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學生會

學生會(英語:Students' union)是學生自治組織的一種,有其相關的組織章程與其法規。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6/03 | 方格子vocus

因為台大學生爭議事件連環爆,就說年輕人「一代不如一代」公平嗎?

我認為這兩位學生的歧視言論極其不當,但我並不認為這次事件足以證明一代不如一代。先請大家摸著良心想想以下這個問題:回想一件你以前做過最惡劣的行為,然後假設當時一旁有手機將你的行徑拍攝下來放到網路上,你覺得你會有什麼下場?

TNL+ 2023/05/26 | 三酸柑遊子(野人)

台大學生爭議連環爆:資優屁孩是怎麼養成的?把矛頭指向脫口秀是理盲

台大經濟系學生的政見,為什麼會把壓迫加諸他人,還視為有趣的行為?試想,假如我是一位少年,個性搞怪愛走偏門,偏偏又思路敏捷,會念書考試、學什麼都快、做什麼都行,連老師都沒我聰明,舉目所見大家都比我差,這樣會產生什麼樣的心理?「我是對的」,然後「與我牴觸,就是錯的。」

2023/05/23 | 精選轉載

在我看來那兩個台大經濟系學生就是想一夕爆紅,「故意」比惡意更加可惡

之前選舉時,某些候選人在選舉公報上的政見也是語不驚人死不休,很明顯壓根就沒有落實的可能,就只是為了搏得大眾的眼球,其中大部份人都落選了,但也有少部份人最後成功達成目的了。誰敢說這些學生不是有樣學樣呢?

2023/05/21 | TNL 編輯

禁「LGBTQ與狗」,台大經濟系學生會選舉政見涉歧視,當事人道歉並停止競選

引發爭議的台大經濟系學生表示,原來對於特定族群並無惡意,也沒有任何私人仇恨。只是由於不成熟的行為以及玩笑話尺寸拿捏的不恰當,讓這些偏激的言論出現在選舉公報上,非常抱歉將停止競選。

2023/03/21 | 李芯

台師大學生會費之訴(下):學生會被認定為「公法人」,這代表什麼意義?

律師陳孝賢指出,如果學生會在學理上普遍被認定為「公法人」,與非法人團體相比,將更強化學生會的獨立性,例如能與教育部溝通、獲得設立登記,或是主動和銀行協商辦理開戶事宜,不需透過學校開戶。

2023/03/21 | 李芯

台師大學生會費之訴(上):只因沒繳700元會費被告上法院?當事人還原訴訟前因後果

「學生會費一定要繳嗎?」、「我該繳學生會費嗎?」,類似議題從2005年《大學法》修法,第33條第3項明訂「學生會得向會員收取會費」開始,就成為每年大學新鮮人的共同疑惑。而台北地方法院最新的判決,或許將會提供一個「法院認證」的解答。

2023/01/17 | 讀者投書

政治勢力圖謀介入大學校園,校方與學生會不能再「公私不分」

筆者當然樂見學生會討論公共事務,但學生會應服務全體學生,而非獨厚哪個黨的學生支持者——學生自治參與者應有自我認知謹守分際,「公」是學生自治公器、「私」是私人藍綠統獨政治立場,不要公私不分,正如同不要黨國不分。

2022/09/23 | TNL 編輯

高虹安取消演講,中華大學「CP值說」惹議,學者:入學分數越低CP值豈不越高?

高虹安競選辦公室表示,基於尊重與保護中華大學校方、學生會、參與學生的立場,避免讓原本基於專業邀約的講座被惡意針對,和中華大學學生會溝通後,雙方同意這場演講暫緩舉辦,再擇期進行。

2022/08/29 | 李芯

管中閔校長上任以來的慣例?台大開學典禮「結束後」才讓學生會長、研協會長致詞

台大校方曾在5月公開甄選2名學生擔任致詞代表,安插在典禮之中,但同樣身為學生代表,學生會、研協會長的致詞環節卻被放在典禮結束之後。

2022/05/30 | 讀者投書

校方對於學生權的擴張瑟瑟發抖,《大學法》修正條文仍有四大困境待解

《大學法》雖然時隔17年的再度修正。然而學生權的擴張並不代表校園民主真正來臨,大專校院的校務治理仍是千瘡百孔,校園民主的追求始終是未竟之業,唯有持續地爭取、不懈地戰鬥,才能真正見證校園民主的來臨。

2022/05/27 | 讀者投書

台藝大的亂象,要從校方越權干預學生自治開始說起

這些台藝大的校園亂象,許多都是因為學生甚至教授的意見跟學校不合、得罪學校高層,因此必想盡方法來治理。甚至曾發生過學校老師有不同意見而在網路發表言論,學校卻拿人民的納稅錢聘請兩名律師告他,但獲檢察官不起訴處分,有如浪費校務基金,然後各系所需要設備維護卻總是沒錢的狀況.....

2022/04/15 | TNL香港編輯

香港晚報:理大不再承認學生會,禁用理大名義且要遷走

理大學生會稱收到校方電郵,指因會方未簽署協議,根據《香港理工大學條例》正式勒令學生會停用理大字眼作組織名稱,以及在7月15日或之前遷出校園範圍。

2021/03/01 | TNL香港編輯

中大當選學生會內閣「朔夜」請辭,消息指受各方打壓、學生幹事與家屬收死亡恐嚇

「朔夜」雖於上月24日當選,但被中大校方「割席」。學生會內閣今午見記者,表示向中大學生會代表會請辭。

2020/10/08 | TNL特稿

【網絡時代的社運】香港社運(下):網路媒體如何改變保守族群看待運動的方式?

現在是香港街頭抗爭的低潮,這可能是像過去雨傘運動後那樣的低潮。香港社會需要醞釀,以及體制內外的力量或新的政治機會。而未來臨時立法會的機構開始運作後,可能也會造成民主派新的內部分裂。

2019/03/16 | 新社會政策雜誌

我在香港理工大學發起「言論自由牆」,被學校判了停學一年不得上訴

校方為了殺雞儆猴,在缺乏實際證據和解釋的情況下開先例重判四名學生,告誡往後的學生不能違背校方的意願,因為在威權統治下,當權者就是有能力清除異已——我本以為這些只會發生在極權國家,想不到極權的不一定是國家。

2019/01/09 | 讀者投書

免費「校園版eTag」好像很划算,為何東華大學的學生不買單?

東華大學日前與資策會與廠商合作,打算在校內裝設門禁系統,但這個類似e-tag的設計不但將增加交通壅塞,甚至具備定位功能,隨時向主機回報學生所在的位置,將校園變作猶如《1984》書中「老大哥」的世界,終致引起學生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