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

宗教(英語:Religion)有多種定義,可以是聯繫人與神祇或超自然、神聖存在的文化體系;還可以定義為,以熱情和堅定地信念而堅持信仰的原則或理論體系。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TNL+ 2023/06/01 | 楊俊業 博士

印尼國父蘇卡諾打造的「建國五原則」,竟與「三民主義」有關?

蘇卡諾深知印尼人民始終無法形成「統一」的建國共識,必須建立一套適合「印尼特色」的政治哲學進行整合,於是參酌孫中山先生的民有、民治、民享的「三民主義」精神,以及法國大革命時期的自由、民主與博愛等原則。

2023/05/2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管浩鳴:香港基督教中國化,可避免太多「洋教」色彩

管浩鳴解釋,愛國愛教是基本,但中國大陸與共產主義相契合這一點,奉行資本主義的香港毋須跟隨。他說,對於「中國化」這個說法「好多人聽到好驚」,但他強調,所謂「中國化」,其重點在於「本色化」,避免太多「洋教」色彩,更多與本土文化相結合。

2023/05/24 | 張博丞

美國伊利諾州451名天主教神父性侵1997名兒童,檢方消極處理是「不願再揭開兒童的傷疤」

一名被指控虐待許多小男童的神父,被教區的兒童稱為「快樂之手」,他多年來一直逃脫法律制裁。檢察官在面對指控時,往往選擇消極處理,原因是不希望為了懲罰他,讓孩子們面對法律程序,再度揭開他們的傷疤。報告表示,該名神父在1990年開始受到指控後,便多次更換教區,直到2008年才結束神職工作。報告稱,他從未因虐待孩童而受到懲罰。

2023/04/26 | Bruce Lai 賴勇衡

《聖誅》:有一種罪叫「替天行道」

《聖誅》最後三分一的劇情才算入了正題,點出這事件的獨特性:被捕的兇手被視為維護傳統宗教道德的英雄,做出了人眾擁護者敢想但不敢幹的事情,比勢利的政客更加純正。

TNL+ 2023/04/22 | 傅紀鋼

【紀錄片】《韋科慘案:末日烈火》:呈現邪教與FBI對峙的深刻與荒謬,短短三集卻衝擊人心

《韋科慘案:末日烈火》是一部犯罪紀錄片,系列只有短短3集,導演選擇不以流水帳的形式呈現整體事件始末,而是只採訪事件最中心的人士,衝擊人心的作用卻遠大於其他新聞式紀錄片,令人讚嘆。

TNL+ 2023/03/28 | 謝宇棻

亞伯拉罕諸教之家:促進宗教交流的共享空間,建築展現清真寺、教堂及猶太會堂的象徵符號

今年3月1日,在奉伊斯蘭為國教的阿聯,正式對外開放的亞伯拉罕諸教之家(Abrahamic Family House),不僅挑戰一些人對伊斯蘭教對異己不甚寬容的刻板印象;有鑒於其所在地西亞,仍存在不少以宗教之名而生的衝突,這座建築對這個常因族群衝突博得新聞版面的地區來說,意義非凡。

2023/03/07 | 李秉芳

Netflix紀錄片揭攝理教會醜聞,不只教主鄭明析來台性侵多位女大生,孔牧師猥褻少女遭判17年

鄭明析也曾來台,在性侵不少女大生後離開,遭檢方通緝至2027年;而台灣的攝理教會另一名韓籍牧師孔玟植,也以類似手法性侵2名女學生教徒,後來遭判刑17年。

TNL+ 2023/03/01 | TNL國際編譯

印度神廟以擬真「機器象」取代活體象進行宗教慶典,掀起善待動物與尊重傳統激辯

雖然以機器象取代真象的模式獲得諸多民眾青睞,但部分參與節慶的忠實支持者以及象群的飼養人,多對機器象的出現表達反對立場,且認為一旦機器象成為未來的慶典趨勢,將有可能扼殺喀拉拉邦豐富的宗教及文化遺產。

2023/02/17 | 《思想坦克》

台灣沒有神學只有造神:如果信仰的是宗教明星而非教義,與追星族何異?

有些只懂譁眾取寵的台灣媒體,更成為宗教團體造神、製造祥瑞的免費傳聲筒。而星雲遺囑明言「我沒有舍利子」的覺醒之言,在其遺體火化後,佛光山卻主動發佈新聞稿,聲稱燒出多顆舍利子,造神意味昭然若揭。

TNL+ 2023/01/19 | TNL國際編譯

英國「撒旦教」信徒遽增:為何年輕世代拋下基督教信仰,轉而崇拜外界認定的「魔鬼」?

在撒旦教的規範中,並不存在外界認為的恐怖儀式、處女獻祭、血腥殺戮,也不會崇拜魔鬼、創造損人的魔法。相反地,撒旦教希望教徒以理性思考的方式,省思傳統宗教可能存在的「過時」、「武斷」教條,為沉悶的傳統教義提供「替代方案」。

TNL+ 2023/01/13 | 留德趣談

跟德國人談論天主教:陳日君樞機獲准出境,為何德媒十分關注?

跟德國人談論天主教,時會提到在港德國人的天主教團體。它創立於1959年,由德國神父華德中(Carl Hermann Vath)所領導。華神父年輕時是德國拜耳藥廠商人,來華推廣業務,後來棄商從道,晉鐸成為神父。1959年,他首度組織了在港的12名德語信徒,一起舉行彌撒。

TNL+ 2022/11/15 | TNL國際編譯

全球338名宗教領袖出席印尼R20峰會,尋求消弭歷史恩怨、推廣「溫和式伊斯蘭教」理念

本次R20大會,討論的面向著重在「消弭歷史恩怨、講真話、和解與寬恕」、「辨認及接受世界主要宗教與文明,共有的價值觀」、「針對過往有爭議的宗教教義,重新進行詮釋」,以及「共同發展全球能和平相處的普世價值觀」。印尼學者敏・法德利(Hadza Min Fadhli R)對此表示,印尼希望能藉由R20宗教會議,向全球穆斯林推廣「溫和式的伊斯蘭教」理念。

TNL+ 2022/10/06 | 謝宇棻

艾米尼之死:奉阿拉之名的政權保衛戰,伊朗政府緊抓著「希賈布」掩蓋保守利益

定居在加拿大、來自伊朗的詩人芭努・贊表示:「我們並非為了強制摘下頭巾這樣、過去曾執行、而事後證明失敗的政策而戰,我們是為了女性能主宰自己的身體而戰:如果一個女人想要把頭髮遮起來,她應該有權這麼做;如果一個女人想要露出自己的頭髮,她也應該有權這麼做。」

2022/09/17 | Bruce Lai 賴勇衡

《虛無》:UFO與宗教奇觀?不了!

《虛無》表面上是一個有關UFO的科幻片,但坊間已提出各種有關宗教和種族等多方面的解讀。

2022/08/21 | 精選書摘

《愛迪生傳》:愛迪生對自己引發的神學流言大驚失色,幾乎沒有自由思想家力挺他

「憐憫? 善意? 愛?我沒親自見證過。我們知道大自然的存在,但實際上不認識各種宗教的神。大自然的本質並不友善,不仁慈,也沒有愛意。如果真的是上帝創造我——我指的是有憐憫、善意、愛這三項特質的虛構上帝——照理說,祂也創造了我捕捉和吃下肚的魚。那祂對魚的憐憫、善意和愛到哪去了?」愛迪生說。

2022/08/18 | 方格子vocus

面對荒淫無度的宙斯,不管你是男是女,長得太好看在希臘都很危險

希臘神話中加尼美德受到眾神疼愛這一點倒是沒錯,只不過,案情恐怕不單純,因為根據考證,希臘神中只要涉及凡人昇天、變形的故事,十之八九原始版本都是「殺人獻祭」,尤其是看來很正面的阿波羅,因為他的神廟是活人獻祭的大戶,他會藉著活人獻祭頒布神諭……很不好玩對吧。

2022/08/18 | BBC News 中文

印巴分治75週年: 印度、巴基斯坦被分而治之,為什麼造成不可挽回的痛苦與衝突?

普利瓦爾教授說,其實分治是有可能避免的,她說:「1947年完全有可能建立一個統一的印度。它可能是一個鬆散的聯邦,包括穆斯林佔多數的州。」但甘地和尼赫魯都堅持建立一個中央集權的統一國家。

2022/08/17 | 精選書摘

《空心人》:那背後的哀傷比我想像得還要沉重,原來他的女朋友是某起宗教性侵案件的受害者之一

「我關心的是,發生了什麼,讓你『不能』過好生活?如果砸破頭也無法讓你解決那些事,你願意說一說嗎?」面對憤怒,只能等待;面對哀傷,則發邀請。當王小暴願意開口後,我卻沒料到那背後的哀傷比我想像得還要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