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貸

助學貸款,又稱就學貸款、學生貸款或學貸,指的是學生為支付學雜費、書籍費及住宿費等就學期間所需的金錢,而向政府或金融機構所申請的貸款,大多在畢業後才需開始清償。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5/29 | 張博丞

拜登與麥卡錫達成債務上限協議:提高舉債上限兩年、削減非國防支出、收回300億美元COVID-19紓困金

國會將撤銷政府的舉債上限直到2025年1月1日。對拜登而言,該協議使其不必在2024總統大選之前,再度處理債務上限的問題。若該協議通過,掌握眾議院多數的共和黨,將無法在此任期內再度將債務上限作為談判籌碼。民主黨將試圖在2024年奪回眾議院多數,若屆時民主黨無法在眾議院選舉中獲得多數席次,且拜登連任總統,則美國可能會在兩年後再度面臨舉債上限僵局。

2023/03/29 | TNL 節目部

比起先還學貸,新鮮人應該先選擇投資嗎?|又!賈芯文S2EP17

根據統計資料,台灣大約有4成2的大學生,有助學貸款的壓力,還沒出社會就平均負債33.2萬。因此,新鮮人剛出社會拿到第一筆薪水,有學貸的人,可能會很直覺想趕快把錢拿來還學貸。但是也有人覺得,把還學貸的錢先拿來投資,用錢滾錢更有效率。

TNL+ 2023/03/02 | TNL國際編譯

美國最高法院質疑拜登越權,4000萬人受惠的「學貸減免計畫」恐遭保守派大法官封殺

美國勞工統計局表示,擁有文憑的大學畢業生比起同齡僅持有高中學歷的工作者,年薪約高出2.7萬美元,但這樣的高薪卻須付出相當可觀的代價。美國大學理事會便揭露,2021年51%的公立大學畢業生,平均背負超過2.1萬美元的學貸,同年度的私校更有53%的畢業生,平均每人須擔負2.2萬美元的學貸。

2023/02/16 | 李芯

潘文忠:超徵稅收將補助學貸族,預計54.6萬人受惠,直接勾稽銀行資料免申請

教育部高教司司長朱俊彰表示,以43萬還款學生平均貸款30萬為例,一個月還款的本金加利息約為3300元,其中2950元是本金、350元是利息。如果符合月收入低於4萬元的標準,政府就每個月幫忙還掉3300元,累積起來一年可以補助到大約4萬元。

2023/01/19 | 法扶報報

台灣大學生用青春換文憑,卻掉入「學債貧窮陷阱」難以翻身

在新自由主義使用者付費的觀念下,政府提供學貸免息的政策已經算是體恤民情,但公、私立學費失衡且資源不均的狀況,只是加重社會弱勢者的負擔,讓原先就生活困頓的家庭,再扣上一筆就學貸款的帳單。

TNL+ 2022/08/27 | TNL國際編譯

拜登宣布減免百萬人學貸1萬美元,歐巴馬時代財政官員批「加劇通膨、提油救火」

美國總統拜登日前宣布,將為人民減免1萬美元的聯邦學貸以減輕國人債務負擔。此舉引發經濟學者與反對派的質疑,認為學貸減免將加劇通貨膨脹;而學貸權益相關單位也表示此政策的幫助對弱勢者的助益不大。

2022/04/27 | 關鍵特務

技術員負債百萬、每月入不敷出,如何一年後翻身?

年輕的債務族不在少數,可能是學貸、家庭因素或龐大的生活開銷,本篇以經驗談規劃了十大步驟,建議理債前先有明確的財務藍圖,重新思考收入與支出,讓複利思維發揮效益。

2021/12/22 | TNL 編輯

美國因應Omicron疫情:提供5億套免費快篩試劑,考慮再延長學貸暫緩還款令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數據,Omicron變異株占上週新增確診病例的73.2%。另一方面,美國教育部發言人21日則表示,這週會再宣布,是否會延長1月底的暫緩還款期限。

2020/12/09 | TNL 編輯

價值5600萬「落磯山脈寶藏」尋獲者身分曝光,32歲醫學生:我決定不從醫了

美國一名古董商十多年前將寶石和金幣等價值約200萬美元的寶物藏在落磯山脈某處,引發一股尋寶潮。寶藏今年6月被尋獲,時隔半年後,尋獲者身份確認,是一名來自密西根州的32歲醫學生。

2020/04/27 | 讀者投書

《i世代報告》書評:緩慢成長的玻璃心世代,卻也是最注重安全的一代

《i世代報告》作者Twenge指出,i世代花越多時間在螢幕上,就變得越憂鬱;他們沒有變得早熟,而是更緩慢地長大;他們不是爛草莓,反而比上一代在工作上更加務實。但是,長時間上網導致憂鬱這個論點,也受到一些批評。

2019/09/01 | 精選書摘

《低級教育》:身為私校招生人員,我們就像賣翻身夢想的業務

無論你是大學教授、入學註冊輔導人員,大致上與擔任牧師並無二致。要是你在私立企業化營利學院擔任招生人員,那麼你就更像福音傳教士。

2019/08/29 | 羊正鈺

除了「鳳凰都飛走,進來一堆雞」,韓國瑜還拿出什麼青年政策?

韓國瑜在談青年政策時說到「人才不斷流出去、勞動力進來台灣;鳳凰都飛走了、進來一大堆雞」;一時也驚覺失言隨即澄清,並在事後說明是主張「人才和人力並用」。

2019/06/03 | 羊正鈺

大學學費「自由化」才能好好辦學?高教工會:台灣學費高居全球24名

前教育部長吳思華指出,在歐洲就是大學免費,這是事實,很多人反對高學費都是基於這個理由,但歐洲唸大學的比例只有25%,這是大家很少提到的,台灣則是幾乎100%唸大學。

2019/02/26 | 巷仔口社會學

如同雙面刃的債務,如何製造不平等與社會排除?

政治人物與一般大眾的目光始終聚焦於薪資與財富之上,另一個反映個人與家庭經濟安全的重要面向「債務」(debt),卻仍未能受到實務界與學術界應有的重視。而債務就像雙面刃:在新自由主義浪潮下,債務彌補了日漸不足的社會安全網;但債務卻也可能造成未來的重大負擔。

2018/10/17 | TIME

如何讓你的孩子去讀大學——但不用冒著破產的風險

即便不是每個家庭都請得起理財專員,但對大多數中產家庭而言,只要做出適當決策,就有辦法在美國享有高品質且低負債的大學教育。

2016/11/19 | 讀者投書

念完四年大學只剩負債?你贏的是時間,輸的也是時間

時光一去難倒回,至少以台灣社會目前的現狀,不讀大學直接就業的選擇幾乎是不可逆的,也很難在以後重新補齊,而不付出更多代價。我想,山曉黃的理論贏的是時間,輸掉的也是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