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華

拿督斯里安華·依布拉欣(馬來語:Anwar bin Ibrahim,[anwar ɪbrahɪm];1947年8月10日-),馬來西亞政治人物、現任馬來西亞首相兼財政部長、打捫國會議員。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2/12/03 | ASEAN PLUS 南洋誌

【東南亞週報】緬甸約有2千親民主人士陣亡|越南VINFAST首次出口美國|安華誓言減輕民眾生活負擔

根據人權組織緬甸政治犯援助協會(Assistance Association for Political Prisoners)數據顯示,除有2千人因作戰而亡,另有2500多個緬甸平民在其他地區死亡,大多數人是在鎮壓抗議行動中喪生。

2022/11/29 | 國際大風吹

【國際大風吹】馬來西亞大選:四年換三個首相,民心思變終結馬哈迪,改革派領袖安華終於登上大位

2018首次變天後,馬來西亞經歷一段動盪不安的政治危機,直到今年大選才重新選出新政府,使長期改革派領袖安華坐上首相大位。不過在種族、宗教、開明與保守勢力糾葛的馬來西亞,單一陣營常難以長期執政,總是必須在互相結盟妥協之下前進,也暗藏政府垮台的風險。

TNL+ 2022/11/27 | 張安翔

馬來人將更為宗教保守化?為何伊斯蘭黨會在馬來西亞大選中崛起

一般上大家認為居住在城市,受高等教育和專業人士的馬來穆斯林較為開明,但如今卻已有保守化的趨勢。原因大致上有三:一,城市的家庭和工作壓力,導致他們需要宗教給予的慰劑;二,有了基本的宗教基礎,他們更想把自己的餘力回饋給更大的穆斯林社群;三,受國際伊斯蘭教運動的影響,如穆斯林兄弟會等。因此這次大選伊斯蘭黨的崛起,也被視為掀起了「綠色海嘯」,綠色為該黨的代表色。

2022/11/26 | BBC News 中文

馬來西亞新首相安華政治生涯跌宕起伏,前方道路仍將充滿挑戰

在數天的僵局之後,馬來西亞最高元首宣佈委任安華為首相,25年的漫長等待終於結束。但對安華來說,前方的道路仍將充滿挑戰,他必須組建一個可行的執政聯盟,而且在伊斯蘭主義崛起之際,他在推動馬來西亞變得更加多元、更具包容性方面無疑將面臨困難。

2022/11/26 | ASEAN PLUS 南洋誌

【東南亞週報】李顯龍致電恭賀安華任馬國首相|賀錦麗訪菲重申共同防禦承諾|強震襲擊印尼西爪哇省

安華在推特上也回應李顯龍的賀電,他表示:「作為東協的近鄰和夥伴,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有著許多共同點,交織在一起的歷史以及非常緊密及活躍的人與人之間的聯繫。」他補充,期待儘早與李顯龍會面,共同努力進一步提升星馬雙邊關係。

2022/11/24 | 阿峇卡巴 東南亞電台

專訪媒體人郭朝河:安華任馬來西亞首相,如何安撫保守馬來選民是最大挑戰

馬來西亞媒體人郭朝河認為,由於安華領導的希盟在這次選舉中,主要是靠華裔、印度裔選民的支持而奪下最多議席的,但在佔馬國人口七成的馬來選民中,得票率不比對手國盟、國陣,因此安華當上首相後,要如何安撫傳統保守馬來選民,是安華面對的重要挑戰。

2022/11/23 | 關鍵評論網 ASEAN:馬六甲

馬來西亞大選後首相人選迄今難產,最高元首蘇丹阿布都拉成任命過程焦點

由最高元首決定馬來西亞首相人選的事件並不常發生。不過,過去幾年來,馬來西亞政治局勢動盪不斷,蘇丹阿布都拉2019年上任至今就已任命2位首相人選,包括2020年2月,時任總理馬哈迪因聯盟內訌而辭職,當時,蘇丹阿布都拉隨即與222名國會議員會面,最終選擇馬哈迪的前盟友慕尤丁擔任首相。

2022/11/2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馬來西亞大選:反對派安華宣稱取得多數,前首相馬哈地53年來首次落選

歷經一晚上瘋狂協商後,馬來西亞反對派領袖安華於今天黎明舉行記者會表示,「我們如今有多數來籌組政府」。當被問及誰會與他結盟,75歲的安華並未點名,但說這些人已做出書面承諾,並將提交馬來西亞國家元首蘇丹阿布都拉批准。

2022/11/18 | 關鍵評論網 ASEAN:馬六甲

2022馬來西亞全國大選:各政黨聯盟摩拳擦掌,民調預測將無陣營可單獨執政

馬來西亞全國大選舉行前,多項民調皆顯示,馬來西亞三大陣營:希望聯盟(PH)、國民聯盟(PN)與國民陣線(BN)在此次大選後都無法單獨執政,可能出現「懸峙國會」(hung parliament)的狀況。選舉結果將在本週六晚間揭曉。

TNL+ 2022/11/14 | 馮振豪

馬哈迪和安華還能呼風喚雨?馬來西亞大選仍是老政客們的恩仇錄

馬哈迪在2018年5月9日的選舉中,領導希望聯盟實現馬來西亞建國以來的首次政權論題,但隨著2020年2月底發生喜來登政變後,馬哈迪和安華再次下野。儘管外媒仍關注馬哈迪與安華在今年大選的政治動向,但就這幾年的馬哈迪與安華的種種政治作為,其實從朝野政黨到市井小民,兩人的影響力已大不如前。另一方面,隨著馬來西亞已實現18歲公民權投票,未來年輕選民對政黨生態的影響值得觀察。

2022/10/24 | 精選書摘

《在承認與平等之間》:住在馬來西亞已五百年的華人與印度人,如何才能算是「土著」?

所謂馬來主權的依據在於馬來人自認乃土地之子或土著,而馬來(西)亞就是他們世代相傳的領土、原地。然而我們審視歷史,有關領土和歸屬權之爭奪原本就是人類最原始的千古難解之題。著名的馬來評論作者法力斯在其一篇文章中就叩問道:那些住在馬來西亞經已五百年的華人、印度人要如何才能算是土著?實際上,舉例而言,在印尼西加里曼丹省的華人就已被承認具有原住民地位了。

2021/08/27 | 讀者投書

具有馬來西亞特色的股市:當人民在猜誰當新首相,股民在追捧「首相概念股」

如同台灣在選舉季節時,媒體也會劃分藍綠營概念股、總統概念股,而每當馬來西亞大選或換首相時,媒體也會報導「首相概念股」。 「政治概念股」之所以在馬來西亞成為顯學,是因為尚在民主轉型階段的馬來西亞,朋黨資本主義的難題未解。

2021/08/12 | 李政豪

馬來西亞又要換首相了?一群投機政客讓王室憤怒的政治危機

馬來西亞有222名國會議員,目前有2位國會議員逝世而未進行補選,作為少數黨領袖的首相慕尤丁若要保住地位,須爭取超過110名國會議員的支持,然而目前支持首相者有100名國會議員,而反對者卻有120名。慕尤丁下場會如何,將在9月召開的國會見真章。

2021/06/02 | 關鍵評論網 ASEAN:馬六甲

馬中建交週年日的不速之客:解放軍運輸機逼近領空,馬來西亞將召見中國大使

5月31日是馬來西亞與中國建交47週年,但有16架中國軍機卻在這天闖入馬來西亞海事管轄區,甚至逼近馬來西亞領空,此事件引起馬國朝野黨派的不滿。

2021/05/25 | 馮振豪

為何以巴衝突,會在馬來西亞穆斯林社群與政壇餘波蕩漾?

馬來西亞國盟政府的防疫不力,遂使 #KERAJANGAGAL(失敗政府)的標籤流於社群平台。對此,國盟政府為了轉移國內的不滿情緒,恰巧以巴戰火吹又生,便順理成為國盟試著挽回民意的窗口。

2020/10/17 | ASEAN PLUS 南洋誌

【東南亞週報】泰學運升級曼谷進入「緊急狀態」|印尼綜合法案抗議延燒|美FBI將在柬設辦公室

因學運示威升級泰國總理帕拉育15日宣布曼谷進入緊急狀態;印尼因通過有侵害勞工與環境權益之虞的綜合法案,引發各界團體從上週抗議至本週;美國FBI將在金邊設辦公室,美柬關係現變化

2020/10/03 | ASEAN PLUS 南洋誌

【東南亞週報】泰國將推三項振興措施、菅義偉首次外訪擬選越南印尼、大馬執政聯盟沙巴勝選強化慕尤丁政權

泰國振興方案包含三項措施,預計將挹注1,000億泰銖經費以在2020年10月至12月活絡經濟。第一項措施將針對1,400萬名社會福利卡持有者發放每月500泰銖的消費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