霸凌而輕生深感痛心。然作為一位教師,身處教育第一線,長期觀察、經手校園霸凌實務,對此案件實感漠然,因為此事在此類學生身上,實屬必然。此必然也影響到教育部統計失真之問題。

TNL+ 2023/03/24 | TNL國際編譯

要求調薪30%談判破局,洛杉磯學校職員大罷工3天、逾42萬學生受影響

2021年美國公立學校教師的年薪約為6.5萬美金(約197萬新臺幣)看似明顯高於最低標準。但在加州一年的生活費用高達5.3萬美金(約160萬新臺幣),意味著教師扣除生活所需的花費後,能投入儲蓄的金額所剩無幾。此外,這些學校教師與美國民眾平均領到7.5萬美金(約新臺幣227萬)的年薪相比,仍有一段差距。

2023/03/23 | 讀者投書

從《黑暗榮耀》看校園霸凌:如果孩子間的弱肉強食不可避免,我們該如何設立防護手段?

看完《黑暗榮耀》之後,相信很多觀眾內心都有很多問題要問,其中一個核心的問題是,為什麼會有校園霸淩?孩子不是都很天真浪漫無邪嗎?如果孩子間弱肉強食的現象不可避免,我們又要設立怎麼樣的防護手段來防止可能𧗠生的校園霸凌?我認為有家長、學校及學生自己三方面來做。

2023/02/19 | TNL 編輯

800多天口罩令鬆綁:2/20起哪些場所不再強制戴口罩?哪些情況還是要戴?6大QA一次看

從2月20日開始,消費者進入餐廳、超商、百貨公司、非學校內的圖書館、運動場館與游泳池,可以不用戴口罩。包含遠東SOGO百貨、全家與7-11、全聯福利中心、麥當勞等公司皆表示,明起配合政府防疫措施規範,視消費者自身意願,不強制進店顧客進配戴口罩,但仍會要求員工配戴口罩。

2022/10/09 | TNL特稿

前進泰緬邊境現場:緬甸看似是幾乎毫無希望的國度,但流離者仍持續以行動改變家鄉

從種種跡象顯示,緬甸看似幾乎毫無希望的國度,但流離者即使在傷痛絕望之際,仍唯有以持續行動,改變家鄉的未來。任教於泰境社區學校的年輕女教師莉莉(化名)談起:「當我在社群媒體上,看見緬甸軍人暴行的時候,我恨不得把施暴者都殺死。」

2022/08/27 | nippon.com 繁體字

少子化衝擊日本學校體育,運動社團能否成功轉型為社區俱樂部?

少子化問題導致學校社團人數減少,甚至合併或解散,兼任社團教練的老師負擔過重也成為問題。因此,日本體育廳決定從明年起,用三年時間開展「向社區移交體育社團活動」。將在日本紮根已久的學校社團活動轉型為像歐洲那樣的地方社區俱樂部,這種嘗試能否成功呢?

2022/08/16 | TNL 編輯

私中老師涉性騷校方要求被害學生家長填「不調查同意書」,監察院糾正桃園市教育局

監察委員葉大華、紀惠容調查發現,性騷擾案的被害學生有透過社群軟體Instagram,私下聯繫共12名曾受江姓教師性騷擾的學生,但該私中卻違法要求這12名被害學生的家長填寫「不調查同意書」。

2022/06/18 | 方格子vocus

對於女校長或學校女主管的5個刻板印象——為什麼男性就不會碰上這些麻煩?

一位住在學校周圍的民眾,急切的要求與校長當面對話,見面之後的談話內容,讓我不禁認真回想,職業生涯是否遭遇過性別歧視或刻板印象?想起來了!女性角色想在學校擔任主管職或領導者,還是會面對一些既有的刻板印象。

2022/06/14 | 環境資訊中心

研究證實噪音「有毒」:學校附近的交通噪音,顯著影響學童認知發展

噪音是第二大危害健康的環境因素,而最新的研究發現,暴露在交通環境中的時間比其他學童多三倍者,一年來的記憶力發展和注意力發展速度,分別比其他學童慢23%與5%。

2022/06/13 | 方格子vocus

校長畢業有感:「校長致詞」是種必要之惡,所以我訂下五個盡量不落俗套的自我要求

學生們也可能會有種錯覺,以為校長就是每次都要拿麥克風、很愛講話、致詞又講超久的那個人,也許,他們真以為校長都很享受那種上台講話的感覺。我知道自己其實是害怕上台的,肚子裡也沒有那麼多東西可以教育學生,所以每一場致詞,對我都是一次煎熬。

2022/05/26 | TNL 編輯

(更新)【總整理】校園疫情延燒,全國各縣市高中以下遠距教學實施情形一次看

隨著本土疫情延燒,各縣市教育處紛紛祭出新的遠距教學規定,以下為各縣市公布之遠距教學指引。

2022/05/07 | TNL 編輯

學校不給你看的,這裡都有:美國公共圖書館發放「我讀禁書」借書證

納許維爾圖書館表示,他們不是要針對這些禁書決定作出反擊,而是想成為另一個選擇,「我們的工作是確保如果你想要讀這本書,你會在這裡找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