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

學習是獲得新的理解、知識、行為、技能、價值觀、態度和偏好的過程。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2/03/12 | CCC創作集

【漫畫】許願「如果課本像漫畫書一樣」——「學習漫畫」的特殊文類就此誕生

在正規的學校教育之外,還是有許多出版社,在代表學習的課本與代表娛樂的漫畫之間開拓市場,嘗試投入以漫畫傳遞知識的工作。在學習與娛樂兩者之間誕生的,就是「學習漫畫」這個特殊的文類。

2022/02/08 | 方格子vocus

荀子跟周星馳都認為「堅持就會成功」,但為什麼「只有堅持」往往會失敗?

藉著《刻意練習:原創者全面解析,比天賦更關鍵的學習法》,可以重新溫習,重新找回教育的使命——後天努力、教育勝於先天的天賦、資質。書中還有許多有趣的故事,例如音樂神童莫札特(Mozart),真的是神童?完美音感是天生的?

2022/01/31 | 郭梓祺

【無腔曲專欄】寫揮春

書法上未理想,書法外找些補償也好,像因書法而起的友誼。

2022/01/09 | 方格子vocus

別被考試成績綁架,父母教養孩子應該以「長期價值投資」的角度檢視

當爸媽讀了大學生們上述對於父母教養的迴響及北歐國家的教育重點,是否可以想想,你是否被孩子的成績分數綁架了?在這過程中,建議家長可以去釐清「成績」對你的意義為何?是因為你在乎面子?還是你在乎成績背後的孩子學習情況呢?或是其他因素呢?

2021/12/18 | 方格子vocus

面對那些拒學/懼學的孩子,社會與家庭的協助不該只有「談話」而已

拒學的原因是多重的,要協助孩子當然也需要多重的介入,若把「拒學」僅歸因在個人層次,要孩子去面對,我真的覺得很困難,要真的有幫助,輔導人員大概都要「撩」下去,無可避免「就是很麻煩,耗時費力」。

2021/12/11 | 方格子vocus

檢定考試怎麼準備?聽力如何訓練?精通外文的先決條件是「愛」、「初心」與「生活」

你要有明確的初心(動機),才能愛上外語學習,而且還要把外語學習融入生活中。三者具備,檢定考試難不倒你,出國出差嚇不到你,上台簡報能讓你多一份安心與自信。問問你自己,想給予孩子什麼樣的外語學習空間?再問問孩子,「你為什麼想學外文呢?」

2021/12/02 | 精選書摘

《沒你強的人,為何混得比你好?》:三個「後悔沒有早知道」的人生建議

著作銷售破十萬,「職場戰鬥力導師」毅冰的集大成之作。這些視角、告誡與見解,正是讓毅冰能夠在五百大企業裡,立下「一年半加薪十一次」超狂紀錄的職場心法。而他期盼藉由這些分享,讓大家少走一些彎路、找回「核心競爭力」,從此脫離「低薪仔」的苦命,含金量大爆衝!

2021/11/18 | 精選書摘

《不可能的任務》:如果你想加快學習過程,必備技能就是「成長心態」和「事實過濾機制」

透過大量的案例與生理學的解釋,作者解析動機、學習、創造力和心流這4種技能和大腦之間交互運作的關係。我們會看到這些能力是如何影響大腦和身體,運用這些知識加強心流,可讓自己在通往不可能的道路上加速前進。

2021/11/14 | 方格子vocus

話沒有講清楚可是講者的錯:如何借鏡外語經驗,優化結構、強化團隊溝通?

正因為不同文化群體本來就會有各自習慣的表達結構的習慣:越能適切理解不同群體的習慣,吸取優點,設計出合適的溝通系統,就越能讓集體智慧發生更大的影響力。

2021/10/08 | 方格子vocus

比較《墊底辣妹》與《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台灣的補習文化為什麼長歪了?

台灣補習班或許對學生通過科舉考試頗有功效,也能激起學生似是而非的學科興趣。不過,長遠來看,牠所傳遞的知識品味不高,甚至是贗品居多;然後,牠的傳授方式奠立在階層化權力結構下。

2021/10/06 | 方格子vocus

對學生而言「升學=會考」,其餘的社團參與、服務學習多半是師長們安排下的產物

當我們期待高中的課程更加個人化、專門化,以符合大學端需求時,大學課程整合化的風潮又是方興未艾。 教育是條漫漫長路,這一波接受新課綱的高中生進到大學、出社會後,會成為什麼樣的大人呢?對於學習的觀察與反思仍值得持續下去。

2021/09/30 | If Lin

【圖表】最新普查:全國6成常用國語,而這6縣市主要用台語

《斯卡羅》所呈現台灣過去的多元語言社會,另人印象深刻。而台灣社會現在的語言使用習慣變得如何呢?本文整理行政院普查資料,帶我們了解現在各縣市與年齡層的差異。

2021/09/21 | 方格子vocus

沒有考試如何評量學習成效?從實驗學校現場觀察「人的價值」

自然界中的植物是很好的學習對象,從深埋在幽暗土壤中的一顆種子開始到長成一棵頂天成蔭的大樹,不需要支撐其成長的支架或外力給予,對這棵樹來說,陽光與天空便是它向上的唯一理由。對我們的學生而言,那個向上的目標是什麼?或許,「成為一個真正的人」可以是一個單純卻簡單不過的理由。

2021/09/17 | If Lin

【圖表】疫情下的遠距教學:在超過2000名大學生眼中那種方法成效最好?

遠距教學因為COVID-19疫情爆發,成為世界各國都要使用的上課方式。本文為了瞭解遠距教學的成效,以實際問卷資料帶我們一窺台灣的大學生對遠距教學成效的看法。

2021/08/20 | 方格子vocus

別讓自滿成為別人的笑柄:如何用Google查證自己所寫的外文道不道地?

透過一則翻譯故事提醒我們,別過度幻想自己很威,在你有十足的把握確認百分百正確之前,請先善盡查證的義務,這是一種公德心,否則只會爽到你自已,冏了別人,也被別人看破手腳。

2021/08/19 | 精選轉載

【專訪】辛靜婷:教小孩的方法百百種,如何挖掘原住民學童的「多元讀寫素養」與「知識基金」?

辛靜婷發現長期被視為「文化缺乏」的少數族裔,生活中其實擁有獨特的讀寫資源,只是你、我,甚至他們自身都沒有察覺。於是,返台後她深入部落,挖掘原住民豐沛的知識寶藏。

2021/08/11 | 精選書摘

《菁英體制的陷阱》:菁英家庭的孩子,打從娘胎第一天就開始承接父母的資源

菁英父母不會因為嬰兒呱呱墜地就停止灌輸優勢的動作。相反地,他們會利用自己富裕的條件在孩子一出生後就開始進行直接投資。這些投資會持續一整個幼兒期,先是始於家庭,接著就擴張到外面的世界。

2021/08/10 | 方格子vocus

英文文法書不是「聖經」不必每天唱誦死記,請善用你聰明的推理能力和觀察力

與其讓文法書悶死我,我寧願讓自己在生活中大量接觸外文。不用背的,用聽的不是輕鬆多了嗎?但我不是叫你當懶人,當你在聽的時候,或多或少要發揮你的觀察力,試著去猜測你聽到的外文是什麼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