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安樂死

安樂死(英語:Euthanasia,源自於希臘語:εὐθανασία,「好的死亡」;εὖ為「好的」,θάνατος為「死亡」)是一種有意地結束生命以減輕人的痛楚或痛苦的行為或措施,一般用於在個別患者出現了無法醫治的長期顯性症病,因病情屬於不治之症或到了晚期,對病人的生理和心理造成極大的負擔,病人或其家屬不願讓病人再受病痛折磨,經過醫生和病人(或其家屬)雙方同意後而採取了結生命的措施。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7/26 | 精選轉載

台大訓練野放的白鼻心「冰箱」,最終逃離不了遊蕩犬的魔掌

用天線威嚇趕走三隻狗後,我摸著冰箱溫熱的屍體,真的很難想像這隻就是我們從小奶大的冰箱。至今我都很難把小時候最活潑又貪吃的小小白鼻心跟這具腸子脫出、死不瞑目的屍體連結在一起。拍攝屍體時不小心切到牠幾個小時前在樹上偷偷看我的照片,再也忍不住,直接大潰堤。

2023/05/2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北美野牛寶寶迷路被遊客亂摸遭同類排擠,黃石公園無奈安樂死以免危及遊客

人類與野生動物寶寶的互動可以導致牠們遭同類排擠。園方不斷試著讓牛群重新接納小牛,但都徒勞無功。根據新聞稿,曾有遊客看到這隻牛寶寶靠近並尾隨車輛和人類,引發危險,園方因此將牠安樂死。

2023/04/28 | 梁敏萱

【圖表】安樂死合法國家有哪些?安樂死跟醫生輔助自殺有什麼不同?

隨著高齡化社會來臨,近年有越來越多國家重視生命自主權,重啟安樂死議題討論,例如西班牙、紐西蘭陸續於2021通過安樂死合法化,讓全球安樂死合法化國家增長至7個。另外,由醫生輔助病患結束生命的選項也廣泛受到討論。台灣目前尚無共識的原因是什麼?現有法制可以如何保障病患臨終的權益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

2023/04/11 | 精選書摘

《生命的非選題》:患者之所以選擇死亡,是為了因應現代醫學無法緩解的苦痛

《生命的非選題》跳脫法律,在灰色地帶檢視那些精心策劃自己生命最後時刻的人。這些求死之人,遠離醫療診所、立法會議廳和醫院倫理委員會,也不理會禮貌性的空泛言談。透過這本書,讀者得以窺探幫助這些求死之人,包括他們的親人,有時還有網路上的祕密團體,共同組成的「地下安樂死世界」。

2023/04/03 | Swissinfo瑞士資訊中文

瑞士「解脫」組織人數創歷史新高,但實施安樂死的醫師恐面臨刑事審判

越來越多的人決定在組織的幫助下結束自己的生命。據「解脫」組織透露,瑞士去(2022)年有1125名患者以協助自殺方式死亡,相比之下,2021年的數據為973人,2020年為913人。「解脫」組織在一份聲明中指出:「這是由於社會的高齡化,以及患有重病或重度殘疾者人數的增加。」

2023/02/25 | 讀者投書

零撲殺政策上路滿六週年之際,弊病叢生,是時候徹底檢討廢除了

如果打著「尊重生命、愛護動物」的大旗保護野外的遊蕩貓犬不被移除,那根本上就是假的「尊重生命、愛護動物」,因為這些沒有被移除的遊蕩貓狗每天都會殘殺許多的本土物種,其中不乏台灣特有種或保育類野生動物,比方石虎、穿山甲和山羌等等。

2023/02/22 | 讀者投書

零撲殺政策上路滿六週年之際,勿讓「重啟撲殺」大開動保倒車

在我們邁向「零流浪動物」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陣痛期,而陣痛期的大小與長度,端視流浪動物數量是否能有效控制,只有從源頭管理,即搭配寵物登記、繁殖買賣管理、TNVR、嚴查棄養、落實生命教育等多元手段,才能真正達到治本的目的。

2022/09/15 | TNL 編輯

法國將針對「積極安樂死」展開全國公民辯論,馬克宏盼明年底達成立法共識

法國總統馬克宏13日表示,公民會議將由經濟社會、環境委員會於10月起於全國各地舉辦辯論,預計明年3月針對輔助性死亡的細節規範與條件提交結論;同時也將於國會上下兩院啟動議題的討論,盼明年底達成立法共識。

2022/09/14 | 精選書摘

《許自己一個尊嚴的安寧》:若從不傷害原則來思考,肉體的傷害與心靈的傷害,孰重?

既然上帝讓人類自行決定自己的命運,那麼我們就不應該把安樂死的立法看成是剝奪病人的生存權;不應把這種立法的精神看成超越了神的能力。反而我們應以天使的角色,想辦法來幫助這些受苦受難、瀕死的重症病人。

2022/08/15 | TNL 編輯

海象做日光浴引群眾圍觀,挪威漁業署以「威脅人類安全」為由安樂死

挪威首都奧斯陸峽灣近來出現一隻曬太陽的海象吸引大量群眾圍觀、互動與拍照,儘管挪威漁業署一再呼籲民眾應與海象保持距離,卻屢遭無視。因此,署內斷定海象對人類造成潛在傷害的可能性很高,且其動物福利也一直未受保障,將牠安樂死。

TNL+ 2022/07/27 | 傅紀鋼

【專訪】瑞士安樂死諮詢團隊(下):自殺的倫理道德是神明的事,而痛不欲生的人心中沒有神

「瑞士安樂死諮詢團隊」成立以來,與其積極的在立法上與政黨和其他組織彼此周旋,他們更將目光擺在每一個前來求助的個案,對他們來說,修法遠在天邊,而妥善的安置每一個絕望的靈魂,就是對安樂死最好的推廣。

TNL+ 2022/07/26 | 傅紀鋼

【專訪】瑞士安樂死諮詢團隊(上):成立協會推動安樂死合法化,推NFT籌措財源是著好棋

台灣第一次迎來對人類安樂死嚴肅且大規模的討論,來自於2018年前體育主播傅達仁遠赴瑞士執行安樂死的事件,當時的他身體羸弱但眼神堅定,認為能夠執行安樂死,就算客死他鄉也無妨。如今「瑞士安樂死諮詢團隊」從小團隊發展成30人的組織,也成立協會來擴大服務對象與倡議能量,不為別的,只為提供身處病痛苦難的人多一個選擇。

2022/03/19 | 劉威良

借鏡德國經驗:在狗咬死人之後,安樂死與訓練教化之間如何抉擇?

德國過去幾年也發生過狗攻擊小孩致死的案例,因此某些邦政府,會對進口與飼養某些特定被認為是具有攻擊性的犬隻列管,並且要求飼養者必須做狗在壓力下的行為反應,藉此了解其危險性與攻擊行為。

2022/03/17 | TNL 編輯

黑狗「歐嘎」有高度攻擊性難收容,中途之家考慮安樂死,台北市動保處:應該是對法規有誤解

忍者軍團家於文章中寫道,視歐嘎為自己的孩子,也曾仔細評估收編的可能,但因能力不足以讓歐嘎與其他毛孩沒有風險與壓力地共同生活。盡了一切努力後,最終做出安樂死的決定。

2022/01/20 | 李佳軒(Sean)

【影評】《天堂計畫》:生命這麼美麗為什麼要結束?安樂死帶來的死亡道別

《天堂計劃》其實是一場很漫長的道別計劃:父親是歐容這一次的設計好的原兇。至少,可以好好面對失去和臨終之際的人們,悲傷與共,比以往陷入在情感缺失裡的意外,又或者執著而敗的粗暴。伴隨著尚未落下的淚水,始終不會準備好的心情,足以承擔起最後那一句:「一切順利。」

2021/12/18 | 精選書摘

【小說】《告訴我,你受了什麼苦?》推薦序:她向你揭露這個時代的創痛——這個世界到底怎麼了?

因為《告訴我,你受了什麼苦?》並不意圖探索兩個女人的過去,而是指向敘述者「我」成為那一代被遺留下來的倖存者,要如何面對這個依然充滿著厭女情結的世界?要如何面對孤獨死的必然下場?

2021/11/06 | 環境資訊中心

流浪犬貓餵食禁不禁?農委會首開線上會議,正反方激辯TNR、安樂死

餵食浪浪是「愛心」,但這個行為對其他野生動物卻可能是「殘忍」。在農委會舉辦的線上會議中,有人指出餵食貓狗就是在打破生態承載量,也有人認為友善動物才是進步象徵,甚至安樂死議題和TNR的效果都上了談判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