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6 |
巴森《從黎明到衰頹》:歐洲文化中的這個時刻,全在《荒原》裡面畢露
五百年來,西方文化成為人類普世價值的標竿。西方文明帶來的美德與罪惡,形塑了今日世界的樣貌,然而現今的科學與技術不斷進步,文化發展卻似乎陷入停滯。這一切究竟從何開始?過去五百年來世界的文化典範如何轉移?今日的文化進入衰退期了嗎?未來還可能復興嗎? 近一世紀的知識分子反覆叩問這些問題,卻難以看見西方文化的全貌。
2021/04/27 |
余杰《清教秩序五百年》自序(下):讓基督新教成為「公民宗教」,才是中國重生之路
聖經舊約中,猶太人必須「出埃及」才能獲得新生,埃及的肉湯只能讓他們終生為奴、自願為奴;如今的中國人也必須「出中國」才能獲得新生。
2020/07/23 |
讀《美國秩序的根基》:比起自由民主,「秩序」更是美國第一個關鍵詞
這位俄國流亡者痛定思痛地說:「我當時得到的教訓是,在我們享有正義和自由之前,我們必須要有秩序。我儘管非常痛恨獨裁者,那時卻認為極權政治再可怕,也比無序好。很多人可能會在極權制度中活下來,卻無人能在普遍的無序中倖存。」
2019/03/24 |
《神的歷史》:十六世紀伊斯蘭教,也發生遜尼與什葉派「宗教改革」
西方學者常常斥責十五和十六世紀的穆斯林,沒有能認真思考義大利的文藝復興。這是歷史上偉大的文化果實之一沒錯,但是它並沒有超過十二世紀曾啟發穆斯林的中國宋朝文化,或有什麼不同。
2018/12/10 |
《35個影響歷史的關鍵大事》:讓教宗權勢一落千丈的「十字軍東征」
波羅的海貿易、法蘭德斯地區的毛紡織業和商業,以及北海的鯡魚和鹽醃鯡魚貿易的興盛,使北歐的經濟大幅成長。北歐隨著經濟的成長,開始對以教宗和皇帝為中心的古老秩序產生不滿,逐漸生出自立的打算。