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宏都拉斯

宏都拉斯共和國(西班牙語:República de Honduras),通稱宏都拉斯(Honduras),是位於中美洲的共和制國家,西側國界,北半部與瓜地馬拉接壤,南半部與薩爾瓦多相連;南鄰尼加拉瓜;東、北面濱加勒比海;南面(偏西)以豐塞卡灣為通向太平洋的出海口。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TNL+ 2023/05/01 | 局外人

回顧1974年駐宏都拉斯大使俞國斌之死,拉丁美洲為何成為台灣外交官的不祥之地?

過去發生在派駐中美洲國家的台灣外交官的悲劇,不僅只是本文所談的外交官俞國斌在駐宏都拉斯大使任內遭到槍殺身亡的命案。還有時任駐哥斯大黎加大使王森的妻子唐筱霞在1970年10月離奇向官邸警衛奪槍自盡,而此案迄今也少為人知。如果照這種刻板印象,中美洲國家的確是台灣外交官的不祥之地。但是除了歸咎於當地的民情之外,恐怕也該同時檢視當時外交圈的環境跟心態,才能得出更完整的面向。

2023/04/29 |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揭開國宴的神秘面紗:想搞定「舌尖上的外交」該如何擬出賓主盡歡的菜單?

以我國來說,國宴菜單從早期的川揚菜、江浙菜,轉變成海鮮與粵菜,再到後來的在地食材與台式小吃。國宴料理必須符合我國歷任元首的口味,也必須考量國賓接受與否。究竟如何擬定一份賓主盡歡的國宴菜單,可以從1989年宏都拉斯總統阿斯柯納(José Azcona del Hoyo,1927-2005)訪台的國宴菜單略窺一二。

2023/04/15 | TNL 編輯

阻止中國再奪我邦交國,美眾議員提案禁止外援與台灣斷交的國家

法案指出,中國在中美洲及加勒比海發動全球政治影響力作戰,讓台灣多個區域邦交國外交轉向,不僅對華府國安利益構成威脅,也恐讓台灣完全被孤立,無法在國際上取得任何政治支持,進而導致台海軍事衝突風險升高。法案指向的國家,包括今年才和我國斷交的宏都拉斯。

2023/04/13 | 《思想坦克》

台海安全國際化:橫跨太平洋東西兩岸的美中台外交戰火

不僅台海安全被國際化,台灣的外交空間議題也開始成為國際關注,不再將其視為只是兩岸的外交爭奪戰議題。台灣在南太平洋與中南美洲、加勒比海的外交關係,也被放在民主體系與中國進行競爭的視角下看待。

TNL+ 2023/04/10 | 橫議拉美

台灣拉美友邦六年斷交五國,下一個會是巴拉圭或瓜地馬拉?

外交部長吳釗燮在3月26日與宏都拉斯斷交記者會中,痛批宏都拉斯政府向我方索求高達數十億美元的經濟援助,並對台灣和中國的援助方案進行比價。與先前與尼加拉瓜、薩爾瓦多等國家的斷交記者會一樣,吳部長撕破臉痛批斷交國,進行完完全全不留任何餘地的「裸斷」;就像夫妻離婚口出惡言,自此形同陌路的仇人。

TNL+ 2023/04/08 | 柳金財

民進黨政府一邊倒「聯美抗中」換來滾雪球式斷交,怎麼不「疑美」?

美國國會通過一系列友台、援台法案,提高台美官方接觸層級及對台軍售力度,皆是史無前例,因而民進黨經常宣稱現階段台美關係,為歷史以來最佳階段。儘管美國聯合日本、加拿大、澳洲及歐盟國家,不斷倡議呼籲各國應協助台灣參與諸多國際組織年會或成為會員,然而幾乎都是「雷聲大與雨聲小」,效果不彰。

2023/04/07 | 財訊

「過境外交」升級直接訪美?中共猛挖我國外交牆腳,最後可能得不償失

我國在中美洲的邦交國一再被中國挖走,涉外人士判斷,美國不會坐視台灣被孤立,以後元首的「過境外交」,可能改為直接訪問美國。

2023/03/30 | 梁敏萱

【圖表】台灣蝦蟹類自給率僅23.1%,跟宏都拉斯斷交後,我們會吃不到白蝦嗎?

你知道每天餐桌上的蝦子是哪裡來的嗎?根據農委會統計,台灣有超過3分之1的進口白蝦來自前邦交國宏都拉斯。在與宏都拉斯斷交以後,台灣白蝦供應量會出問題嗎?過去曾是「草蝦王國」的台灣,目前蝦蟹類的產量如何?讓我們透過數據一起來了解

2023/03/2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蔡總統29日出訪友邦瓜地馬拉、貝里斯,4/5過境美國擬會麥卡錫,白宮:未安排美官員會晤

蔡總統29日將展開「民主夥伴共榮之旅」,赴中美洲友邦瓜地馬拉、貝里斯國是訪問,去程過境紐約,回程過境洛杉磯期間計劃會晤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麥卡錫,預定4月7日返台。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印太計畫主任葛來儀說,蔡總統這次過境如不妥善處理,可能引發軒然大波,中方最後高調展現軍力,美中之間產生更多摩擦。

TNL+ 2023/03/29 | 許劍虹(Samuel Hui)

中華民國與宏都拉斯從建交到斷交,80年來見證美國對拉美控制力的消長

當然從卡蕬楚的角度出發,尋求與中共建交是擺脫美國長期宰制宏都拉斯的必要手段,正如同早期安迪諾試圖發展與納粹德國的關係一樣。從卡蕬楚總統不顧美國反對,堅決把承認中共的這條路走到底來看,美國對拉洲的影響力確實是大不如前了。

2023/03/29 | 精選轉載

台灣貼心提出「雙重承認」主張,讓嗷嗷待哺的亞非拉國家,有個向中國要錢的好藉口

「光棍不擋財路」,當我們大方送行宏都拉斯之際,外交部又聯想到中國還有一大堆「狀況」和宏都拉斯類似的亞非拉國家,看到宏都拉斯到口的「肥肉」,難免會有「有為者亦若是」的跟進之心吧?於是外交部貼心地提出了「雙重承認」的主張。

2023/03/28 | Abby Huang

從「漢賊不兩立」到「雙重承認」,台灣和中國曾被哪些國家「雙重承認」過?

太平洋島國斐濟政府本月恢復中華民國代表處的名稱與外交特權,各大媒體更以「雙重承認新進展」報導,究竟「雙重承認」是什麼?我們和中國同時被哪些國家「雙重承認」過?

2023/03/2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宏都拉斯要求台灣30天內撤離大使館,美國務院強調蔡總統出訪過境符合政策

宏都拉斯副外交部長賈西亞今天在當地電視台宣布命令,台灣必須於30天內撤離位在宏國首都德古西加巴的大使館。賈西亞還強調,中國可以在宏都拉斯投資大約100億美元,同時提振宏國的勞動力市場。中國與宏都拉斯在總統蔡英文出訪中美洲前夕建交,美國國務院今(28)日不願多談此舉是否為打壓蔡總統出訪。

TNL+ 2023/03/28 | 張宇韶

馬英九妄想「和平路線、曲線救國」,北京看在眼裡樂在心裡

馬英九透過「出國轉內銷」的方式延續他在國民黨內部的話語權,一旦藍營未來在兩岸論述與政策有任何調整,馬英九立刻扮演宏觀調控的緊箍咒角色,而這個行動同時也讓朱立倫的「親美友日」路線折了翼。

2023/03/28 | 德國之聲

宏都拉斯與中國建交,台灣民間為何波瀾不驚甚至「慢走不送」?

隨著台灣的民主化,預算受到嚴格的監督,加以中國的經濟突飛猛進,台灣也瞭解到不可能用砸錢的方式來找到傳統意義上的友邦,所以開始了不以建交為目的的「實質外交」與利益密切國家加強往來。宏國外長率團到北京談建交的同時,捷克眾議院議長率團搭乘空軍專機到台灣訪問,反而更受到媒體的關注,這也顯示出過去的幾十年,台灣的外交已經跳脫建交與否的非傳統模式。

2023/03/26 | Abby Huang

台宏斷交展現台灣、美國、宏都拉斯三方的「務實」,學者:強調邦交國數量的日子已過去

總統蔡英文上任後,包括宏都拉斯在內已失去9個邦交國,不過學者表示,台灣現在與美國、日本、中東歐都是屬於民主陣營,台灣的戰略地位也站在最前線,高科技產業又是全球發展不能沒有的東西,台灣手中是「有籌碼發展實質外交的」,過去那種強調邦交國數量的日子應該已經過去。

2023/03/26 | Abby Huang

宏都拉斯宣布與台斷交,我外交部:全面停止雙邊合作計畫,撤離大使館與總領事館

宏都拉斯今日上午8點推特發表聲明,已通知台灣斷絕外交關係的決定,且不會恢復與台灣維繫任何關係或官方接觸。我國外交部旋即於今日上午9點30分召開記者會,外交部長吳釗燮表示,宏都拉斯駐台大使昨天已經離開台灣,我國也要求關閉在台使館,宏都拉斯目前有175名學生,依照往例要求他們在學期結束後離開台灣。

2023/03/25 | Abby Huang

宏都拉斯副總統透露:向台索討20億美元未果,卡蕬楚去年就職典禮刻意忽視賴清德

宏都拉斯副總統納斯拉雅表示,去年台灣副總統賴清德到宏都拉斯參加卡蕬楚的總統就職典禮時,就是由他到機場迎接台灣代表團;而在台灣代表團啟程之前,宏都拉斯就向台灣提出20億美元的要求,但台灣表示這筆金額太高,「因為台灣沒有給新政府所要的金額,所以他們在就職典禮上忽視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